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大讲堂

通识教育大讲堂 | 卞江:化学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对话

发布时间 :2021/05/2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通识教育大讲堂第三十二讲      
化学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对话      

     

     

主讲人:卞江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核心通识课理科专家组召集人。主要研究方向是无极理论化学,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部。曾荣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曾宪梓优秀教学奖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曾担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大学化学》编辑部执行副主编等职务。其主讲的《大学化学》作为中国首批国际MOOC课程之一,在斯坦福大学Coursera平台上线开课。


5544



   


2021年5月27日下午3点,通识大讲堂第三十二讲在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开讲,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卞江老师主讲,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彭华教授主持。讲座开始前,彭华教授为卞江副教授颁发了通识大讲堂主讲人纪念证书。


1C517

Image      

本次讲座从化学出发,面向人文社会领域,揭露科技与人文相互渗透交叉的现实,探讨化学与社会,科技与人类文明之间的深层联系。科学与人文从远古并肩走来,在历史中落入了合久必分的宿命,但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之下,在现代性的崛起与诸问题展开的时代背景之下,两个领域开始了分久必合的渗透。对待两种知识路径,我们不再理所应当的割裂来看,而是应站在交叉的视角上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



1B13A

Image    


卞江老师首先介绍了北京大学《化学与社会》这一门面向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理科通识课。这门课程主要在讲述化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重点放在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化学领域,讲述了化学在生活万事万物中无所不在的诸多应用。卞江老师在教学经历中发现,文科生与理科生在思维逻辑、兴趣指向上存在有很大的差异。在面对文科思维对于科学、理科的种种质疑之下,《化学与社会》这门课程旨在消解这些对于理科的误解,普及科学的本质和精神。


接下来,卞江老师层层展开这一主题的内容。首先,从认知世界的三种途径——宗教、哲学、科学讲起。在面对世界庞杂现象之下,人们萌发出探索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的催动之下,认识世界的三种道路渐渐在实践中开辟出来。宗教,把神放在首位,强调“信”的力量,用信仰去追及社会的最高知识。哲学,追求人和外界的基本平衡,强调“理”的作用去推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科学,强调客观,用证据说话,以“证”为核心,认为一切可以被相信的知识都是需要证实得到的。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工作者所拥有的最美好的经历就是:世界是如此神奇和不可思议”诚然,这种对于美丽世界的惊讶和赞叹就是科学的摇篮。但是在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其双刃剑的性质不断展露。一方面,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最大化的增加了人类的幸福与快乐;另一方面,它又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建构,在一步步伤害着人类以及所赖以为生的环境。但,无论如何,科技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要学会批判性的拥抱它。


18C31

Image    


那么,科学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去界定科学?在《哲学是什么》一书中,作者提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应当在于可证伪性。科学的根基在于实证,在于一种允许并等待着被证伪被超越的魄力。进而,卞老师指出,科学并不全然是真理,而是通向真理的路径。在此,卞老师强调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科学并非是绝对的,如果说硬要求科学做出百分百的决断,无疑就是在枪决科学存在的意义。


在清晰了科学的含义之中,卞老师将话题的中心移向了化学之上。在卞老师的解析下,化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下,化学与数学、物理同居于科学的中心,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样态。但是,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其下游学科众多,如材料、地质、生物、环境等等,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应用关系极其密切,并成为了现代诸科学之间的桥梁。


接下来卞老师从《枪炮、病菌和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入手,试图剥丝抽茧的揭示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命运。作者戴蒙德以环境因素入手,从地理的视角去分析人类历史的变迁,从可续的角度去解读社会。人工合成氨,这一二十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科学成就,确保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在化学的助推下保证了全球七十亿人口的生活。这就是化学之于社会的力量的一个缩影。从古到今,化学与人类文明发展始终息息相关。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直至信息时代,人类历史的划分就是材料的更迭。冶金技术的发明,火药的发明,石油的开采与提炼,新能源高分子纳米科技的创新,人类历史的马车就在化学科技的推动之下滚滚向前。


193F2

Image    


最后,卞老师站在化学的视角去揭示人的秘密。自古希腊斯芬克赛之谜提出对人是什么的思考后,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成为了人类知识的最终极目标。在对此不断地探索中,化学也给出了一种科学视角的解读。斯坦诺维奇在《机器人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中指出,人是基因的机器;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出“人的想象力是生化算法的体现”这一强有力的论断。但这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机械性的计算,而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可以自主学习自我进步的算法。或许这样的论断过强了,认为人的独特性,人的思想、情感是不能被机器、被算法计算代替的。但,在化学的视域里,这样一种可塑性的生化算法的基础都是化学物质的分泌,当然这些分子也构成了人类的情感。


整场讲座,卞老师打破了科学与人文的界限,解读了化学与人类、社会以及人本身的关系,站在科学的立场回答了人和知识的问题。也让在场的老师、同学们了解到,科学真的不只是一种实践的方法论,在更广大层面上,科学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另一种方式。所以在读懂社会,读懂人这一问题之上,科学与人文应当是双管齐下,这也是通识的意义所在。




文字:赵一骏

图片:卞江 王妍昕

责编:张心雨

终审:张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