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7点,武汉大学高文强、陈溪两位老师作为博雅沙龙的主讲嘉宾为同学带来“‘悟’与‘辩’:《坛经》与《审美教育书简》的自由通达之维”主题沙龙,通过两本经典名作的思想对比与碰撞,在求同存异中迸发精神的火花。这次博雅沙龙由人文导引团队秘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研究生熊均主持。
主讲人简介
高文强,2004年6月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武汉大学文学院工作。曾于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任韩国岭南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并兼任湖北省文艺学学会秘书长,湖北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传统文化与中国文论、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等方向的研究。
陈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师,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2009-2010年度“哈佛-燕京”奖学金访问学者。主要教授课程: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史;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西方现代戏剧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等。
关于巴别塔的想象
首先由陈溪老师就《审美教育书简》展开探讨。她以“巴别塔”的故事为引子——人类企图建构巴别塔而抵达上帝面前与其对话,体现人的精神提升的需要,最终却是由人类被语言的异化而分散的悲剧收场。陈老师提出,这个故事是“人在符号表象世界的一场悲剧,但却是理性觉悟层面的一场喜剧”,因为人类由此穿越了语言的有限性,进而思考“无限”。而今天主讲的两位老师,就像两个站在巴别塔底端的人 ,分别拿着异质的火把,从“悟”和“辩”两个维度探讨自由通达、精神上升的路径。
本次沙龙的内容围绕中西两部经典著述展开,代表了中西两种“异质思维”:《坛经》体现的禅宗思想代表了“领悟”,强调整体把握、心领神会;《审美教育书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则代表“辩证”,长于分析、综合、思辨、逻辑推理、范畴概念。而这二者的交汇点便在于对人的“自由”和“通达”的追求,推动人取得自我内部的统一与和谐,“异途同旨”,最终目的都在于为了人性最终自由通达的理想所作出的反思。
陈老师首先提出了关于《审美教育书简》一书的“误解之辩”,即成书目的不在于探讨“美”的本质和来源,而是经由社会层面上升到普遍人性理想,阐述整个人类社会必须要经由美的王国而实现和谐而完整的理想,从“理性之辩”达到“自由之悟”。
主讲内容展示
由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形式冲动)两个概念出发,分别从社会历史现实、哲学思想交锋、近代文明弊端三个方面分析“时代症候”,得出“近代人的精神处于分裂状态,自然天禀和知性道德处于绝对对立中”的诊断结论。其中“感性冲动”主要指感知现象、体验世界、唤醒人的天禀,但受限于自然和物质;“理性冲动”或“形式冲动”则源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天性,使人超越限制,达到普遍性和必然性;但缺乏生命感知与体验——两种概念都是人身上共存的、抽象化的“状态”与“人格”。而文明的任务就是“监视这两种冲动,确定它们各自的界限”,让这两种冲动处于各自独立又和谐的关系中。
由于感性冲动无法直接转化为理性冲动,于是必须要培育第三种冲动,以此作为协调关系的有效机制——这便是“游戏冲动”,代表一种“有生命的形象”“活的型式”。进一步来说,将这样的“游戏冲动”体现得最为典型和集中的就是美的活动,是最广义上的美,它根源于人性的完满实现。因为“美”是自由观赏与反思的产物,是人与周围而建立起来的第一个自由关系,在获得美感的自由观赏中,人的道德自由与感性依赖可以并存,人性在对美的综合欣赏中得以解放。
在此陈老师提出书中值得深思的一个观点,即“可以解放人性的不是来自于经验的美”,而是“概念的美”。历史上诸如卡利古拉、希特勒等人的事例无不说明,美的修养与善的品质不一定是统一的。美在实践领域中分裂为“经验性的美”与“精神性的美”,它们常常让我们误解成是被个体占有的、与欲望有关的。而我们要追求自由的天性,就必须经由分裂的美溯洄到统一的、具有最高普遍性的“概念的美”。
然而,“美”无法给予我们具体、个别的结果,只是赋予我们取得人性的功能,将人“从任何一种有限的规定性中解救出来,使人的个人价值和尊严仍然是未受规定的状态,把自由还给人,把人性重新还给人,让人是其所是”。人是始于感性而终于理性(形式)的,追求的终点是道德自由。
陈老师最后讲到,两部经典从“悟”、“辩”到自由通达的映射,是从“解除矛盾与困扰”到“化解问题本身”的过程,遵循破除名实对立,破除固见的方法,以“从他律到自律”作为自由与通达的唯一途径与最终目标,从而实现杂多对立到完善统一的理想。
主讲内容展示
在陈溪老师的精彩讲授之后,高文强老师重点从《坛经》一书展开了关于自由通达的阐述。他提出《坛经》中体现的禅宗文化,是“悟中有辩,辩中有悟”的统一。
围绕“悟”,我们首先应当思考的是“悟什么”,这实际上触及了佛教最本质的东西:佛教到底在求什么。《坛经》中提及“识自本心,是见本性”,“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虽即见闻知觉,不染万境,而常自在”,实际上构建了“悟本性—悟般若—悟自在—得解脱”这样次第推进的过程。“悟”最终指向的是“明心见性”,悟的是“本性”,在本性中感知般若之智,从而进入自在的境界,得以解脱——这是佛教要解决的根本。高老师特别提到《心经》开篇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三句话已经把佛教的根本要义讲透了,也就是“超越执着而得解脱”。
明了“悟什么”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怎么悟”。正如《坛经》所言,“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我们需要以“大智慧”去悟。“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并非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只随真相而动,跟随“大智慧”而动,从而追求“内外不往,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的境界。而“大智慧”的所在不仅要向外探求,更要回返到我们的内心仔细观照。
由此,高老师从三个层次谈论“悟与通达”的关系。一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与“外善能分别诸法相”高度呼应。看清世间一切事物的真相,就能放下执着;反言之,我们之所以会有执着,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仍是虚妄。二是“法无定法,境无定境”,这与“内于第一义而不动”密切照应。悟的方法没有定法,悟的境界没有定境,不动非不动,心随真相动。三是我们寻找大智慧的障碍来源于成见。是成见影响着我们“分别诸法相”,影响着我们能否“内于第一义而不动”。当我们的一些思想被固化,便成为了成见。于是“破成见”,成为“悟通达”的关键前提。
主讲内容展示
最后,高老师结合“通识教育”的主题,发散到对“悟与经典”的阐述。他从慧能与其弟子关于“心正转《法华》,心邪《法华》转”的故事出发,谈到“为什么读经典,读经典中的什么”,这是当下学生们常会困扰的问题。实际上,对于著作内容是否倒背如流等方面,不是习读的重点,我们应当把关注点放在对于经典思想的撷取与参悟,应当不知疲倦地展开思索。他指出读书有“三忘”:“忘言”,即得意忘言,舍筏登岸;“忘法”,即法无定法,智本自有;“忘名”,即依智不依书,依法不依人。这些无不说明,“知道”固然重要,“悟道”更值得重视。“腹有诗书”是否能“气自华”,取决于“知道”还是“悟道”。有所领悟才能真正通透,否则便像塞满了信息的硬盘,失去了人的自主性而显现出枯燥。他还提到,世间处处皆经典,这和“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相通的。适合你悟大智慧者,就是你的经典。
聊天区部分讨论内容
主讲内容结束后,两位老师就听众的踊跃提问作出了言简意赅的回答。参与者们在两个小时的聆听中,随着“悟”与“辩"的交互阐述,在《坛经》与《审美教育书简》这两部经典中撷取启迪,对自由通达之维有所思悟。四通六识、文明以止的通识教育精神,或许正弥漫于这一言一语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