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大讲堂

通识教育大讲堂丨李修文:重新成为自己

发布时间 :2021/11/05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Image            

         
导语                      

         

在这个众声喧哗时代,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这个内卷和焦虑的时代,在这个数据成就了生活,生活也成为了数据的时代……“我是谁”这个千古难题似乎越来越难以被回答,我们也越来越忙碌,以至于难以抽出时间去审视自己。

或许,我们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怎样重新成为自己了。

2021年11月4日下午三点,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第三十四讲正式开讲。我们邀请到了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首任驻校作家李修文先生前来做客,带领珞珈学子在回荡着自省精神的樱顶老图——重新成为自己。


Image          
主讲人信息          

李修文,中国当代作家、编剧。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首任驻校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滴泪痣》、《捆绑上天堂》,小说集《浮草传》、《闲花落》,散文集《山河袈裟》、《致江东父老》、《诗来见我》等,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时尚先生盛典年度散文家奖、《小说选刊》年度作品大奖、当当影响力作家等数十种奖励,编剧作品曾获大众电视金鹰奖、电视剧飞天奖。


25B82


Image          


Image            
Image            

讲座现场直击

           

2021年11月4日下午三点,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第三十四讲在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开讲。本次讲座由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首任驻校作家李修文先生主讲,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教授主持。讲座开始前,李建中教授向李修文先生颁发了通识教育大讲堂主讲人纪念证书。


Image

E966


李修文先生的讲座是一场没有大纲,不分章节,也没有PPT的讲座,但从讲座的一开始,他就把我们带进了诸多问题的思考之中——在“一分钟看客”的年代里,如何逃离信息之茧?如何认真地对待自己?很快李修文先生便告诉了我们他的答案:“内观自己、深挖自己、发现自己、健全自己、最终重新成为自己,建立和这个世界相亲相爱相近的一条道路。”


Image

18214



接下来,李修文老师从四个方面讲述了“成为自己”之路。

Image          
01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重新成为自己

李修文先生指出:“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需回顾古典经典中蕴含的那种精神。”李修文先生自己文学路的萌芽便是来自于中国古典的戏曲。在他看来,戏,特别是中国戏曲,正是人的体现,是中国精神内核的体现。

作家一旦开始写作,就是展开了一段永远到不了目的地的旅程,但是每到一个关键的时刻,我们一定要在这段旅程中找出自己究竟是谁。”刚开始写作的李修文先生认为自己应该从中国古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角色。基于这一理想,他完成了自己最早的两部长篇小说——《滴泪痣》和《捆绑上天堂》。这两部小说是李修文先生对中国古代“说书人”式的创作传统的继承,是对中国文学本质——对于某种历史所遗漏的细节一次纠偏的一次共鸣。


Image

160F9


02                

             
在广阔的人间重新成为自己              

《滴泪痣》《捆绑的天堂》成功之后,李修文先生却遇到了写作的瓶颈:“当社会的进程向欲望化的道路狂奔,我却妄图以一种古典式的情绪加以理解、诠释,这何以印证我眼前发生的现实?我是否还能成为一个写作者?”

抱持这样的疑虑,李修文先生选择“泥牛入海”——用整整十年,去成为一个编剧。他认识到:“我们既要在书桌上成为自己,在一个美学谱系种成为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在广阔的人间成为自己。”

当走出自己单纯的审美想象,越来越多货真价实的人生来到了李修文先生的身边。他谈到与自己相遇的一个形象——一位在大雨中引吭高歌的盲人,纵使盲人的境况如此不堪,但他仍然在自己头脑中的虚拟世界中活得潇洒自在。李修文先生从此得到启发:“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向他一样,去真正地住进虚拟的世界里,我要真正融于那个虚拟的世界,通过我的观察,我的感悟,去完成我的写作。”

写作,是通向自己的一条路。


Image

100A6



03                

             

在与经典作家的对话中重新成为自己

当李修文先生谈到自己在疫情期间创作散文集《诗来见我》时,他在思索我们如何突破这次灾难。“我认识到这场灾难和安史之乱、乌台诗案没有什么区别,这场灾难不过是过去的灾难换了种形式又来到我们身边。或许我可以从古人中找到方法,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山河。”

他先去问了杜甫,当他手提青菜回家路上,他想象杜甫就走在他身边——这个心系苍生的诗人,会怎样去描述这么一场疫情,会怎样在一个心乱如麻的时刻成为自己;他又去问了苏东坡,这个多元且乐观的人,又如何在人生的一次又一次低谷中寻找生活的生机和乐趣,从而重新站起来再次成为自己。

于是,李修文先生在写作《诗来见我》这本散文集时,就不仅仅写疫情,同时也写出了这个社会,写出了李修文自己。


04                

             

在解决现实问题中重新成为自己

最后,李修文先生又讲到了自己在大西北的生活,讲到了生活中的问题给予他的启发。他回忆起自己曾于穷乡僻壤中遇到的一位老妇人,老妇人竟然将沸水称为“牡丹花的水”。

“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居然有这么多美好的语言,这让我重新思考古典。”李修文先生认识到,“面对着中国式的生老病死以及种种生活中的苦难,难道我们仅仅就是一声叹息?”“我们写作到一定程度,一定要成为问题的处理者,我们之所以要成为自己,就是要成为一个问题的处理者。”

李修文先生正是在西北的乡间重新发现了自己,在问题的解决中重新成为了自己。在这个信息如此斑驳、复杂且难以区分的年代,李修文先生倡导我们也要成为一个问题的处理者。          


Image          



Image            
Image            
提问互动环节            

Q:请问想象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是如何协调到一起  去的?

A:我觉得协调就是一个作家的创造力。王国维讲“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如何写作,在今天这个时代就是要重新建立这样的一个主体性。用这个主体性,去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想象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个割裂的,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你的问题就是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一个要旨。


Q:重新成为自己之后又是为了什么?

A:重新成为自己之后还需要重新成为自己,无穷无尽,循环往复。我们作为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处境,在每一个处境当中都要达成和自己的和解。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寻找,去参与,在那样的经历中不断地重新成为自己。至于什么时候是个头,我认为只要我在这条路走下去,那我就要不断重新发现自己。


Q:请问您对当代大学生重新成为自己有什么忠告?

A:我觉得就是拳打脚踢先上台,别想那么多,就是干。不要去思考过多,我们所有的认知是要靠我们的生命力,靠我们的经历,靠我们行动的意志去得以印证的。不要试图还未出发就已经迎来了结论,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反而要做结论的破坏者和反对者。

Image            


Image          
Image          

       
总结        

       

在讲座的最后,李建中教授进行了总结,在他看来,本次讲座从李修文先生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写作,并如何通过写作这种生命的行为来重新成为我们自己。李建中教授进一步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人是语言的存在”,我们要学会“如何在驾驭语言的过程中重新成为自己”;第二,我们要学会“在本土的大地上行走中成为自己”、“在经典阅读中成为自己”;第三,还是回到写作,写作既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我写故我在”,写作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产生更多的交集与连接,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两门导引课程的结课论文布置便是出于这一用意:老师们希望通过写作的方式认识学生,希望以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创作中成为自我。

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李建中教授再次向所有参与通识教育的武大学子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没有你们,就没有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没有你们,就没有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


责任编辑:李猛、卢汉彰

记者:孙启硕、左家齐

摄影:尚晓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