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的建设中,通识教育非常重要。所以我尽管年纪有点大,工作有点忙,也还是决定要来做一场报告。
我的报告题目是“老师教我做人做学问”。我今天要向大家分享一些我的亲身经验和我的恩师的教诲,以告诉大家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作为青年人要敢于质疑,要懂得在师承的基础上创新和要努力成为创新型大学生。
——李德仁
一、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
刚才主持人已经对我的家庭情况做了简单介绍。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曾祖父亲自写过一个李氏家训,大家可以看一下: “爱我中华,兴我家邦,少小勤学,车胤孙康。”这个“车胤孙康”两个人,一个是借用萤火虫的光学习,一个是在雪地里面用雪光学习,他们后来当了宰相,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有名的人。家训我就不一一念了,但是我觉得其中有一句“孝德永彰”比较重要,意思是在家庭里面要孝敬父母,对外面要讲究道德,民国第二任总统徐世昌还特定从我们家训中将这四个字取下来,题成匾送给了我家。
正是家训教育让我家有了良好的家风,让我在幼年时期便懂得了爱国、勤奋、好学、孝悌、勤俭、经世致用等优良品质的重要性,因此我家一共走出了三个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现在我们国家在宣传,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也强调要加强家庭教育,要宣传好的家风家训,我认为这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我第一个告诉大家的就是说,我是生在这么一个家庭,我从小受到好的家训教育,懂得了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当代虽然家训教育有所缺失,但学校教育有责任承担起这一职责。
二、青年人要敢于质疑
撰文批驳苏联、加拿大等国外权威
1957年,我考上了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测绘学院),我的恩师王之卓先生一直活到93岁半去世,他比我大三十岁,我跟他有一个故事,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王之卓先生没有教我们的课,当时我们学的教材是苏联的教材,我们几个本科学生发现教材有错,我们就去批判苏联几个作测绘遥感的几个权威,比如说罗曼诺夫斯基等,写了文章要交给王先生看看,看是我们几个学生对还是苏联权威对。通过当时我的同学也就是我现在的夫人朱宜萱教授(她和王先生的女儿是好朋友),我们联络到了王先生。在某个下午,王先生就把我叫到他家去,我带了三篇文章要去和他讨论,结果王先生仔细看了我的文章后,就支持我们学生的观点,认为我们学生是对的,是苏联人的教材错了。
后来王先生就说让我跟他做毕业设计,但是我得学英文,因为他给我的参考文献都是英文的。我的小学、初中学的都是英文,但是高中、大学学的是俄文,王先生说你得把英文捡起来,给了我几个英文参考文献,我就跟他做了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王先生启发我们发挥自主的创新思维,我在做毕业设计时候指出加拿大跟英国教授的公式里面有毛病,王先生非常高兴,所以我的毕业设计做完了以后,王先生就让我把毕业设计压缩成一篇文章,送到测绘学报去发表,这就是我当大学生的时候第一篇文章。当时这个文章发表了,给我了一笔稿费,180元,这是1963年的时候,超过了当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48块。我把这个钱存了定期一直到结婚的时候交给我的夫人,这是我结婚的唯一一份财产。
德国导师希望学生能发现老师遗留的问题
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恢复招收研究生,我1962年在武汉大学考硕士生没有被录取,因为有人检举我1957年有右派言论,但是其实我考的很好,王师母已经请我去吃饭告诉我考取了,说王先生要扣我分找不到地方扣我的分,但是后来一放榜,录取的却不是我。到了1978年王先生就想到这件事情,就让我来考研究生,我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王先生对学校和教育厅提了这件事情,最终力排众难录取了我。1981年我硕士毕业,王先生让我出国,让我去找德国的阿克曼教授。后来我就通过英语考试又去考德语考试,我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了一学期的德语,我还请了武汉大学德语教研室的主任帮我补了德语,之后我才于1982年去了德国,在德国跟阿克曼教授做学问。
阿克曼教授说你是进修访问学者,不行,要拿个博士学位,我想时间可能不够,阿克曼教授就想办法让我通过了德国的博士生资格考试。这里还要提到一个老师,当时阿克曼他们的研究所没有位子,就让我先到波恩大学去找另一个教授,那个教授叫库普费尔,库普费尔教授就让我在波恩大学待了半年,然后再转到阿克曼教授那里去。在波恩大学期间我就写了两篇文章,用德语写的,库普费尔教授就看了半天,没有找到我这个文章有语法错误,他就帮我推荐去德国发表了,但是他说我的口语不好,就给我请了一个私人德语教师,一个月为我出400马克。在他的帮助下,我通过了博士生资格考试,于是我就跟着阿克曼教授做学问了,德国人做博士要五年,我就花了一年八个月就把论文做出来了,一个是因为当时我年纪比较大了,还有一个原因是王先生让我尽快早点回来,学校需要人上课,所以我当时就花了两年四个月把博士论文答辩通过。
我的博士论文写完后阿克曼教授问我看了他的文章没有,我说看了,他说有没有问题,我说有好几个问题。阿克曼教授当时是世界权威,想和他做学问的人有很多,曾经有两个巴西学生看他的论文的时候说没有问题,说文章很好,他就拒绝了那两个学生跟着他读博。
