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经典

博雅论坛 | 第三期 王永雄:如何设计自然科学的通识科目

发布时间 :2018/01/1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王永雄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士、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主修物理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副主任。1996至2008年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任教,教授物理学及通识科目。2009年,转任至大学通识教育部,设计并任教以学生阅读科学经典、写作和研讨为骨干的通识科目──“与自然对话”。于2006及2007年分别获颁通识教育模范教学奖及校长教学奖,于2011及2016年获博文教学奖,于2016年获教资会杰出教学奖。



2018年1月16日中午,武汉大学物理学院新楼5楼报告厅,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王永雄老师应邀从两个方面交流通识教育经验:一是介绍港中大通识课程概况,二是自然科学通识课程的设计。

据王老师介绍,香港中文大学15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6学分的书院通识与9学分的大学通识,书院通识由各书院提供课程,按各书院的教育理想设计,大学通识则注重智性、学术的培养。其中大学通识又分为四大范围: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按照规定,学生在每个范围内最少修读一科。四大范围的课程设计在结构上能保证学生涉猎的广度,在师资配置上也能保证科目的学术水平,然而也有通识理念认同度不高、难以建立校园讨论的风气等缺点。此外,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有6学分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分别是“与人文对话”和“与自然对话”,学生将在入学首年的下学期及次年上学期修读,强调对人文与科学经典的研读,重点在于以特定主题切入经典,发掘前人智慧对现今人类问题的启示。

在自然科学通识课程的设计方面,王永雄老师引用Alexander W. Astin的观点,认为核心课程重点在于令学生投入学习,产生共同学习经验。通识与专业之间并无优劣高下之分,通识教育注重在广度上跨越和超越专业,而专业则强调深度上的钻研,两者相辅相成。教师设计通识课程科目时,应始终注意使课程围绕专业,但授课对象是非专业的学生,因此在设计上,教师应注重引起学生兴趣,使专业上的重要概念和观点联系其他领域或生活。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王永雄老师以《物理科学概论》、《天文学》的单元设计为例,为现场老师细致生动地展示了课程设计的一些方法与问题。


背景链接

“博雅讲坛”由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采用午餐会的方式。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石主任介绍,午餐会为武大教师提供平台,让教师教学交流成为日常。老师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交流教学经验与体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