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教师专访 | 有所热爱,有所担当

发布时间 :2018/12/02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你有所热爱的样子特别可爱。”


测绘学院2016级的叶晓彤对叶李老师的这句话印象最深刻。理工科背景的她认为,“当前文学热点与当代文化”的每一节课对她而言都是纯粹的享受。不管是对当前文学知识的系统梳理,还是带领学生们讨论当下热门的网络文学,叶李老师的讲解永远清晰而有趣,毫不晦涩难懂。


叶李老师表示,通过“当前文学热点与当代文化”这门课程,师生间可以开展良好的对话。与老师相比,从小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学子可能对流行文化、当下最新的文化时尚、“最潮”的文学书写有更加切身的感知和独特的体认;而老师掌握了足够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在学理层面为学生理解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文化潮流提供指导。师生之间的代际差异、成长背景的差异造成的生活实感与观察视角的不同,恰恰提供了对话的可能。师生之间可以就共同关注的文学热点与文化现象,彼此应激,在发问、质疑、回应、辩难中摆脱囿于有限经验和习惯性思维的狭隘、偏执而破除迷思、扩充见解、丰富认识,甚至可以在观点和方法上形成补充,由此打开更广阔的话题空间,推动对问题的思考向深处开掘。同时,通过良性的互动,教师能够由学生的新锐思想、切己的文化感受中获得启发,自觉地突破原有的固化的研究思路,采取更灵活的视角切入问题,寻找到更具有阐释效力的分析方法。另外,老师的学理性研究和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沉迷于个人直观感受与主观感悟而进行简单是非判断的局限性,逐步形成理性的立场,进行有理有据的辨析,避免有情绪而无立场的情感宣泄、泛道德化的评价与缺乏价值标准的盲目抨击。所以,这门课不是老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在积极、良性的交流互动中,彼此“融合”、形成“学研共同体”的平台,师生一起怀着理性、热情、好奇心以及直面当下与“现在”的庄重的责任感去展开有价值的探索。



文学院2016级的胡静同学对叶李老师提出的观点印象最深的是:要发挥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通过自己的言行、实践和生活发生真正的关联。当前,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而文化现象又纷繁复杂,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其中难免存在一些打着“真理”旗号的话语陷阱,这使我们在当前的文化景观中很容易迷失自己。叶李老师认为,在这样的文化现状下,我们需要冷静看待当前文化现象,仔细辨析其中的思想谬误,不断地进行追问、思考,发现思想误区、观念误导之所在,撇除话语的泡沫,究根探底,澄明真相,这样才不至于人云亦云,乃至误入歧途。


“把热点牵连的问题历史化”是叶李老师所提倡的一种认知方法。她希望帮助学生建立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有历史纵深感认识框架,启发学生以“世界性”的眼光,结合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去理解当前文学热点和当代文化现象,从而把握当代文化的发展脉络。


叶李老师认为,当前的许多文学热点与文化现象未必是一时一地突现的“奇景”,背后实则牵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关涉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文化格局的变迁,甚至也是“历史问题”在当前以新的形式“重现”。“就事论事”固然可以得到一些暂时看似合理的结论,但在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社会发展史的框架里,拉开历史时段,建立多维立体的坐标系则能使我们获得更多洞见,窥见其中深层的奥秘,得出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结论。她希望跟学生一道,紧扣“当前”,关注“热点”,敏锐地捕捉“现在”的动向,又着力建构兼具深度与宽度的认识框架,将“热点牵连的问题历史化”,主动追溯文学热点与文化现象的“前世”,反观它的“今生”,并审慎地展望其未来。


因此,在教学中,叶李老师力求以“史”的意识作为对时、势、事、文综而论之、进行理性分析的支撑,注重在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向与社会文化转型变迁的格局中来理解“当下”,既分析“热点”所透射的新的社会历史阶段当中文化生活的“新”、“异”和文学之现实处境中的新变,也注重其中的“新”“异”对于历史上相关文学命题与文化命题的呼应、延续或者变形,在历史的关联性中为一种深刻的理解寻找可靠的着陆点。