这就是阿克曼的要求,他希望学生发现他的文章的问题,他说当他做好一个文章以后肯定还留有遗憾,不可能把问题都解决,如果他的学生能在文章中发现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个学生有前途。我们想想,我们中国老师有要学生发现他论文里面的问题吗?往往中国的教授没这个境界,他们会觉得学生要造反吗,学生能超过老师吗?但是德国教授考核学生有没有创新能力就是从这开始,就是你能不能发现我做的工作中间还有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可以发挥提高的地方,这才是好学生。德国的创新思维就是从这开始,他不认为自己的学问做到顶了,他不满足,这是科学的,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在上升,解决一个问题会有新的问题发生,有一个新的高度需要去攀登,这是做学问的基本规律,阿克曼就是比较喜欢攀登高峰的过程。当时王先生留我做研究生也是因为我在本科的时候批判了教材权威的观点,有新的发现,两个老师的水平境界之高我至今不忘。
我接下来要分享给大家的是三句王之卓先生的教导,王先生的这三句金玉良言让我触动很大,至今不忘,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科研和人生,现在我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从中获益。
三、在师承的基础上创新
既要勇于学习,也要敢于超越
在我读硕士的时候,王之卓先生就告诉我:“我们中国人不能老是跟在外国人后面,我们要勇于提出新的研究方向,让外国人跟着我们走。”现在提这个观点大家都比较理解,但是在70年代提出这个观点如果没有高的眼界是难以理解的,那个时候我们中国比西方落后很多,我们的教授就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追,当然现在是叫做是引领发展了而不是紧紧地跟踪外国。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我们是如何遵照王先生的要求做好工作的。
这是我们中国人发的卫星,这个叫做资源卫星,叫做ZY3,这个卫星是我设计的,我给副总理做了十分钟发言,向国家测绘局要了这个卫星的设计工作,18个亿。这个卫星在法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同功率的卫星中我们质量最好。这个卫星覆盖了中国,覆盖了以后做了一个整区自动处理,8800个立体模型,24000景影像,这个数据达到40个TB,现在不是叫大数据时代吗,这就是大数据。
我们还编了一个软件,用计算机处理这么大的数据,又做了中国的1:50000的地图,花了半个月,全自动,没有靠人。过去这件事情要搞几年,现在我们用一个软件,用人工智能的算法,花了十五天。原来我们做地图,当初我在57年进大学的时候,做一个航空地图,第一年航空摄影,第二年野外控制,第三年画地图,需要三年,现在不需要了,而且不需要做地面的控制点了。所以我们今年又收到一个任务,要完成两千万平方公里的无控制的1:50000地图,这种地图能够满足国防的要求,让导弹定位精度控制在五米。所以我们就满足了国防的要求,满足了一带一路的要求,满足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要求,而这个方法,世界上没有第二家。这就是王老先生说的,我们要敢于做我们原创性的事情,而不要跟着外国人后面走。
我们再看看这个无人机,用两个镜头摆动一下可以获取1-3cm的影像,拍完以后就用一个软件,也是我们自己做的,自动生成三维的模型。这就是我们用这个软件做的模型,这个模型,就是我们的行政楼。我们现在已经发展了一个软件,叫做Get3D,用手机拍一组照片,发送给我,马上生成一个三维模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又把这个成果改成机器人,加上我们最近研究的房间里面的高精度导航定位,这两个技术叠加,就可以实现无人超市、无人图书馆智能管理,机场也可以做到智能化,可以用来做测绘机器人,做安保巡检,导购机器人等等。
再看这个自动变换检测,这个无人机上天以后呢,哪有灾害发生,我们就自动的拍照片,传回来,把它几何处理好,组成一个真正的影像,一秒钟做一组,就找到这个地方的变化,倒塌的房子,损坏的道路,只要花十五秒钟,总共就花了二十多秒钟就可以把讯息传到指挥塔上,这个也是国家应急响应非常需要的,我们也做到了全自动化。我的徒弟胡瑞敏教授组织他的团队解决了卫星视频图像传输到手机的问题,实现了智能编码,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率先提出了对地观测脑的概念,并试验成功。我们又开发了城市智慧脑运营管理系统,李克强总理到武汉来参观,我们省委书记给他看这个系统,看了一个小时,他对这个系统进行了充分的表扬,这是武汉大学做的一个运行系统,我们和公安部一起做的。武汉市原来的拥堵在全国排第23名,做了这个系统以后降到48名,缓解了交通压力,做到了七个快,处理时间从七分钟压缩到九十秒。
刚才讲的都是科学研究,现在讲的是写书。《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这本书是1994年我和李德毅两个人讨论的,他是计算机专家,人工智能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协会的会长,大数据的主席,我是空间数据的,我们一结合,就发现空间数据可以挖掘,所以我们合作写了一本书,叫做《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现在中文版已经出到了第三版,英文版的也早就已经有了。94年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提big data(大数据),而我们已经开始做大数据挖掘的理论和应用,我们这本书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计算机界下载量一直遥遥领先。这就是我们的理论创新,所以说,从理论到实践到创新,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这些都是源自于王老先生鼓励我们这帮学生要创新地去做原创性的工作,外国人有的我们要学习,外国人没有的我们就要自己创新,不去看外国人有没有,而是一切按照我们发展的实际需求来。此外,我们不仅要发表论文,我们有SCI论文每年三百六十多篇,在全世界同专业是最多的,但是不能只满足于论文,我们还得设计系统,再运营,再指挥,再用于城市,用于国防,用于我们国家的需要。
