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助教感言|反思自我 完善自我

发布时间 :2018/10/11  编辑:刘纯友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9月26号晚于我而言,是极其有趣的。作为一名助教,该晚是我第一次主持小班研讨,提前约一小时来到教室,小心翼翼地检查了设备和仪器,提心吊胆地等待着同学们和上课铃的来临。因为欠缺经验,在心中告诉自己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事都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必须慎而又慎,必须三思而言、三思而行。读者诸君可能觉得以上言语过于夸张,但并非如此,从学生到老师的位置转换并不是那么轻松自如的,至少在心理和行为上都有着不小的困难。


助教 刘纯友


同学们终于来齐,上课铃也终于响起,丑媳妇终要见公婆,“坏”老师也终要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开场白,缓缓念完,暖了个场,好戏就要开锣。这次的小班研讨的论题是根据《斐多篇》的课后题进行改编的,我设置了六个选项,让同学们民主投票选出前三强,然后各小组自行从三者中选一进行主题发言。经过票选出的前三强是:如果你是苏格拉底,是否会选择逃亡;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死亡。说实话,对这个结果我是吃惊的,因人情莫不好生恶死,当初考虑到让大一新生来谈论死亡可能有点强人所难,我还设置了其他与死亡无关的选项。但我没想到同学们竟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讨论死亡,不仅如此,都还谈论得非常好,谈出了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也谈出了自己内心的真诚。


同学们都是刚从高考的书山题海中“新生”的新生,“新生”的身份与性质与“死亡”恰巧构成某种玄妙的意味,可说是一次奇妙之旅。



在小班研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对死亡的见解。但限于语言的无力,妙处却难以言说。那种真挚是只有在场经历才能感受到的,事后也难以传达。因此本该最精彩的一部分却只好阙如了。不可说者不能说,那就说点可说的。在本次研讨中,我发现同学们表现出了六种意识,分别是团队合作意识、经典悦读意识、分析批判意识、理解同情意识、贯通中西、古今的意识以及技巧运用的意识。



首先是团队合作意识。虽然选定的是小组代表发言,但每个小组内部却依旧有着严密的分工,有的负责PPT制作、有的负责资料收集、有的负责观点整理、有的负责主题发言。此外,在主题发言之中,同学们也展现出了充分的平等意识,每个团队成员的观点都得以展现。以第一小组为例,他们从始至终都保持了四个组员观点的同台展出性,就像四重奏一样和谐、温润。


其次是经典悦读意识。原本教材上的刘小枫译本的《斐多》和王晓朝译本的《克里托》已经足够研讨使用,但出于人文学科资料为王的惯性,我还是在小班QQ群中上传了一些补充性的参考材料。原已经接受好了同学们不会阅读那些多余任务的准备,却没料到各小组发言中均多次使用了超出教材的案例和材料,如第六小组引用了杨绛先生译的《斐多》篇、第三小组提到了阿里斯托芬的戏剧《马蜂》、第四组则使用了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与大量后世名人对苏格拉底的评价。这表明同学们不仅认真地阅读了材料,而且还运用了丰富的联想与审慎的思索,最终才能如此众彩纷呈,和而不同。




其三是分析批判意识,同学们在讨论中都不约而同地涉及了民主与法治、多数人与智慧、虚名与实利、生命与死亡、家庭、友情与责任、信仰与理想等关键概念,并对这些概念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解读。如第五小组提出的恶法非法、多数人暴政、责任至上的观点,就显示出了一定的法理学探讨的水准。第六小组则更是敏锐地指出了苏格拉底论证过程中使用的都是类比和比喻推理,在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这一事实。此外,有同学提出苏格拉底之死是对妻儿子女的不负责任,也令人耳目一新。虽然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但能在分析和思考之后,大胆地对此进行批判,这是难能可贵的。



