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教师专访 | 赵健:学会读书,更好地迎接互联网时代

发布时间 :2018/11/13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通识教育课程最重要的便是帮助同学们把思想从高中阶段的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同学们能睁着眼睛去看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尤其是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那是真正有趣的,是真正能让同学感受到知识的美丽,最终为同学们塑造一个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素养的基本底蕴。

——赵健老师

 




“这个活动有多少个人呀……学院的教室好像不够大。”


当我们踏进赵健老师的办公室时,听见他正在和两位同学交流网络安全学院即将要举办的活动的相关事宜。看到我们进来,他笑了笑,不好意思地向我们摆摆手让我们先坐着等他。


没过多久,我们便开启了与赵健老师深刻的互联网思维的接触之旅,赵健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及看法,谈到了他对《互联网思维》这门课程真正的希望所在。


多面体:教师、学工办主任与

创业教育先行者


赵健老师,一位气质温和、思想深刻的长辈,一位待人亲和、谈吐易懂的良师,是一般通识课程《互联网思维》的负责人,但是其他学院的学生可能不知道,赵健老师还是他所在的网络安全学院的学生工作办公室的主任,我们刚进办公室时听到的他和学生的交流,就是他作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内容之一。而在繁忙的办公室工作与课程教授之余,赵健老师还积极投身于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中,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这一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不仅开启了武汉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程,更为许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其他综合素质教育方面提供了专业化的指导,点明了路径。和赵健老师共同办公且同在《互联网思维》课程组的李炳辉老师对赵健老师充满敬佩之意:“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面,赵老师是先行者,一直是我所参照学习的体系之一。”


赵健老师在创业主题相关的讲座上主讲


“学会读书”,解放好奇心


提起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赵健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学会读书。“你们以为什么样才是读书呢?像你们平时上课看教材,那就是读书吗?”面对我们略带疑惑的目光,赵健老师接着给我们具体解释了“学会读书”的意义。


“仅仅把书局限于教材是错误的。因为教材里所包含的内容是经过整理之后的知识和纲要,是‘二手’的旧思想,缺少了人独自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擦出的思维火花。除此之外,我指的书也不仅仅是科普书或者小说,而是各行各类的专业性书籍,只有专业性的书籍才拥有着专业性的思想,才能使大学生从中真正找到价值所在。”

总结近10年的通识课程教学经验,赵健老师发现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读书的训练,不会读书。谈到“读书”,他认为实际上现在的大学生对读书的概念太过狭隘,没有年轻人应有的强烈好奇心,这与高中教育的封闭性有关,所以他想要教会大学生读书,激发大学生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最淳朴的好奇心。因此,赵健老师认为通识教育的各项课程首先是要大致梳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不熟悉的或者已经很久没有去主动探索和领悟的知识,其次就是引导学生去读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受到在书籍之中所能体会到的获得新知、新思想的乐趣。


“通识教育课程最重要的便是帮助同学们把思想从高中阶段的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同学们能睁着眼睛去看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尤其是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那是真正有趣的,是真正能让同学感受到知识的美丽,最终为同学们塑造一个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素养的基本底蕴。”这是赵健老师的期待,也是他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

赵健老师


而在通识课程的教学环节上,赵健老师也有一些小技巧。


赵健老师认为,《互联网思维》这门课程,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难度会大一些,因为毕竟涉及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一些专业词汇。但是他指出,这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建立互联网思维的必要性并不冲突,毕竟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手机、电脑、网络已经是每一个人离不开的东西。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赵健老师设计了一些讨论和互动环节,用有趣的思考题引领学生们进行探索,比如他曾问过学生“多长时间没有看过报纸”和“多长时间没有看过手机”的问题,两个答案的对比所体现的东西就引起学生深思。


互联网时代:转变思维


《互联网思维》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通识课,其中饱含了赵健老师对时下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视与关注。


赵健老师和我们讲述了他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以及他开设这门通识课程的真正希望所在:学生能够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再总是去寻求唯一的固定性标准答案,而去适应这个多变的,充满机遇与无限可能性的互联网时代,学到新的互联网创业思维,更好地迎接这个互联网时代。


他告诉我们,现在大学生还保持着一种经典的思维。他坦言,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世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互联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商业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动,但是高考以及高中教育的实际知识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所以尽管现在的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但是受到高考框架的束缚,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却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知识上还有很大的欠缺。赵健老师无不遗憾地说:“互联网思维认为互联网时代有很大的选择性,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而我总是感觉,新入学的孩子们仿佛认为这个世界是确定的,总是要给问题找到一个固定答案。他们的那种欲望,会让我的内心感到非常难受。难道一定要去寻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一定要告诉我这个事情究竟是为什么?其实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新的应有的互联网思维中,很多时候是没有‘为什么’的。就像大数据思维,它只是提供数据的关联性,不提供数据的因果分析。”


为了让我们更加理解这门课,赵健老师还邀请李炳辉老师谈了谈对这门课的看法:“互联网本身讲究跨界和创新,所以我们希望我们学校各个专业各个方向的学生能与互联网思维有一个交叉与融合。在思维的碰撞之下,能给我们传统的发展及创业的观念以冲击,起到一种头脑风暴的作用,使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得到一种全新的升华与改变,不再是仅仅利用他们原来单纯固有的学科知识及能力来进行单纯传统的人生成长规划。”他还提到,如果在校学生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关注社会的巨大变化,没有充分的准备,可能很难很好地对接社会。所以他希望能够通过这门课使学生能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与专业的学习去重新认识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所影响下的社会,对自己的职业人生的规划做出调整以更加适应这个多变的时代,而这也恰恰与赵健老师的看法相合——引领学生更好地迎接互联网时代。


赵健老师说,他非常地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互联网思维》这门课程,发现自己最初的思维方式是不足以使用在这个新的时代的。为此,赵健老师还在课堂上为自己所教授的学生推荐了两本书——《复杂》与《大数据时代》,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两本书来感受互联网时代所发出的不一样的吸引力,领略互联网时代创业新思维、新方式,以使自己更有信心去迎接新未来。


最后,在采访结束的前一刻,赵健老师与我们交谈了他对如今武大通识教育的看法。


我们的通识教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探索,现在终于行进在一个科学的轨道之上。因为我从一开始就已经参与到通识教育之中了,所以对现在的“通识3.0”的状态感到与有荣焉。我们学校的通识教育是非常优秀的,方向很正确,经验的积累已经非常扎实,体系也已经十分健全。我觉得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对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赵健老师还表示,如果通识教育能够扎扎实实的做下去,那未来学生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基本素养底蕴会更厚实,老师们也会更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