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晚7点,《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教师团队在腾讯会议平台线上共同召开集体会议,进行课程总结、评价和经验分享。这也是通识教育中心两大导引课程老师第一次集体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彭华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桑建平老师、哲学学院副教授廖璨璨老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昱老师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老师分别进行了分享。
首先,桑建平老师带来了主题为《两大导引课程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的分享,主要分为专业认证理念与课程建设要求、为什么要开设两大导引课程、两大导引课程的现状和问题以及两大导引课程持续改进思考这四个方面。桑老师首先分享了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即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进行教学设计、设定实施目标,进而保证学生取得特定学习成果,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桑建平老师分享
接着,桑老师分析了目前开展通识教育遇到的问题,第一是浅性阅读导致历史虚无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第二是标答思维导致理性判断批判性思维严重匮乏;第三是空心化与浅俗化倾向导致通识教育水课泛滥。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内容选择上,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学科的经典阅读;在教学模式上,需要开展对话式、论辩式、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在实施办法层面,需要采取集体备课与个性教学相结合、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多维评价与持续改进相结合的办法。那么武汉大学通识课程有哪些特点呢?桑老师将其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古今贯通,中西交汇,文理兼容;第二,授受博通,学研互通,知情融通;第三,全校联动,全程保障,全员培训。
随后,桑老师针对第三方通识课程质量报告,对两大导引课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关于所选经典文本的难度问题,桑老师表示,经典只能“阅读”而不可能“悦读”,正是因为难读,所以才更值得去读。“教”与“学”都存在困难,教师与学生必须共同面对,这没有捷径可走。而且,由于导引课程属于跨学科通识课程,授课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阅读和思考。对于大班上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问题,桑老师认为,需要注重小班研讨题目的质量,这会直接影响大班授课的质量,后续的课程需要更加注重小班研讨的建设。除此之外,桑老师还对于融媒体时代教材形式的丰富、课程资源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桑老师表示,需要始终以课程目标统领课程建设与改进的全过程。
随后,廖璨璨老师介绍了在小班研讨实践中的经验分享。一是小班研讨选题的设计。一般而言,题目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在教材的思考题、课程组的题库中自由选取,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设计选题,等等。而本学期,廖老师所在的小班研讨团队采取的是经典题与设计题结合的方式,遵循题目与经典内容相契合、题型与经典性质相契合的选题原则,同时还应参考学生能力程度、专业性、接受水平以及课业进程等因素,尽量选择参与度最高的题型,如辩论赛、案例分析、话剧表演等,让每一位同学在小班研讨中都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在鼓励性的氛围下,踊跃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廖璨璨老师分享
廖老师也提到,在取得令人赞叹的进步与成果的同时,小班研讨仍存在着不足与改进——比如怎样调动更多同学的积极性,如何做好组长的选择和职能安排等。她就此提出建议,引入积分制,有利于容纳学生的多元个性与能力。同时,固定组长制与轮流组长制各有千秋,应当根据小班的专业性、整体氛围灵活抉择。
在此之后,刘昱老师发表了自己对于通识教育实践的看法。
刘昱老师分享
一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基于让学生提高经典名著阅读水平、增强理性判断与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意识、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目标,通识教育课程能够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是小班研讨应当是对大课教学的辅助,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和理解经典名著,帮助建立批判性思维,引导更多的理性讨论和具有逻辑性的表达。教学团队可以在研讨选题上精心打磨,选取基于文本的讨论题、拓展性的讨论题或综合性的讨论题,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三是教学组织方面的安排。一些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分组内部讨论、代表性发言及组间问辩等研讨形式,适合较为复杂的讨论题,可以让学生在组内互相合作学习。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汇报形式的喜好有所不同,刘老师建议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课下讨论、课上ppt汇报”“ 课上讨论,口头汇报”等多样化的研讨模式,灵活安排教学任务。
四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会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配合微助教抢答功能,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这种形式适合较为简单的讨论题,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在案例分析、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讨论形式下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放松的氛围里,思路更加开阔流畅。
同时,刘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反思与改进。比如,文科生和理科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表达沟通的差异非常大——文科生中有部分学生缺乏理科的基本概念,因此会畏难,但总体阅读文本能力强,而理科生习惯于知识点学习,部分学生会轻视课堂内容,对经典阅读重视不够。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学生性质来把握教学内容。
刘老师建议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讨论题,鼓励文科生提问和表达。而在重点文本的理解方面,引导理科生从文本出发,理解原汁原味的经典内容,而非接收经过他人加工过的观点。而在文理兼收的学院教学时,应当注意分组时的文理搭配,从而提升自主研讨的效果。
最后,李建中老师作总结发言。李老师指出,两大导引永远在路上,导引课的建设和持续改进需要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李老师着重从“大班内外”和“小班成败”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李老师指出,下学期两大导引的大班授课需要“三重”:重新走进经典,苦练内功;重启集体备课,共享资源;重听同仁授课,转益多师。而小班研讨的成败则在于“三得”——“得路径者得小班,得问题者得生心,得生心者得大成”。大一的同学尚未进入学科和专业,思想向四面八方出发,小班研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既要找到合理且高效的小班管理办法,还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小班研讨形式,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不仅“善答”更要“善问”,好问题胜过好答案。
李建中老师分享
《礼记 · 学记》有云:“君子之教喻也,道⽽弗牵,强⽽弗抑,开⽽弗达”;“君⼦知⾄学之难易,⽽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两大导引课程团队的线上经验交流,对于武大通识教育而言,既是一场”博喻“,更是一次新的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