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快讯 | 做有意义的事:《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研讨会纪实

发布时间 :2019/07/19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2019年7月4日,《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团队召开研讨会,研讨会由团队首席专家桑建平教授主持,会议包括大班老师研讨和小班老师研讨两个环节,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举行。

undefined

大班老师研讨


7月4日上午8点30分,22名《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的大班授课老师齐聚信息学部教一522,他们将针对授课的体会、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展开讨论。

讨论会伊始,桑建平老师首先强调了华盛顿协议,即世界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他指出,质量持续改进(CQI)是当天要讨论的重点内容,课程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教学的实施以及课程效果的考核,综合起来应当达到培养要求。而在新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对课程建设的要求是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

undefined

桑建平教授


因此,要将《自然科学经典导引》打造成金课,对于课程问题的讨论和改进尤其重要。而一学期的教学也暴露出了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分为六个方面:经典文本的难度和可读性还需商榷,课程内容、课程难度与课时安排需要注意协调,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能否支撑经典导读存在问题,授课中如何处理经典原文的解读还不够明确,课堂互动、学生兴趣以及小班讨论效果如何改进,教学目标、考核标准及学习评价的导向如何向学生传达并贯彻。


将以上内容作为参考,桑老师提出了本次研讨会的三个具体问题:

1、关于课程内容改进是否还有新的建议

2、针对大班教学的单一性和小班讨论实效性的现状,如何改进

3、考核评价应该如何设计才能证明课程目标的达成。

undefined

研讨会讨论内容


随后,与会老师分为四个小组,讨论正式开始。


undefined

大班老师进行讨论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热烈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了一位老师来进行总结发言。

undefined

王素青老师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王素青老师。针对小班讨论,她表示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她要求学生在小班讨论课之前将准备的内容提前发给自己,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学生可以准备得更好。对于小班讨论的方式,只要老师能够“hold住”,王老师认为不论是采用辩论还是角色扮演都是可行的。王老师倾向于在自己熟知的领域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而同组的万臻老师则反其道行之,在不熟悉的领域与学生交流,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针对部分小班老师不够负责问题,王老师也建议形成具体的规范和评价系统来对小班老师进行要求。

undefined

钟赛香老师发言


钟赛香老师随后分享了她们小组的讨论结果。针对大班和小班的定位与重要性的讨论,她认为大班重在导,小班重在引。对课程内容的交流,对知识点的思考以及上课所得到的收获都应该在小班中得到体现。小班老师应当做到对小班讨论的进程、学生讨论的内容问题以及质疑及时地总结并充分引导。因此建立对小班老师的考核和淘汰机制非常重要。而目前,大班老师在课程最终评分中不占权重,钟老师也建议给予大班老师10分的评分权力。


对于课程内容,她们认为目前的课程对于知识点的传达显得多了一点,但是思想性的体现还非常不够。关于为什么选择某一本经典进行导读,也应当向学生阐明清楚。她建议老师们去挖掘每一个经典模块核心思想的重点和难点,在传达知识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在每个模块中引导孩子们形成一种批判性的思维。


钟老师认为小班讨论中,“带读”非常重要。“带读”的部分一定要能够体现核心著作的思想和深度,“带读”时要结合教学和生活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感受。


钟老师最后指出,目前的一些小班老师在上课时带有较严重的个人价值倾向,这会对课程带来不好的影响。她指出,《自然导引》传递的是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只要具有批判性和逻辑性,有事实依据,那么不论是什么样的观点都是可以出现的。

undefined

怀念老师发言


第三组的怀念老师建议,精简大班授课内容,将背景知识提炼出来提前交给学生,小班讨论后要有现场点评,及时指出优缺点。他也建议Quiz题目不要太超标,可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尽量脱稿演讲。怀老师也倡议在场的大班老师为小班课堂准备一份两三分钟的PPT,以供讨论课之前进行回顾。

undefined

邓洪涛老师发言


最后,邓洪涛老师所在的小组建议,加入量子论的内容,在大班课堂增加互动,讨论课的题目尽量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邓老师也分享了关于课程考核的经验,在开课和结课时让学生填写问卷,让学生自己对比两份问卷的结果,来评判自己是否有所提高。


在小组发言结束后,到场的每位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授课体会和建议。

undefined

罗婕老师发言


罗婕老师对于“自然导引”的课程定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相比于片段化的科普,这门课应当是流线型的。也许学生知道哥白尼和牛顿,但他们知道的是一个个片段,他们不知道这一思维和理论的发展是怎么样的,这个课就是来填补空白的。

undefined

邹勇老师(左)和万臻老师(右)


而吸取林毅老师曾分享的经验,万臻老师也在课堂上引入了“学生主持人”,学生自己设置题目“你是想要李白复活还是爱因斯坦复活”,这样开放式的讨论不仅让学生感到开心,也让万臻老师感到非常“享受”。随后,邹勇老师指出,在如何评价课程的目标方面,可以将关注点放到学生的感受上,即学生如何看待这门课程。他建议对这门课程建立一个长效的考核机制,学生毕业时回顾这门课,对他大学的四年生活是否产生了作用,甚至更远一点,工作后是否对学生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有学生告诉邹勇老师,在上了这门课后才明白,原来大学不是专业学习,而应该学习思维方式。这说明“自然导引”确实发挥了作用。


