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资讯|中学西学理相通 试录试讲备课忙

发布时间 :2018/05/23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预计今年九月正式亮相的基础通识必修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备课分“中文经典”(中学组)与“西方经典”(西学组)同时进行。5月14日上午,中学组试录“《文心雕龙》与博雅”,西学组试讲“(希罗多德)《历史》与历史”。本次录课由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学服务中心数字媒体制作室承担。


中学组录课

2018年5月14日上午,《人文导引》中学组的首次录课于教6楼204教室正式开始。据中学组组长高文强教授介绍,录课将以“示范性教学”的形式分为六周进行,每周一次,每次由一位老师试讲录制;录制完成后,再由各位老师共同就具体经典的讲授内容、讲授流程、讲授方式等进行讨论,统一模式,提出建议,查漏补缺,最终明确讲授的核心内容。


本次录课的主讲人是文学院的李建中教授。开讲伊始,李教授提议统一录课标题,按照录课次序,采取“第N讲 经典与关键词”的形式进行命名。接着,李教授对本次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了介绍。他此次讲授的主题是“《文心雕龙》与博雅”,主要将内容分为三块:第一是思想之博雅,第二是理论之博雅,第三是方法之博雅。每一块再细分为三个部分,思想部分包括儒、道、释;理论部分包括创作理论、风格理论与鉴赏理论;方法部分包括折衷法、索源法与弥纶法。其中将重点讲解《文心雕龙》中《序志》、《神思》、《知音》等篇章内容,并在PPT上以原文形式呈现经典,以便于思考与发挥。


李教授首先对标题中的关键词“博雅”进行了解释,他认为通识教育即博雅教育,所谓“博雅”,“博者,大通;雅者,典正。博雅者,博通雅正是也。”导引中选择的十二部经典共同指向一个关键词与一个重大的命题,即“人”与“如何成人”。每一部经典又分别对应着一个与人相关的关键词,而《文心雕龙》即对应着人之博雅。

AD1B


1,思想之博雅


《文心雕龙》如何显示人之博雅呢?李教授认为,这首先体现在刘勰思想之博雅方面。刘勰在《序志》中记录了两个梦,一是“七龄之梦”,二是“逾立之梦”,表明刘勰的精神导师是孔子,其人生理想是追随孔子践行儒家文化。刘勰认为儒家文化与文学是本末的关系,整个中国的文化就像参天大树,儒家文化是这棵树的根与主干,而文学是主干上长出的枝叶、开出的鲜花、结出的果实。刘勰指出当时文学繁缛累赘之弊病,于是自先秦典籍中找寻治疗病症之良药,即“宗经”、“征圣”、“原道”,以儒家之道作为疗救之方。故可说刘勰思想之底色是儒家思想,而正因此刘勰亦是有使命感之人。


然而,刘勰之博雅不仅体现在其儒家底蕴层面,他还有道家思想。通过让学生背诵《序志·赞曰》,李教授指出刘勰在其中描绘了道家人物的人格生成与经典形象。在《神思》中,刘勰在谈神思之“动”时强调“虚静”,这又是道家思想之核心。李教授认为,道家之虚静直通博雅。如若内心塞满乱麻,耳畔回响杂音,不可能达到博雅之境。“虚静观”与“博雅观”在某种层面上是可以等同的。在《原道》中,“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学之核心即在“自然”,刘勰是用道家之自然作文学本体之论。刘勰的文学本体论、构思论、风格论无不蕴含道家的“自然”内涵。


通过分析《梁书·刘勰传》,李教授认为刘勰亦有佛教思想,理由有三:第一,刘勰一生“始于寺庙,终于寺庙”,其人生必深受佛教影响。第二,刘勰的生活方式与佛教相关。杨明照先生曾考证指出,刘勰之“不婚娶”并非出于“家贫”,而因其师僧佑终生未娶,故亦选择独自信佛。第三,《文心雕龙》中尽管很少佛学话语,但其中蕴含深厚佛理。《文心》体大思精,有完整的体系与严密的逻辑,明显受到印度佛教严整缜密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刘勰还喜用“圆”等佛教常用词。概括而言,刘勰的思想为“等观三界”,即儒的世界、道的世界、佛的世界。刘勰生活在这三个世界之中,三个世界共同形成刘勰博雅之世界,三家思想共同整合成刘勰思想之博雅。



2,理论之博雅


李教授指出,刘勰是一位伟大的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故刘勰之博雅亦体现在文学理论方面。李教授从《文心雕龙》中选择了三篇阐释刘勰理论之博雅:以《神思》释其“博通”,以《体性》释其“典雅”,以《知音》释其“博观”。《神思》论创作构思与想象,释名章义,即“神与物游”。刘勰创作理论之博通首先是“物我”之博通。这种博通还体现在创作主体能够超越时空,“思接千载”即博通古今,“视通万里”即博通中外。李教授还以自己“含笔腐毫”的经历为例,说明创作须有博见,所谓“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此即《神思》之“博通”。


