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快讯 | 通识教育的多样性与生命力——武汉大学召开第四届通识教育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0/09/2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9月25日下午3:00,武汉大学第四届通识教育研讨会于工学部大学生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报告厅召开,“武大通识3.0”课程教师及第四批“武大通识3.0”课程申报的老师们参加了该会议。此次研讨会的主持人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老师,三名主讲老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戴丹妮老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唐晓峰老师以及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历史学院教授潘迎春老师围绕着“通识教育的多样性与生命力”这一主题分享了通识课的建设经验与教学方法。

undefined

李建中老师介绍道,三年前的今天,武大通识3.0正式启动,从通识文化、通识课程、通识课堂和通识管理四个层面立体展开。而目前“2-2-3-4-5”计划也在顺利推进之中,即:

“2”——启动“双百工程”:做100本通识教材和100本经典导引

“2”——两大导引团队进行第二季集体备课,增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

“3”——进行《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的第三版修订

“4”——开启第四次课程申报,通过课程的准入和淘汰机制来为同学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通识课程

“5”——将于2021年3月20日召开第五届通识教育联盟年会,与各高校老师交流,致力于打造多样化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64D7B


从该计划中便可一窥“武大通识3.0”对增强通识教育多样性与生命力的重视程度,而三位主讲老师的课程组织与经验分享正是武大通识教育多样化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一、戴丹妮:通识课程设计及相关细节——以核心通识课《莎士比亚与西方社会》为例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戴丹妮主讲的《莎士比亚与西方社会》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喜爱。戴老师主要介绍了这门核心通识课的课程建设情况,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戴老师主要设置了三大板块,把莎士比亚与西方社会结构、西方政治经济生活和西方文化思潮等相关内容结合进行教授。戴老师认为,“为了取得课程内容的面与点的平衡,老师需要建立好课程的大体框架,突出重点与细节讲解,可以适当利用微信群等社交媒体方式进行补充。”在教学方法层面,戴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比如,可以将课堂授课与课堂观摩结合,可以尝试建立课程公众号,与学校的相关社团进行合作,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课程内,戴丹妮老师通过邀请莎剧社成员表演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莎士比亚作品的独特魅力,而学生也将通过学习舞蹈、表演莎剧亲身体会伊丽莎白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辉煌。课程外,戴丹妮老师利用公众号“莎剧那点儿事”配合学生预习与复习,与学生闲聊莎翁趣事。小班研讨也由主讲老师主导,通过多样的讨论形式、学生欣赏和参与表演、讲授莎剧的中国戏曲改编与演出等方法生动地通过莎士比亚作品来了解西方社会。该课程的结课式是一大亮点,结课式的大班研讨会主题会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来进行调整,将通识课学生、英语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联合起来,共同取长补短。在结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莎剧社经典大戏倾情献演、学生们精彩的莎剧才艺展示,包括演唱、配音、朗诵、手绘、海报设计等。


二、唐晓峰: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世界的奇妙


 

在学生评教中,生命科学学院唐晓峰教授主讲的核心通识课程《奇妙的微生物世界》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同与赞扬,学生们都对课程的生动有趣、讲授老师的认真负责、融洽的课堂讨论氛围给予高度评价。该课程以通俗、生动、有趣的语言对整个微生物世界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带领学生进入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使得非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去体会微生物世界的妙趣之处,运用微生物学基本知识来科学判断,思考生命的意义。在唐晓峰老师等人的努力下,该课程文科生的比例正逐步上升。

唐老师表示,要讲一门介绍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并不简单,要把一门介绍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讲得有趣则更为困难。为了能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唐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引入发生在身边的“微生物趣事”作为例子,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抒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而老师再从讨论中引入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微助教、QQ群和微信群的利用也是课堂的一大亮点,毕竟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是一个成功的课堂。这样的方式极大地便利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做到创造性教学、创新性互动,使得人人参与讨论,各个都能被看见。同时该课程也将教学实践活动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微生物学实验室、体验环境微生物监测、研讨感兴趣的话题给学生带来了沉浸式体验。唐老师认为,“成人教育应始终贯穿我们课程的始终。”疫情期间的课程中,唐老师也不忘与学生分享抗疫中的感人事迹,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也应该对所处的社会与自我存在的价值进行思考。


三、潘迎春:从课程申报到课程建设:全过程打造通识金课

6EF0A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历史学院教授潘迎春老师结合自己的通识课教学实践,回顾“武大通识3.0课程”建设历程,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与建设的角度出发,给在场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建议。


首先,潘老师对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概括进行了介绍,武大通识3.0以“何以成人,何以知天”为核心理念,以“两大导引”为课程主体,为在校本科生逾3万的综合性大学如何实现通识教育品质提升和卓越教学致道启钥。如今已经成功建立了4大课程模块,2门基础通识课,60门核心通识课和600门一般通识课。随后,潘老师对通识教育认知的三大误区进行了阐释。第一,通识教育并不能简单等同于通识课程,这样的看法缺乏通识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缺乏通识教育的国际视野和跨界思维;第二,通识教育并不是普及性的专业入门教育或实用性的专业技能训练,这是缺乏经典意识、博雅精神、人文关怀和自由情怀的体现;第三,通识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教师“一站到底”式的单向灌输,这样的方式缺乏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缺乏融媒体时代线上线下的多元互通。


潘迎春老师认为,一门优质的通识教育课程,在符合通识课程四大模块(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建设的前提下,除了要符合深受学生欢迎、教师授课认真、教学效果好等标准之外,还应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为目的。一门优质的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有利于学生掌握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渗透、知识融通。潘老师还通过具体例子,给出了通识课程申报中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的要求,阐明了通识课与专业课的不同之处,清晰讲解了通识课程申报的流程。分享的最后,潘老师还给出了自己对于通识教育的看法:通识教育首先是、最后也只能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养成人格”的文化,一种兼顾完整知识、自由心灵和高尚人格培养的文化。

undefined

李建中老师总结道,“做通识教育的人都应该是天真的人,所谓天真,意为‘天生的真诚’,第一是做人要真诚,第二是做事要认真。”相信此次的研讨会过后,授课老师们将给武大学生们带来更具多样性与生命力的通识课程,同学们也会享受到更加优质、精品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