桑建平老师最后对此次的讨论会做出总结,他表示,与在座的老师共同建设课程的过程中,他感到荣辱与共。人生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第二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第三种则是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他相信,“导引”教师团队正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每个人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老师们的掌声中,研讨会告一段落。


小班老师研讨


下午2:30,来自不同学院的三十余位小班老师齐聚在信息学部1-523,为如何更好地进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建言献策。


会议初始,桑建平老师对开展此次研讨会的原因、相关的背景进行了阐述,确立了此次研讨的围绕点及根本目的。

小班老师进行讨论


之后,老师们进入1-522教室自由分组并展开讨论。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讨论之后,各组推选出的老师代表就以上问题代表本组进行发言。

第一位发言小班老师


老师指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很难进行深入讨论;部分学生和老师希望能够按照文理细化排课,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要求;在课程教学目的方面,有一点希望加强,即通过自然导引这门课程去提升学生学术规范性方面的素养,例如学生查找资料的严谨性方面、学生撰写论文的规范性方面及学生PPT演示内容的深度性。


在进行小班讨论时,是否允许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散,每一次小班讨论之后学生所得成绩是否向学生展示,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她的小组提出一个建议,在小班讨论上,老师可以记录下来学生所提出的有创新性的、有发散性的观点,不仅是对自身的补充,也可以用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备用资料储存。


而对于学生考核评价这个方面,老师说可以选出一位优秀学生作为标杆,把其余学生与其作比较,从而进行考核评价。

第二位发言小班老师


此位老师提到,有学生提出,是否可以加入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内容,这一点在课程准备的时候可以适当做出准备和调整。另外,大课的内容与小班小测的内容似乎不太相符,大课的内容较为发散,而小测的内容与书上的知识更为结合,希望能够在此处有所完善。


而有所疑惑的地方是,对于小班研讨的讨论题的发出时间,是在讨论课前还是在小班讨论课上发出,她对此有些难以把握,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出一个合适的办法。而对于考核评价方面,小测的分数占比是否太高,是否可以降低一些也是应思考的一个方面。

undefined

第三位发言小班老师


这位老师提到,有些学生认为现在导引课上所学内容与自身专业课及当代科学前沿之间都有所脱节,我们是否可以引入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的内容来扩充导引的讲述范围。


关于授课及讨论方面,她提到了“惊人的假说”这一章节中,讨论题基本都是书上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之时基本都是在念书的现象。而且由于学生几乎都为唯物主义者,对于此章节的内容学生并不会有太大的异议,则在讨论之时则会出现一边倒的讨论,使得这一章节的小班研讨变得枯燥无味。所以希望在设置小班研讨问题、以及大班授课内容时能有所改进。


在建议方面,这位老师提出两点,一是要求其余小组对展示小组的分享分别至少提出2个问题,以使学生认真听取其他小组展示成果;而是在考核分数的给出方面,希望可以将分数限制区域拓宽一些,以方便老师对学生进行评分时能更加轻松客观。

undefined

第四位发言小班老师


第四位发言老师建议,对于学生所感兴趣的方面,老师可以在授课上在相接近的课程中把热点切入进去,以拓展课程的宽度;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努力灌输本课程的理念,使学生理解开设此课程的真正意义;所有小组讨论题目可以提前发布,但建议每小组需要展示的讨论题可以当堂抽签决定,使学生在有所准备的同时,又能够保持在课上的讨论积极性。;考核的方面最好暂定不动,而如何确定学生是否认真阅读了导引所涉及的相关名著,可能需要老师花些心思;讨论时间还是定在晚上最好。因为只有此时学生才有心思愿意坐下来去倾听、去分享。


另外也留下了一个问题,考核打分是否需要确定一个统一的明文标准,以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公平的统一的评价。

undefined

第五位发言小班老师


此位老师指出,课程的流程、步骤、环节方面需要每一个大班老师和小班老师进行确定;此课程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演示能力、思索探究能力,所以小班老师在小班研讨时应侧重于这方面的培养


另外,这位老师建议,讨论题与学生小组之间应互相指定,再进行组间互评

undefined

桑建平老师最终总结


在各组老师代表发言之后,桑建平老师对此次讨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自然导引课程日后将要推进成立三个小组,分别负责资料整合建设、讨论题库建设、测试题库建设,以优化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资源的配置。另外,将八次课分为四个部分,分别由四位老师进行资源的共享,以使课程可以更加成功。


最后,桑建平老师指出,做好《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的前提是要提高老师自身的科学修养与素质课程组愿意为每一位老师想要学习的经典书籍、想要涉猎的知识科目提供资源、培训,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将在小班课程上为学生传达正确的导引课程理念,助力学生的成长。


卡尔维诺曾说,经典本身可能会被忘记,但会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成为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的事物,这也正是“导引”所希望实现的目标。研讨会虽然结束了,但对于“导引”的思索和改进依然继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