如何说《体性》显“典雅”?李教授解释,“体”为作品风格,“性”为作家风格,包括个性、气质、心理特征等。“体”与“性”的关系是外与内、显与隐的关系,说明作品风格是由作家风格决定的。而“才有庸俊,体有雅郑”,如何养成典雅气质?则须从幼童开始教导,即所谓“童子雕琢,必先雅致”。刘勰将文体风格分为“八体”,首标“典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以儒家经典立论,李教授由是指出刘勰文学理论与儒家思想的关联。


关于《知音》之“博观”,李教授由知音与武汉的关系问题出发,以伯牙子期的故事首先说明知音之难逢,原因有二,一是雅者难逢,二是博者难逢。李教授指出,刘勰批评鉴赏主题有“四病”:一为“贵古贱今,贵远贱近”,即缺乏雅见;二为“崇己抑人”,即缺乏雅量;三为“信伪迷真”,即缺乏雅识;四为“笑《折杨》与伤《白雪》”,即缺少雅鉴,所谓“俗鉴之迷也”。而雅者须除此四病。欲成博雅之知音,则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欲得博雅之“圆照之象”,则“务先博观”。李教授由此指出,在某种程度上,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目标即在于培养博雅君子、知音君子。“知音君子,其垂意焉。”一方面,学生若想成为知音君子,则须“垂意”于中外经典;另一方面,老师若能培养出知音君子,亦为极大之荣幸。



3,方法之博雅


李教授指出,刘勰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理论有三大方法,一是折衷法,二是索源法,三是弥纶法。“折衷法”源出儒家之“中庸”。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至宋明理学,释中庸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作为人格之典范,中庸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刘勰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文学理论的一种方法。在研究批评理论时常遇到两种情况,自我理论与前人理论相同或相异。刘勰认为,同异与古今无关,而须秉持“不偏不倚,公允中正”的态度。在《神思》中,刘勰在儒家物感说与庄子心照说的基础上,融通心物而提出“心物赠答”,说明心物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此即折衷法之体现。刘勰又常将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并置,如“情”与“采”、“通”与“变”,通过辩证之折衷而出新解。


“索源法”是刘勰针对当时文坛弊端提出的方法,主张“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由作家到作品再到文学史,无不需要寻根索源。李教授认为,刘勰提出的文学理论四项基本原则,首要的即为“原始以表末”。其中“原”有二义,一同“元”,为时间历史之源头;二为 “原”,为逻辑之根本。又有“太极”,在物理学中指向宇宙混沌之初,在哲学中则为最高的终极范畴,《周易》有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充分说明索源之重要性。

李教授指出,刘勰的“弥纶法”,其“弥”指向整体之方,“纶”指向条理之方。研究文学的方法有两种,一为“铨序一文”,一为“弥纶群言”。此即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区分相类似,前者精于一门,即相当“铨序一文”;后者跨专业跨学科,即相当“弥纶群言”。刘勰批评当时文坛“各照隅隙,鲜观渠路”,应矫以博观通衢之法。文学研究复杂而充满变数,面对万端之变,一隅之解是行不通的,而须以弥纶之法。由此,李教授提出大学新生在正式开始专业学习之前,须先教以博雅视野,弥纶方法,对学习进行整体观照,建立宏观体系,进而明晰本专业的位置与价值。故弥纶为博雅通识必不可少的方法。



集体研讨

至此,录课部分结束。中学组的各位老师纷纷就此进行探讨。在教学内容上,梁静老师认为,可以在开头增加对《文心》的背景介绍。鲁小俊老师补充,可以尝试寻找与播放关于刘勰生平的视频介绍,以增强吸引力,并借助《梁书·刘勰传》、《序志》等篇作分析说明。曹建国老师提出,所讲授的内容略深略杂,可适当调整,降低深度。高文强老师提议,可将儒道释思想之博雅内容置于背景介绍,主体部分单选经典中的一到两篇进行具体讲述;理论部分需首先对《文心》有较深的了解,这对新生而言不太好把握,建议重点讲解文本,围绕“博雅”选择内容,再适当联系现实作延伸。易栋老师提出,讲解时不必处处紧绕“博雅”展开,更重要的是先为学生奠定博雅的视角,然后根据具体篇章进行发挥,作精准生动的解读。高老师也认为,在讲经典与“博雅”的关系时,重点应在传达博雅之精神,须“博雅”,而又不能为“博雅”所局限。


在教学方法上,李建中老师强调,应注重课堂互动,严格要求学生,一方面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激发他们课后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课堂讨论也能激发学生思考,达到学思结合的效果。江柏安老师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议可重点讲解经典中的一些“惊句”,这些关键词句往往能够体现文脉、思想,具有普泛意义,也与当下学生在时尚文化下的阅读习惯相适应,由此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易老师补充,导引所选十二部经典中未选关于诗歌的典籍,而《文心》实为文气诗性的凝结,可通过讲解刘勰关于诗经、楚辞等的论述,结合其诗意文本,以诗意记忆挽结诗歌内容的缺失。


