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下午两点,黄保罗老师的讨论课在计算机学院104教室开讲。
《学以成人——芬兰与中国教育背后的哲学基础》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讨论。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次讨论课邀请到了计算机学院的蔡恒进教授和哲学院的苏德超教授,他们分别从人工智能和哲学的角度对谈什么是人,以及芬兰教育应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浪潮等问题。
讨论课伊始,黄保罗老师指出,对于“什么是人”这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而本次讨论课主要从人工智能、哲学的角度上来分析什么是人。
黄保罗老师讲话
紧接着蔡恒进教授表达了自己对于该论题的看法。首先,蔡教授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模型列出并加以介绍。他认为,至少有四种问题模型,即“真难的问题”、“更难的问题”、“相当难的问题”和“简单问题”。而对应这四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分别有“触觉大脑假设”、“认知坎陷定律”、“自我肯定需求”和“人工神经网络机器人”。接着,蔡教授结合了自身学习和工作的经历,阐述了他从空间物理转战人工智能的原因,指出人的本性是自我肯定需求,以自我肯定需求可以理解中国历史的转变,也可以理解世界财富经济中心的转移。他提及了阿尔法狗事件,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令人震动的事件,这相当于机器超越人脑的“奇点”。最后,他表示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到底是什么,机器和人的本质到底哪里不一样,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机器和人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蔡恒进教授讲话
苏德超教授则从哲学的角度对人工智能的问题进行阐述。苏教授将大多数同学熟悉的豌豆公主的故事作为开场,指出豌豆公主的感觉异常敏感,达到了体验能力的极致,而情感体验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东西。技术对人的取代,只是体力上的替代和智力上的节省,就像飞机发明之后,人类再也不会整天梦想成为鸟儿一样。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体验、情感之上。机器没有人格,我们使用它们时没有心理上、道德上的负担。但是,我们不能发明会唱歌的机器人去代替人类唱歌,也不能发明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代替自己去和家人团聚。同理,当体验、情感被涉及时,我们人类是不愿意,也不能被替代的。因为那时候,我们会明白人之为人最为重要的东西。
苏德超教授讲话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三位老师一齐走上讲台,面对同学们坐下。黄老师首先向苏老师、蔡老师提问:机器有没有可能在意志方面取代人?
蔡教授解释说,即使是单细胞生物,也有认知功能,但是没有目的性,所以很难说具有意识。意识不是一个翻版,而是一个主体的建构,是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通过基因构造及传承编译而延续,生命也就按照其上的规则而延续。机器与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外界世界的认知完全不同,人工智能所建立的神经网络形成的对外界的感知与人不同,因此有可能出现异于这个世界的现象。最后,蔡教授认为一条最可行的道路是:希望机器能理解人,人也能理解机器。
蔡教授回答问题
苏教授则提及了哲学上的意志薄弱论,即做什么是欲望判断的。若在哲学范畴上理解意志,假设机器能在意志上代替人,那么人就彻底消失了,被完全取代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苏教授认为,机器对外界是没有感知的,是没有情感享受的。就像人看到外界的颜色是通过感知,而机器看到外界是通过传感器,这是不一样的。
苏教授回答问题
在第二次提问中,黄老师问道:在面对未来的教育中,我们应该着重于哪一个方面?
蔡教授首先肯定了学习的作用,例如阿尔法狗的学习。如果我们倒过来,通过机器来理解人,那就能够解释天才的现象。例如,莫扎特是神童,那是因为他用音乐来理解整个世界,在音乐方面特别敏感。那他们怎样成为这样的神童呢?相当于计算机装操作系统,装入什么,就成为什么。从深度学习的角度来理解,输入足够多的数据,就能够引导机器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就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像是对学生的培养,要多思考为什么要把他们培养成现在的样子。
同学们认真听讲
苏教授则回答道:当所有的科学问题都回答完了,哲学才会开始。人就是最好的人工智能,如果用有机的芯片制作出一个人工智能,那不就是一个真正的人。我们可以把莫扎特看成音乐方面的“豌豆公主”,因为他的听力变得更加敏感。在技术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提升自身的感知、体验、情感、信仰等。要记住,机器只是工具,如果不把它作为工具,那我们发展它干什么呢?
苏教授回答问题
而黄老师本人在课堂主要介绍说,芬兰教育特别是幼儿及中小学强调非认知性的教育,通过人的品格建造和学会学习。面对未知和人工智能的挑战,要挖掘和培养人的独特优点,成为身心灵整全性的人。
学生提问
在学生提问的环节,有学生问道,如果未来社会成为了全人类的雅典,会不会与现在的秩序相冲突?出现职业缺失等混乱时,会不会造成最终世界的毁灭?
苏德超教授回答道:这便能够体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不是计算机科学或者哲学能够完全解答的。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机器对人的替代是有功能性的替代,而非物质上的替代。人类终归能够找到解决问题之路。
就这样,一堂精彩的讨论课结束了。但是,同学们的追问和思考并没有停止。课后,不少同学围着三位老师,就心中的疑惑和老师们交流。
同学们课后向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