基础课程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构想

发布时间 :2017/12/06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武大通识3.0”新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门基础课程,每门《导引》拟组建一个24人的跨学科教学团队,各院(系)可根据自身情况,推荐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入两大《导引》的教学团队。

一、课程关键词:人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十六字理念是: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这一理念的核心关键词是“人”:何为“人”,成为何“人”,何以成“人”。早在人类的轴心期时代,西方有斯芬克斯之谜,中国有易乾三才之分,其共同指向是关于“人”的三大终极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从哲学的层面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具有关于“人”的身份认知、历史回忆和未来想象的自觉意识及探索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经典的方式留存、传播和通变。因此,以“人”为第一关键词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其时间的和逻辑的首选,必然也必须是经典阅读。这一点,正是我们为大一新生设立通识教育基础必修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以下简称《导引》)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二、课程问题阈:如何成“人”

《导引》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他们所熟悉的故乡和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大学校园),和一群陌生的人(老师、同学)一起,开始他们新的生活。如何完成身份转换和自我认同,如何养成博雅习性和君子人格,如何理解并把握这个世界(人、社会和自然)的复杂性和意义——这些问题,专业教育是无法回答的。

作为一门通识基础课,《导引》旨在对大一同学进行启蒙性质的通识教育,打开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博雅品味,养成学生君子人格,并为后面三年的核心及一般通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而从课程问题阈这一更深的层面论,《导引》所精选的12部中外伟大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一个共通的主旨:如何成“人”。6部中国经典,既融通儒道释,又覆盖文史哲,其核心问题是人的仁爱、感悟与超越。6部西方经典,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其核心问题是人的自由、理性和审美。而中西人文社科经典的会通之处,则是引导大一学生如何成为合格公民和博雅君子。

三、课程内容及目标:人文化成

围绕着“如何成人”这一问题阈,《导引》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可以用《周易·贲·彖传》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来表述。引导学生阅读中外人文社科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观乎人文”的过程;而“观”所要达成的目标,则是“化成天下”。《导引》所选12部中外经典,以“人”关键词为核心,可凝练为4项理论命题,并呈现为4大课程板块及12个课程单元:

1.《论语》、《庄子》与《坛经》:人的仁性、天性与悟性

2.《史记》、《文心》与《红楼》:人的使命、博雅与爱恨

3.《历史》、《斐多》与《书简》:人的历史、生命与审美

4.《精神》、《国富》与《正义》:人的自由、理性与正义

四、课程结构与方法:预阅·导读·研讨·书写

《导引》分为4大课程板块12个课程单元(即12部经典),每个课程板块8学时:教师大班导读6学时,学生小班研讨2学时。具体方案及方法如下:

1.课前预阅。大班授课之前,学生须按教师要求预阅本单元经典,预阅要求须精确到某部书的多少页;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书面问卷和线上交流来考核学生预阅进展及成效。

2.教师导读。教师大班导读,除概要性介绍该经典的文化及学术背景之外,重点导读与“人”关键词之理论命题相关的重点章节,并为学生提供小班研讨的思考题及文献资料。

3.学生研讨。小班研讨之前,学生须按教师提供的思考题准备发言稿(即小论文)。每一次小班研讨,学生先分别作主题发言,然后共同作专题辩论,主要辩论与“人”关键词相关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小班研讨由在读硕、博士研究生担任助教。

4.考核方式。课前阅读(20%);小班研讨(30%);课程小论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