其四是理解同情意识。各小组在发言伊始,都作出了一定的还原语境的努力,第三小组在一开始就指出了苏格拉底面对逃亡与否的困境,既还原了历史,又营造了某种紧张感。第五小组则指出了苏格拉底死后雅典人的后悔,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引用《安提戈涅》中的名言,佐证了民主未必最优的观点。其他各组也都有此倾向的努力,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这种现象表明,同学们都在力图真正地理解历史、同情前人,这不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素养么,这不就是通识教育所念兹在兹的理解与情怀么。


其五是贯通中西、古今的意识。虽然并没有强调一定要中西对比、古今对比,但研讨当中却都指向了这二者。第三小组将孔子与苏格拉底在法律面前的不同行为方式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了中西法律观念的差异;第四小组用李斯之死与苏格拉底之死的比较,说明了从容就义比苟且偷生要有价值得多,同时指出李斯作为法家的先驱人物却并没有对法律有精深的认识,这是中国法家的悲哀、也是传统法制的“阿克琉斯之踵”。与此同时,讨论的虽然是古圣先贤,但同学们却都不忘回归当下、回归自我,纷纷谈到了“苏格拉底之死”对当代及个人的启示意义。


其六是技巧运用意识,说什么和怎么说同样重要。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这也是通识教育的初衷之一。在研讨中我发现,每个小组都有意识地使用了一些演讲的技巧,有些是技术和形式上的,有些则是内容和材料上的。就前者而言,各小组在PPT制作上别出心裁,综合使用了表情包、动态切换、背景音乐、思维导图等技术手段,既活跃了气氛,又显得亲切可感。就后者而言,有的小组假设了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对话,有的小组则将论题假定为命题作文,有的小组援引古今中外的论述死亡的名言警句,有的小组则亮出自己独具一格的个性观点,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以上六种意识虽未必等于六种能力,但种子既然种下,只要继续浇水施肥,想必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就不远了。从意识到能力的距离,只是继续教育和学习而已。除此之外,自由讨论环节的热烈异常也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原以为大家都不熟悉,因此可能会出于羞涩不愿意互相谈论,但实际情况是大家交流得不亦乐乎,你来我往,根本停不下来。



当然,本次研讨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美玉微瑕也需一谈。首先是时间的控制,几乎每个小组都会超时,时间性的凸显作为现代性的后果在此显示出了威力,虽然我很不愿意打断同学们精彩的讲述,却不得不当那个“执法的恶人”。其次是念稿子与读PPT,两种行为都使得听讲者与发言人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离,令人不免遗憾。其三是史实考辨存在问题,有些史料未经查证就随便引用,有争论的史料未加说明就作为定论,这也妨碍了观点的说服力。最后是自我体验略有缺席,类似死亡这样的话题,如能结合自身经历来谈,更能让人感同身受。我希望下次研讨,同学们都能避免这些问题,呈现出更完美的状态。



最后,作为一名助教,谈谈我自己对小班研讨的认识。我认为小班研讨至少有着三种功能:首先是交流平台功能,让每个学生既能说出自我,又能倾听他人,从而达到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其次是意识培育功能,也即“四通六识”的培养与锻炼;其三是元典精读功能,研讨的基础就是对元典的精读,同样,研讨也促进了对元典的理解。除此之外,小班研讨还有着三大意义,一是联结生命的意义,二是感悟文化的意义,三是反思自我的意义。所谓联结生命,不仅是学生和古圣先贤的生命的心有戚戚,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所见略同以及学生的自我内心的深度体认。所谓感悟文化,则是使学生从旁观的姿态进入到文化当中,感悟那份历史的复杂性以及文化深处的终极关怀。所谓反思自我,则是以经典为镜,以圣贤为鉴,反思自我,拷问自我,并最终完善自我。


我犹记得我在本次研讨的尾声时总结道:“我想我们的研讨课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给了大家一个谈‘苏格拉底之死’的机会,有谁会在茶余饭后谈这种事情呢?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此必然是绝口不提的。”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所有的有识之士恐怕都会会心一笑,觉得此乃当仁不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