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方勤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毕业,历史学博士、研究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政府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武汉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主持郭家庙墓地、苏家垄墓地考古项目,分别获得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发表《石家河遗址: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曾国历史的考古学观察》等论文,著有《曾国历史与文化——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等专著。
通识大讲堂第二十八讲
2020年12月17日下午3点,通识教育大讲堂第二十八讲在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开讲,本次讲座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主讲,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历史学院教授潘迎春老师主持。讲座开始前,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老师为方勤馆长赠送了通识教育大讲堂主讲人纪念证书。
讲座伊始,方馆长用一则襄阳考古的最新进度,引入对江汉文明和长江文化考古的讲解。“考古的魅力就是不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发现。”江汉地区的考古发现非常丰,方馆长讲述了湖北郧县、丽水古人类头骨的发掘历程和遗址中的其他动物、植物、工具,江汉地区的考古发现描绘出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廊道,发源秦岭以南,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孕育出的文明在考古角度来看对了解长江文明有很大帮助。方馆长按照新石器时代、夏商时代、周代的顺序介绍了江汉文明发展历程。
01
新石器时代
方馆长介绍,新时代时代的文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城背溪文化(距今8500—7000年);大溪文化(距今70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100—4500年)和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200年)。屈家岭文化的形成时间大致在良渚文化之前,距今7000多年,文化遗址位于湖北荆门。方馆长以一件屈家岭文化出土的黑曜石美术作品(左图)为例简单介绍了屈家岭文化的特色,这个美术作品头顶二十三束光芒的太阳,被认为是一个正在祈祷巫师形象。
石家河文化与良渚文化基本同时期发展,地处大洪山,方馆长以一张石家河遗址滤波测绘图为例,介绍了地理位置对江荆文明的影响。石家河古城大约从5000年前开始筑构,如今已经发现并试掘确认的谭家岭古城已经有城墙和壕沟等设施,还包括规模宏大的印信台。这个印信台是人工堆积的方方正正的台地,当时建造这个台地,人工成本巨大,说明它在石家河人心中一定有着非常神圣的地位。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是4500年前,在陶器上已经有了当时的首领形象——在肖家屋脊发现随葬102件陶器和一件石钺的大型墓葬 M7,在灰坑 H357 出土的一件中口罐上发现了一个羽冠持钺人物图像(下方左侧图片)。这些点滴证据也是原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除此之外,石家河的玉器精美绝伦,基本形成了凤、虎和神秘人像等文化符号。1955年在石家河城外的罗家柏岭发掘的一件玉凤,团凤造型,也有人称为天下第一凤,现在藏于国家博物馆。可以发现的是,石家河形成了一个文化高地,对同时期的其他文化有着可见的影响,体现在玉器的交流上,同时代的石峁和陶寺遗址都有石家河的玉器,上方右侧三张图片(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石家河出土的玉人、虎脸座双鹰玉牌饰(谭家岭9号瓮棺出土)和玉凤。
石家河时期还有一个出土的文物——玉龙,且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条玉制龙,外型与玉猪龙很像。
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石家河文化同样受到了周围其他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人形玉器的设计上。谭家岭出土的神秘头像就很可能受到了良渚文化的影响。
连体双人头像玉玦(谭家岭9号瓮棺出土)
方馆长认为,在石家河时期有几个大的文化圈,如石峁、陶寺等等,它们各自形成了一个相对共同体,并且各个共同体又互相吸收,这一时期,文化南北交流互通,恰恰是文化成熟的标志。
02
夏商
(一)夏纪年:古史传说的“禹伐三苗”事件
进入后石家河时期,文化面貌为之一变:大量精美玉器出现,瓮棺葬开始流行。美术作品的精美程度几乎让人很难相信是4000年前的作品,同时人物的形象也令人费解,眼睛的图案设计得极为夸张。
究竟是什么人创造了石家河文化?方馆长认为,或许可以联系文献和考古背景来思考。从文献上看,石家河文化似乎与“禹伐三苗”的记载相合。思考这个问题,需要结合整个石家河遗址的位置,以及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从考古背景看,石家河与石峁的防卫性质石城明显不同,周边有17个城址,大一点的有70万平方米的,再小一点的也有20多万平方米,呈半月形分布。可以将其理解成一个区间,城市的级差划分应是鲜明的。石家河城是中心,其它都是卫星城或二、三级聚落。有人认为在禹伐三苗之后,石家河就被废弃了,因此石家河与禹的传说没有太大关系。但方馆长不太认同这种观点,因为考古发现证明后石家河时代的文明达到了一个高峰,玉器文化继续繁荣、城址继续向外扩张,如肖家屋脊、罗家柏岭,其实是一直在呈现不断扩张之势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后石家河时代的陶艺术、玉艺术或许有两个不一样的体系,这两个体系之间可能是有关联的,都指向对艺术的关注。也有一些观点认为玉器是祭天地以及神权这些严肃的场所使用的,而陶塑艺术品是普通人群在祈祷丰收庆祝丰收等场所使用,这有一定道理,可以解释为什么玉器题材与陶塑题材不完全一样。
(二)商代盘龙城:商周中原王朝的“南土”
盘龙城考古是近几年很重要的考古收获。盘龙城遗址,主要是南土与中原文明的互动,面貌特色与中原基本同步发展。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有无差异?李伯谦先生认为以良渚为代表的南方文化重视以神权,把社会资源大量用于祭祀等活动,而中原地区强调王权、君权。
曾国是周代中央王朝经营南方的一个代表,通过考古建立了曾侯世系。叶家山墓地、郭家庙墓地等都有重要发现。郭家庙墓地还出土有石家河的玉蝉,其玉器中有凤凰图案,这是否是后代对石家河文化因素的吸收和传承,值得思考。
方馆长表示,铜是解读南方与中原文明交流的一个重要线索。最近正在发掘的一个地方叫和尚垴,是西周早期的冶炼遗址。和尚垴有丰富的冶炼遗存,包括完整的文化层信息。以在铜绿山发掘的墓地为例,我们从中可以推断,至少春秋早期楚国人就已经占领、经营铜矿,并开始逐渐强大起来。石家河与铜矿到底有什么关系?另外在印信台还发现了很多孔雀石。这其中的缘由这都是值得关注与期待的。
2013年随州叶家山M111出土铜锭
03
周代
大洪山北部的涢水是两种文化交汇之地,分别是以随州曾国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和汉水的南方文化。万福垴遗址代表西周早期楚国文化,就是这两种文化交汇的产物。在这一部分,方馆长对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等出土文物进行了介绍和科普,这些文物系统展现了湖北地区的青铜文明和礼乐文化,从中可以窥见早期华夏文明传播传承、吸收融合的历史进程和规律。
方馆长最后总结道,考古用事实说话,文化遗址的发现重新塑造了历史认知,我们的考古发现,比如良渚遗址的玉器、大型城址、水利等,同样被西方学者所认同,中国人应该要对我们的文明有充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