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上午10时,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人文导引课程组于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203教室展开第五轮集体备课。此次备课由经济管理学院李雪松老师主持,历史学院何元国老师主讲。参与研讨的老师围绕何元国老师“希罗多德与《历史》”的专题各抒己见,并对《历史》在人文导引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展开深入探讨。
主持人李雪松老师
主讲人何元国老师
作为西方古典时期的重要历史著作,希罗多德的《历史》是导引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备课前的问卷调查显示,老师们的教学疑难点主要在讲课重点、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与希罗多德《历史》之外历史著作的比较三个方面。何元国老师的备课内容围绕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导引课如何讲《历史》:
第一、古希腊历史演进概况:讲好《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古希腊历史演进概况,也即是解析希罗多德所写的基本内容。何元国老师介绍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阶段与特质,指出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后经“黑暗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希腊化时期、罗马人统治时期等阶段,文明发展较晚,受周边文明成果滋养,具有东方文明的气质。在古希腊文明发展中定位希罗多德的《历史》,则主要涉及古典时代公元前560年至公元前430年间的80年历史。何老师比照地图生动概述了《历史》的主线希波战争,兼及其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论述了波斯帝国与希腊地区相争、雅典与斯巴达争霸的历史主线。
第二、影响希罗多德的两大传统:第一是史诗(韵文)传统,在叙事与言辞的切换、插叙、场景的戏剧化等方面,《历史》都有模仿荷马的迹象。第二是求知传统,希罗多德出生于尤奥尼亚(lonia),正是尤奥尼亚哲学家开创了对一切都感兴趣、好奇心强烈的求知传统。何老师从词源角度指出,“Historia”动词形式的意思即“问”、“究”。求知传统深刻影响了历史方法,希罗多德的史料来源于游历中的亲耳实闻,并且对史料有选择、批判、分析、推理。
第三、希罗多德的贡献:首先,希罗多德是史学批判方法的发明者,初具搜集、表述、考证、解释的一整套史料方法雏形。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局限于写作当代的历史,即希腊人口中的“historian”;对于当代之前的历史,史学家则只能人云亦云,西方传统将其称之为“antiquarian”,即古物、文物的搜集者。其次,题材上,历史写作围绕大事(战争)展开,形成了西方史学的一个传统。最后,也是希罗多德对后世最深层的影响是他的历史观。希罗多德继承了古希腊人追求永恒、抽象、普遍真理的态度,认为历史研究的真正目的并非准确无误地搜集史实,而是发现历史过程的方向或史实背后道德的、历史的、哲学的意义。
第四、希罗多德的历史观:第一,希罗多德持有直线型的人类历史发展观,认为从古至今经历了“神—英雄—人”三个阶段,同时坚持历史分期的三分法,即将历史划为“远古(传说时代)—中间期(公元前710或700年至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60以后(当代史)”三个分期。但希罗多德的《历史》只涉及当代史阶段,何老师指出这是由于古希腊没有史官的传统,迥异于中国历史上溯远古的写作形态。第二,希罗多德的史观还有强烈的历史循环论色彩,认为地方、人物、民族、城邦的历史是循环的,会经历兴、盛、衰的周期(cycle)。在这种无法逃脱的偶然性命运面前,人的行为各色各样,或温顺,或斗争,或成为牺牲品,或主动利用,这些不同的反应让希罗多德着迷。
何老师从希罗多德的历史观出发,为导引课如何讲《历史》提出了具体的讲授角度。
首先,将希罗多德《历史》与导引课的成“人”目标关联起来,指出认识人性是人文学科的最终目标,与哲学家抽象地思考人性相对,历史学正是在具体层面上研究人性在历史中呈现出的种种可能性。
其次,从“何为人?如何成人?成为何人?”的角度读《历史》,可以看到人的行为如何受环境与风俗习惯的影响、人性中的利己与贪欲如何毁灭一个国家、人性中的利他与舍己为人如何成就英雄。读史书能够获得智慧,面对生活从容不迫,我们既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要懂得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何元国老师娓娓道来、简洁生动的分享引起了台下老师们的广泛共鸣和思考。接下来,在李雪松老师的主持下,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学术思考与实际授课经验,针对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提出自己的疑惑与看法。
