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集体备课|必讲的《论语》《斐多》与选讲的《坛经》

发布时间 :2022/06/22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2022年6月10日上午10时,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人文导引课程组于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403教室展开第六轮集体备课。为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人文导引课程规定从新学年开始,将《论语》与《斐多篇》纳入中西学经典必讲篇目中。此次集体备课通识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老师主持,人文导引核心组的哲学院讲师余婉卉老师、文学院副教授刘春阳老师、文学院教授高文强老分别汇报了必讲篇目《论语》、《斐多篇》与选讲篇目《坛经》的备课思路,为下学期人文导引课程做了充分准备。

       



Image        
01 论语与“仁性”      

11069

余婉卉老师


余婉卉老师紧扣“仁性”这一关键词,将《论语》的教学梳理为一个相对严密的体系。余老师所设计的框架第一部分是“孔子与《论语》”,涉及“仁”字的古今渊源、孔子生平,这一部分在孔子生平的处理上可以略讲孔子周游列国的事迹,留待第四部分细讲。除此以外,还有对《论语》的介绍,包括版本演变、结构、特点、孔子以及《论语》在世界上的影响等。


第二部分介绍“弟子问仁,孔子答仁”的场景。余老师强调,第二部分的讲授重点不在于仁有哪几个方面,而在于孔子对弟子所解释的“仁”是多面向的。需要向同学们讲解的一方面有中西著作的表达差异,相较于西方哲学从概念到体系的构建,《论语》是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体现“仁”,将对“仁”的解释作为具体的问题来回答。一方面有对于“仁”的解释。另一方面,凸显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进而揭示“仁”最重要、最核心、最直观的定义,即仁者爱人。


       

36B93

Image

       


第三部分首先从仁与礼之关系讲起,再讲仁与乐,即依于人,游于艺。与仁的概念所对等的忠恕之道既有有所不为的一面,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有所为的一面,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诠释了仁的几个层次以后,通过讲述在孔子的观念中哪些具体的人是符合仁人的,将抽象的“仁”体现为具体的“仁”。孔子对于仁人的要求是人既要有道德的高标也要有政治实践与改造社会的诉求。


第四部分承接第三部分,向学生讲解:既然“仁”的标准如此之高远,我们如何才能够达到“仁”的境界呢?从为仁由己说起,动用自己所有的能动性去实现“仁”。对“仁”的锻造体现出孔子的理想,也体现了儒家与其他的文化体系的差异。这一部分,可以详细讲述孔子中晚年周游列国时如何体现对仁的执着与实践。

Image        


Image        
Image        
02 《斐多》与“生命”      

Image

10F90

刘春阳老师


刘春阳老师讲解《斐多》的教学思路,提倡引言从中西方的生死观差异比较的角度入手。由于很多同学对中国的经典可能比较熟悉,但对西方经典不熟悉,因此从比较入手,从这之后引出重要的事件,即苏格拉底之死,是一种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式。


第二部分是介绍苏格拉底其人,通过对轴心时代的几个思想家做比较,对苏格拉底做几个层面的讲述。通过讲述苏格拉底的平凡、缺陷,拉近学生们与哲学家的距离。从三个故事入手,讲解苏格拉底的家中丈夫、哲学家、雅典公民等多重身份,使学生有了对苏格拉底的基本认识,然后讲解建构苏格拉底形象的四个文本,分别为《游叙弗伦》、《申辩篇》、《克力同》、《斐多篇》。通过四个文本启发学生思考:对虔敬的本质、哲学生活的根据、哲学与政治的关系、苏格拉底个人的使命等问题。


       

1A290

Image


       

在对苏格拉底的形象做出全方位的讲解后,第三部分是反思苏格拉底之死。刘老师列举三者之死:苏格拉底之死、佛陀之死、耶稣之死,提出可以对苏格拉底怎样走向死亡做一个比较性的讲解。进而讲解关于苏格拉底获刑的根本原因,即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与雅典民主的冲突,这一部分围绕三个问题做出解读,分别为:人类社会是什么性质?什么是美德与知识?幸福生活怎样度过?