文学院2016级的卢赞青对叶李老师对待文学和学生的态度印象最深刻。卢赞青同学认为,一方面,叶李老师是学者。她能够对当前文学热点与当代文化现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刻的解析与批判,同时也照顾到通识课上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用深入浅出的表述使得所有同学都能听得懂、有收获。另一方面,叶老师是良师。她鼓励学生正视自身对于文学作品的真切感受,引导学生回到文学现场,以“冷静的热情和温厚的理性”审视当前的文学热点和纷繁的文化现象,展开有价值的追问和辨析,在众声喧哗之外秉持理性的态度形成独立的判断。这种批判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尤为珍贵。


叶李老师笑言,“当前文学热点与当代文化”这门课可以“常讲常新”,这不光意味着课上可以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对课程设计中相较稳定的部分讲出新意,还在于,“当前”是“进行时”,正在发生、刚刚出现的新的现象与热点都可以纳入到课程讨论的范围中,因此这门课程又充满“动态”的活力。在叶李老师看来,这门课的好处是:同学们可以在把握“新”和“变”的同时,将现场感与历史感结合,明白“当前”是怎样一步步从历史中走来,从而明确个体自身的位置,意识到我们不仅是某种文化成果的享受者,还应该是文化责任的切实承担者。这门课可以给学生一种鲜活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前文化现象做出反应。也许这种反应不是最全面最深刻的,但是它能够激活我们文化基因中承载的某种文化记忆和文化传统,同时给我们一种紧迫感,要求我们面对当前文化现象有勇气做出独立的理性的判断,并以这样的判断作为我们进行选择和展开实践的前提。她认为,这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



行政管理2016级的牛星星同学选“当前文学热点与当代文化”这门课,最初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叶李老师的热情敬业和渊博的学识启迪着他阅读更多有意义的作品,更加懂得了“阅读”或许是最大的收获。他认为,叶李老师的课生动有趣,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穿插讲解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叶李老师很投入,总是把自己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有时甚至走进作品里。上过这门课的同学对叶李老师和这门课本身都有很高的评价。牛星星同学认为,这门课应该成为我校通识课改革的典范,加以推广。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用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和理解能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当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叶李老师读到这段话后,就将之奉为自己教学的根本诉求或者说秉持的一种教育理想。她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更是如此。专业教育通过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教给学生非常实用的某种技能;而通识教育则应特别注重“唤醒学生的力量”,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供一种持续学习的氛围,唤醒学习意识。


通识教育意味着“融通”,“融通”就意味着这种学习不是一潭死水,而是需要在更新中流动起来的“活水”。我们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思辨的能力、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及自觉的反思精神,使学生既能“外明于事”又能“反求诸己”,继承传统而融化新知,在最富有冒险精神的实践与科学探索中也能坚守道德原则与伦理尺度,以人文之光朗照心灵,成就创新、探索的伟大又焕发人性的光辉,从容地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对自我和社会进行担当。


叶李老师还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解放。在专业教育中,学生的视角容易单一化,有时难以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而通识教育则能提供一种更开阔的视角,这样,某些潜藏的思想能量就能被解放出来。总之,“通识”应该可以转换为我们观照文化现象、思考文化命题、甚至进行文化实践的一种方法、一种视角、一种路径。


除了日常的授课之外,叶李老师还会布置一些非常有意义的课外作业。比如,师生共同创办名为“赤地书”的微信公众号,用于课程作业的展示、评论交流和信息共享。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与“阅读”有关的主题,采访家人、同学或老师的阅读经历与阅读实感,整理成“口述阅读史”的形式,并写下自己的采访感受,最后形成完整的文字,用“有意思”“有意味”的形式进行整理和排版,在老师的指导下推送、分享。打开“赤地书”公众号中的一篇篇推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学生对于作业的认真严谨,更能感受到他们对于文学的热情和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测绘学院2017级的孙雯佳说,在完成叶李老师布置的采访作业的过程中,自己能够了解身边的人对文学的见解,这很有意义。


叶李老师希望,“当前文学热点与当代文化”这门课程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文化自觉,激发当代大学生主动介入当前文化建设的责任感。而这种面对进行中的“当前文化”的介入意识、参与当下文化建构的文化担当意识、主动从文学中获取生命滋养的态度不仅仅属于文学院的学生,也应该属于所有青年。这也是她面向全校开设这门课程的原因。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文学中寻找到自己的真、爱、美、善,做一个心中有热爱、肩头有担当的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