通过录课与集体讨论的方式,老师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模式,补充完善教学内容,为下学期开始的正式讲授作充分准备。接下来,中学组将以本次录课为范式,依此对中学经典进行备课。




西学组集体备课

与此同时,《人文导引》西学组的集体备课于武汉大学教6楼304教室正式开始。据西学组组长苏德超教授介绍,本次集体备课是为了解决“说课”环节遗留下来的某些问题,如西学组的跨学科问题。因西学组的经典涉及哲学、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授课难度较大,因而需要对具体经典的具体讲授内容、讲授流程、讲授方式进行一定的统一;同时,也有必要让各经典的负责老师分别为其他老师进行“示范性教学”和“答疑解惑”,一方面为经典的讲授进一步扫清障碍,确定体式,另一方面也能使老师们对经典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据悉,本次集体备课不仅重新拟定了部分经典的选读篇目,并收入了大量由老师们亲自操刀重新翻译的选读文本,如包向飞教授翻译的《审美教育书简》、何元国教授翻译的《历史》等。


本次集体备课的负责人是历史学院的何元国教授,何教授负责的经典是希罗多德的《历史》。何教授是古希腊历史研究专家,新近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最新译本。同时,他还为《历史》的选文进行了重译,并增添了大量注释。为了方便老师们的授课,他还编写了一份数万字的《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76BB

                                                         历史学院 何元国教授


何教授对《历史》的讲授从“人的记忆”这个关键词开始。对于个人来说,记忆意味着成长,而对于集体和社会而言,这份记忆就是“历史”。每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记忆,每个民族也同样如此,希罗多德的《历史》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记忆的产物”。《历史》一书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山川地理、谱牒世系、风俗伦理、宗教信仰和大事奇事等内容。


紧接着,何教授从希罗多德为什么要写《历史》、《历史》这本书的特色、《历史》中的重要传奇故事和重大事件、《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史观等方面出发,对《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讲授。希罗多德写《历史》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希罗多德的个人兴趣和当时的求知氛围,其二是希波战争作为重大事件需要得到记录,其三是《荷马史诗》珠玉在前,让希罗多德有了一定的效仿之心。


《历史》的特色则主要表现在大量的插叙上,《历史》中的插叙往往涉及风俗伦理和宗教信仰,同时也还有着大量的传奇故事,这些传奇故事不仅体现了《历史》作为口传文学之“讲故事”的特点,同时也还表现了当时的人们的某些思想观念。如古革斯的故事、海豚救人的故事都极富传奇性,而梭伦与克罗索斯的故事则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如果人的一生并未结束,就不能对“幸福”与否下判定。如果因前半生的顺风顺水而洋洋得意,不知谨慎的话,那么命运的捉弄也就不远了。命运是见不得人过于美满的,尤其见不得人自鸣得意。


《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希波战争”。《历史》完整地记述了三次希波战争,并审慎地分析战争的原因,并将这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到两种风俗的冲突,这确实颇有见地。同时,希罗多德还重点描绘了希波战争中的两次重要战役,即马拉松战役和温泉关战役,在对马拉松战役的描写中,分析了希腊人的排兵布阵的方式对战争成败的影响,而在对温泉关战役的描绘中,则突出了战争的惨烈和悲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希罗多德并没有像后世史学家那样将希腊人作为“文明”,而将波斯人作为“野蛮”,他对希腊人和波斯人的死亡同样地表达了同情。


在阅读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聚讼纷纷的争论,即《历史》究竟是“史学之父”还是“谎言之父”?对这个问题,何教授强调,不能把《历史》作为具有严格体式和自觉的历史著作,而应该将《历史》作为历史著作草创期的某种尝试,其“不成熟”和“不规范”是必然的,但却绝不应因此受到贬低。在希罗多德的笔下,既有着大量的真实,如对金字塔建造方式的记载已经部分地被考古学家所复原、很多事件也能得到一定的佐证,“掘金的蚂蚁”虽可能误将“土拨鼠”翻译成了“蚂蚁”,但“掘金”却是有着事实的根据的;同时也有大量缺乏考证之处,如对希波战争的人数记载竟然达到了5283220人,这很明显是夸大其词了,希波战争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参战人员,还有大量的“秘事”性质的记录,都很难确保其真实性。


所以,如果用今天的历史著作评价方式来对待《历史》的话,确实会遇到一定的难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的价值就相应地被降低了。此外,希罗多德“有闻则录、无闻阙疑”和“亲身探访”的史学精神是很有典范意义的,也值得后世史家学习和铭记。

CBC9

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进一步讲授《历史》也大有裨益。接下来,西学组将按照本次备课的模式,依次对《人文导引》的其他西学经典进行备课,下次进行的将是历史学院潘迎春教授的《斐多》篇,潘老师将对“苏格拉底之死”进行精彩的历史演绎和哲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