反思苏格拉底之死,刘老师列出了可供讨论的4个问题,包括:死亡是不是一种恶?如果死亡不是恶,相较于死亡,是不是有更大的一种恶?灵魂不朽及其论证。德性与知识的问题。在反思的最后评析苏格拉底之死,要向学生阐明,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性在于两种正义之间的冲突:城邦出于维护城邦的利益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也是为了城邦的利益而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却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


Image        


Image        
Image        
03 坛经与“悟性”      

7AD8

Image

高文强老师


高文强老师就《坛经》授课的内容、结构与教学目的做出一些解读。首先就佛经概念与内容难懂难讲做出解答,由于《坛经》的讲解涉及佛教的许多难解的概念与内容,高老师推荐工具书《佛光大词典》,对词汇和概念做了全面介绍;入门书杜继文《佛教史》对佛教的发展史做了详细的讲解;《金刚经》、《心经》与《坛经》的基本逻辑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了解这两本佛经有助于理解坛经的思考逻辑;推荐坛经版本还有魏道儒《坛经译注》。以上书籍可供老师们备课《坛经》参考。高文强老师指出,《坛经》是禅宗的代表经典,但讲解《坛经》的目的不是传播佛教知识,而是向同学们讲解一种佛经的思维方式。主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发掘好《坛经》与学生当下生活的联系,解读出禅的内涵与佛教的思维方式。


关于《坛经》的本土化,高文强老师认为,一般佛教史、思想史对禅宗的解释是中国化的佛教,事实上《坛经》回到了佛陀时代的根本精神,抓住了佛教最根本的东西,只是在实现佛教诉求时用的是中国的方法。这些也是佛教本来所倡导的法无定法。因此理解了坛经就理解了佛教,理解了佛教就理解了坛经。

         


高文强老师对课程的设计围绕“悟”展开。引言讲“何以要悟”,无论是对人、对天的把握,都很难用确定性的语言描述下来,只能靠悟,这就引入为什么要悟。


第一部分禅与悟,讲解佛教为什么那么重视悟,让大家认识到《坛经》与悟的紧密关系。归根结底,“悟”是佛教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文强老师用“有相”、“无相”来解释,有相是一种确定性的认识,是知识指向一个具体的对象,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但也不代表它是错误的;无相也不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的把握事物的方式,并不是对有相的反对。佛教认为,要超越有相与无相达到中道的认识,即亦有亦无。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把握世间的一切。


第二部分以五个出自《坛经》的故事讲解“悟”的表现。通过“达摩见梁武帝”、“敢问何处是‘西方’”、“烦恼即是菩提”、“风动还是幡动”、“法达问《法华》”五个故事向同学们传达佛教中任何表象和指向不能永远挂钩的思维方式,佛教的涅槃境界、超越境界不容易把握的原因是从来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境界。“悟”就是佛教认识世界的方式。


         

1E2C

Image
         


老师们围绕故事所讨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李松老师从哲学的三个观点出发讨论“风动与幡动”的问题,从自然哲学看,风动是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本体论研究的是风动和幡动的关系,即认识与对象的关系;认识论解决的问题是研究仁者有什么样的感知、认识、分析能力;现象学落实到仁者心动,是纯粹意识的问题,超越了主体和客体,是体用部分的主客统一。王怀义老师引用红楼梦“槛外人”观点,认为作为非佛教徒讨论佛经,难以完全进入其语境中。佛教作为宗教一定会有一些确定性的东西,授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宗教信仰的成分,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宗教的信仰。李松老师则反驳,一念我佛,即是佛徒,禅宗没有槛外槛内之说。佛教也不是宗教,宗教是有神论的,而佛教是无神的。


高文强老师综合了老师们的讨论,更清晰地向老师们传达了教学希望达到的目标。在佛教形成时没有宗教这一概念,宗教只是人类的无数种文化中的一类,是学科意识形成后对世界文化做的分类中的一支,因此应当区分作为宗教的佛教和作为哲学的佛教。《坛经》讲的是坛经文化。课堂所讲的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类别,旨在回到佛陀时代的根本精神。《坛经》的教学希望能够反映出佛教提供了认识世界、反思自我的视角,使学生多了解一种“观世界”的方式。“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看清在万象世界中不断变化的风、幡、树,知道这个世界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Image        


Image        
Image        
结语      

此次集体备课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主讲老师们分享了仁性的实践、生命的思辨、悟性的观照,参与讨论的老师则基于学术与教学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学期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堂的改进与充实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集体备课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团队的优秀传统,其主旨在于通识教育的“通”与“变”,即课程内容既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失去整体,通过集体备课中老师们的群策群力,逐渐形成人文导引课程相对统一的教学模式。老师们对课程的不断打磨和完善,将为新学期即将走进珞珈山的大一同学带来别样的体验与感悟,使他们受益终生,也将更进一步做强做优武大通识教育品牌,使“成人成才、四通六识”的武大通识精神代代相传。

Image        


图文:郑婕

责任编辑:李猛、雷娇娃

终审:李培蓓、庄承志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