张申威老师提出如何在史学著作的对比中凸显希罗多德《历史》特殊性的问题,何老师认为可以与中国《史记》与《左传》等史书相比较,从书写年代来看《左传》更适合两相比较。关键的比较点在于中国的史官传统与西方求知传统,中国在“巫史传统”下,历史写作大都出于职责,功能性较强,史书呈现出连续性特征,内容全面,体例丰富,高度专门化;西方史书功能性不突出,历史家为了满足个人好奇心而写作,由于没有史官传统,大部分时间仅存在口耳相传,历史书写是断裂的,注重的是历史中的“变中之常”。接着张申威老师根据实际教学中的经历,指出学生常常无法理解“插叙”写法,认为希罗多德记录了太多离题的无关内容。针对这一问题,何老师认为“插叙”首先与历史写法与观念相关,从“总体史”的角度,希波战争源于二者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另一种写作则将历史书写仅仅集中于战争本身。其次“插叙”在西方历史书写中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希罗多德继承了前辈学者的游记写法,重视实地考察风土人情,《历史》的贡献在于将游记内容与历史主题相结合,然而融合比较生硬,所以的确存在离题的问题。
张申威老师
李建中老师的发言首先针对希罗多德的后世评价展开——希罗多德在古代先有“谎言之父”的称呼,后被称为“历史之父”,怎么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评价?何老师解释“谎言之父”的评价部分来自于有学者不认同希罗多德对雅典与忒拜的好恶态度。而且随着求知传统的加强,希罗多德《历史》中对奇闻异事的记载引起了后世的不满,但总体而言“谎言之父”的评价是不恰当的。接着,李老师基于中西对比的视野,提出中国子学与史学目的相通,无论是真实还是虚构都可以提供借鉴与教化,那么希罗多德的《历史》体现了“历史”与“谎言”的何种关系?何老师认为在这一点上中西存在差异,希腊传统的史学更加追求抽象的真理,而非为了提供具体的历史借鉴与道德教化。最后,李老师从课程衔接的角度,提出如何将柏拉图《斐多篇》与希罗多德《历史》的内容相串联的问题。何老师认为可以从雅典城邦的政治文化背景与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投敌的雅典将军亚西比德与苏格拉底的矛盾切入。
李建中老师
李佳奇老师承接历史之虚实的角度,提出如何辨别希罗多德《历史》中故事的虚构与真实的问题。何老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过多巧合集中于同一人则必然是虚构。刘春阳老师对此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指出有学者认为希罗多德《历史》中记载的逸闻趣事有“微言大义”的功能,尤其暗含了对雅典民主制的褒扬与对波斯专制政治的贬低。何老师则认为关键在于希罗多德的身份与人生经历,作为游历各地的流亡者,希罗多德拥有广阔的视野与见识,不囿于非黑即白的偏见,态度相对客观公正,对于雅典与异族书中均有赞扬。李雪松老师则更关注希罗多德的人生经历,何老师指出关于希罗多德本人的真实记载过少,即使是《历史》中的作者自述也不一定可靠,在讲授中对希罗多德的人生经历要保留谨慎的态度。
李佳奇老师
刘春阳老师
文建东老师更加注重现实的层面与课堂讲授相结合,提出了几个可以探讨的关键点。首先是希罗多德《历史》所代表的古希腊传统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具体影响问题。何老师回应说,在思想与文化的层面上,现代西方文明无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奠基,尤其是古希腊特有的求知传统及概念思维,是近代科学的发展的根基。文老师接着从现实人性的观点,认为希罗多德《历史》表达了普遍人性论,不论地位高低,人性都是相通的。即使是离奇的虚构故事,也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在同一人身上汇总了不同的真实人性。除了探讨人性的相通,文老师还特别提出了古今相通的看法,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代的经验教训今天同样可以借鉴。何老师赞同文老师从希罗多德《历史》中找主题与讨论点的做法,认为讲授通识经典不仅要整体把握书本内容,更要围绕通识教育的成“人”主题目标。
文建东老师
陈溪老师补充了史诗的写作目的,认为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娱乐,同时也有吟游诗人传播战报的社会功能。史诗同时也具有教化功能,诗与智慧相通,与哲学地位相当,亚里士多德《诗学》就将史诗与悲剧并置强调民众教育功能。此外,陈老师还提出了从历史专业角度如何评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与色诺芬的问题。何老师指出前两者地位较高,二者虽有继承但风格迥异,修昔底德的历史写作排除了奇闻异事、风土人情,仅限于战争史本身;而希罗多德求知的精神更强,意图追究战争的具体原因与背景。
陈溪老师
宋时磊老师接着追问希罗多德对后世史学的具体贡献。何老师认为希罗多德首创“historia”,在公元前5世纪,研究人类的过去才成为一门学问,历史学家陆续涌现。然而总体而言,古希腊传统的历史意识不强,希腊学术的主流是追求“变中之常”,追求永恒为真,而历史却是高度变化的,所以历史在古希腊的地位不高,亚里士多德就将历史贬低为可能为真、可能为假的“意见”。然而从现代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并不公正,人类历史与社会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宋时磊老师
人文导引课程组第五轮集体备课在热烈的讨论中拉下帷幕。无论是主讲老师还是各位与会老师,都将自己的阅读思考、实际教学经验与希罗多德《历史》的内容相结合,从中西对比、虚实之辨、普遍人性等角度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为创造精彩课堂、丰富通识教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老师们的讨论中,希罗多德《历史》最闪耀的思想关键词是“求知”,而这正是武大通识教育老师们的教学态度,也是同学们成“人”教育的重要目标。
文字:雷娇娃
图片:彭典
责任编辑:李猛、雷娇娃
终审:李培蓓、尚晓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