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会是一个为武大教师提供日常教学交流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中,老师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交流教学经验与体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
2017年9月27日,在新规划的多媒体小班教室举行了第二次通识教育午餐会。会议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方祥玉主持,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潘迎春(历史学院教授)和文建东(经管院教授)作主题发言。潘老师介绍了国内外书院制和通识教育现状,文老师基于个人教学经验,就当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问题提出看法,参会教师以武大通识教育改革和书院制管理问题为中心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通识教育的前世今生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潘迎春教授简短地介绍了古代书院以及现代以来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书院制度,并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提出了国内通识教育改革的可能性。潘教授在今年6月随武大通识教育中心前往香港中文大学的访问交流中,了解到港中大为学生安排的是跨专业的住宿管理,通过分书院组织活动以培养学生人格。书院中的导师与学生同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生活以及就业指导。
潘教授以港中大的敬文书院为例,介绍了书院通识教育的主要类型:针对大一新生的启导课(大学和社会);针对毕业生的结业课(社会调查和个案研讨);非学分课程(包括师生共膳、高桌晚宴、师友计划、交换计划等)。
学生可以通过师友计划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一对一交流,或者通过交换计划获取职业指导。潘教授认为,虽然跨学科的管理模式多有不便,但是书院制让学生的课后生活发生更多思想碰撞,宿舍从一个休息的场所,变成一个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地方,老师不是宿舍管理员,也不是“上课出现,下课不见”,师生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也是武大弘毅学堂未来的探索方向。
二、难题:通识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
文建东教授援引多个例子与老师们探讨课程内容和形式应该如何确定。文教授以“想知道标准答案的学生”和“出国后很快在成绩上面列前茅却在论文撰写上差强人意”两个现象直指应试教育的弊端。随后他就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的差异展开论述,提出“985高校的专业教育是不是可以让一些专业人才变成领袖人才”的思考。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终身教育的开始,所以学校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文教授认为,完美的授课是学生不需要查资料,不需要看书就能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内容上没有让学生有所收获的课程,即使技术达到了完美,也不如一个能在课程的某个时间里让学生醍醐灌顶的有口音的老师。
在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的上,文教授提到,以前学生大学毕业后就忘记学过什么,他会觉得有点难过,后来自己仔细想想,好像自己也不记得大学学过什么了,他认为在教学的时候,原理概念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背后的逻辑方法,就像金庸的“无招胜有招”,学科内在的思维方式已经影响了学生。
通过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例子,文建军教授建议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通过更多的阅读、更多的写作、更多的讨论,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引导学生的时候不说对错,只说方法。
在本次研讨会中,老师们热烈讨论了武大通识教育改革的试点课程和弘毅学堂的书院制发展方向,如何设定课程的难度这一难题更是引发老师们共鸣。学术要求太高太多,学生就会撤课;课程要求低,学生又难以获得实质提高。怎样避免新一轮的通识课程不变成学生眼里“高分、好过、好混、不点名”的水课,又匹配学生的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目前通识教育改革试图解决的问题。(李雯、刘纯友报道,高远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