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讲座

午餐会 | 港中大通识教育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17/11/07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午餐会是一个为武大教师提供日常教学交流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中,老师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交流教学经验与体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2017年6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的全体成员考察了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2017年9月22日,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行的午餐会上,通识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和副主任、土建学院教授彭华,各自介绍“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观后感。



 

一、港中大通识教育的五大特征

        李建中教授将港中大通识教育的特征概括为下面五点:

学校管理的专门性。香港中文大学对全校通识教育的管理可以概括为“三专”:专门的机构——大学通识教育部;专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专任教师27人和专职管理人员13人;专设的不同类型的通识课程——基础通识(即“两大对话”)、书院通识和大学通识。通识教育部不仅负责“两大对话”的讲授,还负责对“书院通识”和“大学通识”两类课程的准入审批和质量评鉴。

以“生”为本的一贯性。这次对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考察,我们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通识教育的上上下下和方方面面都是以学生为本:从课程设计到课堂教学,从课程审核到质量评鉴,从书院通识教育到学系通识教育,从经典导读到小班讨论……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本的通识教育理念。比如,全校必修的“两大对话”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和习惯:一是阅读的能力和习惯,二是讨论的能力和习惯,三是写作的能力和习惯。

师生身份的双重性。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生是双重身份:既是书院的学生,又是专业学系的学生。打个比方,书院是他们的妈妈,专业学系是他们的爸爸。老师也是双重身份,既是专业学系的教师,同时也是书院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在书院住宿,不同专业的同学住在一起,这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最佳环境。对于教师而言,双重身份,使得自己真正能够既教书又育人。

质量评鉴的有效性。香港中文大学任何一门通识课程,开课之初均要求学生填一个表,结课之时学生要填同样的表,然后将两个表中的数据一一比对,从中看出学生的收获和进步。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不仅负责基础通识课“两个对话”的教学,而且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质量管理。就后者而言,他们有专门的教师负责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模型建构和具体实施。而质量管理的核心是看学生的收获和成绩,比如通识教育部每学年都要举办一次“通识教育优秀论文奖”,分“两个对话”评选出金、银、铜三个级别的奖项。

课程设计的多样性。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课程分为三类:基础通识课程、书院通识课程与大学通识课程。基础通识课程(即著名的两大“对话”)6学分,由大学通识教育部提供;书院通识课程6学分,由各大书院提供并同时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大学通识课程包括四大领域(中华文化传统;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计9学分,由各个学系提供,大学校通识教育部负责课程的准入审查和质量评鉴。

 

二、通识教育要跨越学科边界,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社会

港中大的通识课程分为书院通识与大学通识,大学通识有两部分:《与人文对话》和《与自然对话》。彭华教授重点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课程《与自然对话》。

彭华教授说,港中大的通识课程,强调课前阅读、课堂讨论与课后写作。课前规定学生阅读经典(具体到多少页),课程进行当中分小组讨论,课后要提交学术报告。上述三个方面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课堂讨论中,不同观点相互争论,老师要做的是倾听与引导,对各种观点兼容并包而不是作结论、下判断。

《与自然对话》重在“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的对话,不同观点的对话,等等。《与自然对话》当然是讲授相关的自然科学的理论和历史,但不是简单地将理科的知识点灌输给文科同学,而是将理工科的课程像讲历史和哲学一样地讲出来。在这门课程中,同学们学到的不是某些枯燥的具体的知识点,而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跨学科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港中大通识课程的特点还有:手机软件应用、网上讲堂、优秀的高年级同学带领讨论等。

这次午餐会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石兢教授主持,由本科生院统一提供午餐。这是一种利用午餐时间和近距离交流方式开展研讨的新型会议模式,同时也是为中午无法回家休息的教师提供一个可充分利用的交往平台。(高远、刘纯友报道,高远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