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介绍
高建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国际美学协会原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原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著有《画境探幽》(香港天地图书公司)、《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The Expressive Act in China Art)瑞典Almqvist & Wiksell International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著作。译有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丛书)、比格尔《先锋派理论》(商务印书馆)、《美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著作。编有多种丛书和译丛,并在Diogene、《国际美学年刊》(The Year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esthetics),以及《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杂志发表二百多篇中英文论文。主编《当代中国文学理论(1949-2019)》、《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中华美学精神》等书。
通识大讲堂第二十六讲
2020年11月12日下午3点,通识大讲堂第二十六讲在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开讲,本次讲座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主讲,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前,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桑建平老师向高建平院长赠送了通识教育大讲堂主讲人纪念证书。
此次讲座中,高建平院长从教育的循环出发,依次谈了狭义美育与广义美育、美育与宗教的关系以及美育对人的解放作用,强调了美育对社会改造的重要意义。
审美教育与教育循环
高院长首先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谈起,对该书的译本、文体及内容作了大致介绍,接着指出了席勒在其中表达的主要观点为“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外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感性冲动是人类对外界的直接感受,形式冲动是一种理性的冲动,以上两者不能直接结合,需要借助中间的桥梁:审美教育,进而走向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
在此,高院长提醒道,虽然名为游戏,但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时,他才能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通过席勒的美育,高院长谈起了人的教育与社会改造之间的关系:“有了好的人,才有好的社会;有了好的社会,才有好的人;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并因此而循环。”
正如席勒所说:“一个仁慈的神及时地把婴儿从他母亲的怀里夺走,用更好时代的乳汁来喂养他,让他在远方希腊的天空下长大成人。当他变成成人之后,他—一个陌生的人——又回到他的世纪,不过,不是为了以他的出现来取悦他的世纪。”
教育是循环的过程,马克思对教育循环也作出过回答,他否定了“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观点,并指出其错误之处在于忽视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造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在马克思看来,“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高院长在此对“革命的实践”做出了解释,他认为我们离不开“革命”,但“继续革命”和“不断革命”是不可取的,革命后需要建设,其中既包括经济和社会建设,也包括人的建设、心灵的建设与美的建设。
按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狭义美育与广义美育
在提出“教育是循环的”观点后,高院长进一步为我们介绍了美育的概念。
美育常常被人们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美育,它指对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教育,主要指对艺术欣赏能力的教育;另一种是广义美育,它指对人性格的全面培养,造就健全的人。
狭义的美育主要与四个方面相关,首先是有关艺术知识的学习,如绘画里的线条与色彩、音乐里的调式与和声、文学里的诗歌韵律等,它们都是艺术理解的重要因素;第二为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以学习外语为例,抽象地记忆语法规则不如在读写听说中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力;第三是理解艺术,需要了解并储备从历史到社会、从哲学到宗教等多领域的知识;最后则是对生活的理解,这是个需要长期学习的过程。
具体而言,广义美育是要培养心智健全、全面发展的人,可人们的学习常常被直接目的引导。
升学考试到职业培训,都具有直接目的,这些培训和考试往往只能让人获得片面发展,带有直接功利性。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些能力的片面发展之上,获取人的全面发展,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使艺术能力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呢?思考这些问题在日益专业分工化的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院长表示,狭义美育与广义美育两者也具有相通性,在席勒那里,美育被广义的理解,被看成是社会改造的工具;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全面发展被看成是社会发展和人的解放的条件;在古代社会,艺术的教育始终都是为培养人、使人全面发展、使社会获得凝聚力联系在一起的。
美育与宗教
高院长指出,在蔡元培先生看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是反对迷信、反对宗教的偏执性,同时肯定其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并将这种功能抽取出来,用普遍的审美来取代片面性的、在教派区分的支配下使人们各执一端的宗教,这只是对席勒审美乌托邦的一个延续,在世界的一些地方,生活的宗教色彩在逐渐淡化。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了宗教的一些色彩,但宗教对于他们来说已更多地成为审美意味的东西了,如宗教音乐走出了教堂,人们仍喜爱其中的一些宗教意味,但这种喜爱常常已经超出了其中具体的宗教含义。
从另一方面看,艺术和美育是否具有取代宗教的巨大力量呢?
高院长表示,学者们对此仍会各抒己见,继续讨论下去。他接着提到了黑格尔排出的精神发展三阶段,顺序是:艺术、宗教与哲学,黑格尔认为宗教代表着比艺术更高的精神发展阶段。
如果按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来排序的话,则与黑格尔的观点相左,这种新的顺序观还可以用来驳斥当今流行的艺术终结论,从而提出:某种意义上宗教甚至哲学可以被艺术所替代的观点。
高院长认为这种乌托邦式的对艺术的见解还对人们会有所启发,但历史总要比哲学复杂得多,黑格尔的三段论、美育代宗教的构想都远不如真实发生着的现实复杂。
科学为人类带来了许多东西,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现象的认识被彻底改变了,但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实验意义上的科学并不能解决一些与人的社会和心灵有关的问题,所以科学与宗教的争端也留下了许多需要去填补的空间,同时艺术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它可以提供一种可能,使社会和人的心灵再一次出现两极分化时,起一些建设性的作用。
全面发展与美丽中国
高院长在介绍完美育概念、美育与宗教及其他领域关系后,又回到了最初教训循环中美育的意义。
面对当下教育片面化这个严重的问题,高院长认为应将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全民教育中,将人从考试机器中解放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个善于创造的民族,而非一个善于考试的民族。
美育在当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强调大学的理想,学习不只应停留在自己的专业,应注重文理交叉,并学一点艺术,从而全面发展。
高院长还提到了近些年“日常审美化”的话题,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美对生活的的追求不应是将美感等同于快感、追求高档生活享受、高额消费等行为。
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紧密相关的。
高院长说到,从席勒提出美育乌托邦到今天,已经二百多年多去了,在此期间也有无数教育救国、教育救世的主张,但是社会改造是一种建设,它与经济建设一样,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可能一下产生根本的变化。
学生积极互动
在讨论环节,高院长从美育与哲学的关系、美育的建设、美育与宗教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对美育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释。
高院长表示,从席勒提出美育乌托邦到今天,已经二百多年过去了,我们要建设一个美丽的乡村和城市,就要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美。
因此让人们接受美育,提高全社会的审美修养就变得至关重要,这才是建设美的自然、美的社会、美的国家、美的世界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