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快讯 | 四大模块分组讨论 三百教师共商大业

发布时间 :2019/07/19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2019年6月10日上午8:30,武汉大学第三届通识教育研讨会在工学部10-403教室召开,会议以“打造金课,提升品质”为主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主会场进行,第二阶段在四个分会场进行,探讨“武大通识3.0”课程建设思路及第三次课程申报的相关问题。


在主会场会议结束后,研讨会第二阶段在四个分会场继续进行。

1

1

1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分会场在工学部10教401教室展开,由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团队首席专家潘迎春教授主持,参会的老师们分别来自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以及传统文化中心等机构。

undefined

潘迎春教授主持会议


文学院的高文强老师第一个发言,他提出要想上好通识课,首先得理解什么是通识理念。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对经典内容面面俱到,因此老师在讲课时要借助经典讲出关键词,讲出通识的理念。外语学院的张影老师也强调通识观念的重要性,她在课程考核时,不考察死板知识,而要求学生融会贯通并独立思考。


文学院的叶李老师指出现在学生脱历史化的倾向非常严重,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忽视了自己作为青年人的担当,没有把现实世界和知识世界联结起来,而这需要老师更多的引导,让他们从知识中摄取人文精神,践行“吾道一以贯之”。同时她还建议通识课的老师整合学生的特点,发掘学生的特点,以丰富课堂形式,盘活课堂。


之后发言的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困惑,大家提出的一个共同问题是课时时间紧张,影响了课堂的质量。对此,潘迎春老师建议大家用好小班研讨这一课堂形式。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太大,给老师上课、考核造成了困难,来自外语学院的夏晶老师和来自文学院的荣光启老师都提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上课形式、考核方式上都需要灵活调整,合理应用。

1

2

1

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分会场在工学部10教302教室进行,由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团队首席专家彭华教授主持,这里汇聚了来自理工医等各领域的老师。


彭华教授首先指出,理工医学科具有知识性强、通识性弱的特点,相较于其他学科,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他根据前期建设《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的经验,结合武汉大学课程特点,强调集体智慧的力量,建议通过课程群的方式分版块讨论交流。他认为,理工医学科在建设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原有的“授业”功能,更要开始关注“传道”,从而实现“成人”。

undefined

彭华教授正在发言


接着,来自健康学院的王素青老师分享了营养学MOOC课程建设经验。她从两个方面衡量“金课”:教育部标准和学生视角。教育部将金课标准认定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但是在学生眼中,金课则具备有趣、有用、参与度和高效这四个特点。她以MOOC上线的三门营养学课程——《营养与健康》、《吃货的营养学修养》、《营养学》为例,指出一门好的通识课必须兼具专业性和大众性,实现专业知识通识化和课程内容再创造。


王素青老师进一步指出,线上MOOC课程受到了数十万学生的欢迎,但是线下课程的开展却遭遇了瓶颈,学生参与线下课程的同时往往会忽视线上课程的补充,如何实现虚拟课堂和实体课堂之间的平衡,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undefined

王素青老师正在发言


随后,电子信息学院的吴琼水老师分享了《航空航天概论》课程的开设缘由和建设经验;计算机学院的张曙光老师讲述了自己对通识教育的看法,他认为通识课的趣味性与教师个人魅力和课程内容有较大关联,针对不同课程需要具体分析;口腔医学院的台保军老师介绍了《口腔保健》课程的设计,并对考核方式提出建议。


最后,彭华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课程的内容需要引起学生们思考,这是理工医学科的特色和使命所在。


1

3

1

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分会场在工学部10教306教室展开,在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团队首席专家文建东教授的主持下,来自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测绘学院等多个学院的老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undefined

文建东教授主持会议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温兴琦老师首先提出了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和投入度不高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胡艺老师指出,通识课首先要做好课程内容的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才能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他认为,通识课上要多讲观念性的内容,少讲知识性的内容,简单地重复PPT或者教材知识难以得到学生的关注。

undefined

胡艺老师正在发言


此外,也有老师建议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参与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章毓文老师以课程《英语演讲的艺术》中的小组展示为例,她认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得到了实际的训练。她还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观察老师的演讲技巧,并鼓励同学们去思考其中是否存在问题。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友芝老师则认为,师生教学工作,不仅要“抓老师”,也应该“抓学生”。学生应当认识到,通识课不是水课,而是一种“挑战性的教育”,它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要求应当更甚于普通的专业课。她还提出了某些课程选课学生专业过于单一,难以产生思维碰撞、缺少互相交流学习的问题。

undefined

刘友芝老师正在发言


另外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一些学生在评教系统上恶意差评,这种不客观的评分结果对老师却有比较大影响。老师们希望评教系统能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改进。


此外,也有老师在讨论会上介绍了自己即将开设的课程,以征求在座老师的建议,例如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秦昆老师所介绍的《空间人文社会GIS》和章毓文老师的《TED精彩演讲赏析》,在座老师们也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每一代年轻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武大通识3.0的建设中,如何跟上学生的步伐,将学生的需求和特征纳入教学的考量,需要每一位老师的思考,这样的思考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undefined

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分会场


1

4

1

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分会场在工学部10教308教室展开,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团队首席专家江柏安教授主持分会场,来自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等学院的老师参与了分会场的讨论。


分会场就该领域课程教学与申报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课程教学方面,讨论主要集中在通识课上学生分数的评定标准上。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吉桦老师提出,针对艺术实践领域,通识课上学生的水平与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设定评分标准成了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阮晴老师认为,对待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文学院的罗积勇老师则认为通识课分数评定应该灵活机动,学生对课程的认真与投入程度也应该纳入考量。


在课程申报方面,讨论聚焦在理念与实践的讨论上:武大通识教育的课程设定应该偏重通识理念还是实践?目前已经申报的通识课程中,理论性的课程远高于实践类课程,这是由于实践类课程往往专业性较强,与通识课程所倡导的通识理念不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实践类的课程会被完全剔除,学校鼓励在实践类的课程中注入通识理念,将专业与通识融通。


艺术学院的易栋老师指出,目前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领域的课程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史论类、鉴赏类与体验实践类。其中,史论类的课程占比很大,但是讲授容易偏专业化,这是目前需要改进的地方;而鉴赏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应该有一定的区分,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如何设计这三类课程的分布也是后续需要讨论的重点。


最后,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李建中老师指出,第三次通识课程申报即将启动,目前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领域立项课程不多,还有极大的挖掘空间,鼓励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课程申报,将这一板块的内容建设的更加完善与出彩。

undefined

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分会场


武大通识教育已经迈入3.0时代,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困惑,通过研讨会促进交流,开拓视野正是本次会议召开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