谁积极,交叉学科就是谁的
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中小学主要是传授具体的知识,而大学则更多地传授的是方法,传授你如何学习,怎样做人。大学里的课程往往并不是很多,这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阅读、自主思考。但同时,老师的引导其实也至关紧要,譬如王先生曾教导我:“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除了继续向纵深发展之外,主要是向横向交叉发展,交叉学科是谁的,谁积极,就是谁的。”当学科出现交叉的时候,我们往往是犹豫的,它跟那个本学科的纵深发展不一样,它是一种横向交叉,那么这种交叉学科是谁的呢?很多人认为交叉学科不是自己的,于是就不去研究,但王先生说谁积极就是谁的,所以我们遵从他的教导,积极向交叉处去发展,去向综合性、集成性的理念和成果靠近,我想着也是我们测绘学科发展好的一个根本原因。
王先生讲这话时是上世纪80年代,所以我们就提出了“3s集成”的理念,所谓“3s集成”就是导航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三者的集成和应用。我们制造出来的“3s”集成设备已经有了车载,舰载,机载集成系统,成功打破了美国的封锁。我们最近又在抓卫星集成,天上有遥感卫星,有导航卫星,有通讯卫星,但它们是分离的,系统是分离的,任务是分开的,信息是各自的,服务也连不起来。举例来说,当我们的海军在巡逻的时候,可能是在非洲,在另外一个海,在大西洋,他的图像我们通过卫星拍到以后,要传到中国来,要花几个小时,再下到地面来,再处理,再去为他服务的时候,这事情已经过去了,这就是问题,不能够实时的服务。所以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就提出来,要把通信遥感导航卫星这个孤立,信息分离的问题要想办法解决,我们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去,连续申请了八年才拿下了这个项目。目前我们已经研究了四年,我们提出来要把通讯遥感导航集成做一个系统,实现pntrc空天智能服务,还要把人工智能加上去,p就是定位,n就是导航,t就是授时,r就是遥感,c就是通讯,这个pntrc我们打算推向全世界,我们希望用这个方法,来推进国家的发展,实现从跟跑走向领跑,将我国建设为航天强国。
此外,让中国的航天信息智能服务走向全球智能化,占领世界市场,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之一。如果能实现这种智能化服务,全球72亿人的手机将会是巨大的市场,而航天也将变成万亿产值的大产业。我们提出来的“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融合,智能服务”这个理念也已经被写入“十三五”发改委规划里去了,我们希望导航定位服务,实施到分米,我们的精密授时服务到纳米,我们的遥感到分钟级分米级,我们的天地通讯端能满足不同任务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产业,把我们国家的天基信息服务的产值提升到万亿元以上。现在我们和航天科技局正在合作,他们提出了一个计划,叫做鸿雁计划,发300个通讯卫星,实现全球通讯,我们就在它上面做几个动作,用他们的低轨卫星,加我们的方法,增强高轨的北斗,让导航精度从现在的十米二十米,提高到一米至十厘米,另外我们发射150个遥感卫星,起名叫做黄鹤计划,我们的科研卫星叫珞珈,珞珈一号二号三号等,将来实现黄鹤加鸿雁能为全球服务,这是我现在的dream。所以有了一个dream,有了一个横向交叉大的理念去发展,就可以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就可以去追赶世界前沿,就可以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我的思想就是不断地向我的学生学习
王先生还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王先生80岁的时候我们开个大会,就写庆祝王先生80寿辰,王先生说这个不好,改成王之卓学习思想研讨会,王先生站在台子上说:“我有什么思想啊,我觉得大概我的思想就是不断地向我的学生学习。”80岁到90岁的王之卓老先生是权威,中国的权威,世界的权威,竟然说他的思想就是向学生学习,我当时不是很能理解,但我现在越来越理解他这个思想的含义,这意味着一代胜于一代,表示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老师把学生教育出来,是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所以王先生的这个境界,这个学风,是做人的第一等境界,也是真正地从辩证的角度看到了学问发展的规律。
阿克曼也跟我说了一段话,他跟我说:“我比我的学生好在哪呢,我可能比我的学生看的远一点,站的高一点,但是在每个具体的问题上,我都不如他们钻研得那么深”。
我现在也有这个体会,当我布置这个大任务以后,我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每个细节我都不如学生,可能宏观上比他们高一点远一点,具体上都不如学生,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包括50岁,40岁,30岁,25岁我的学生,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所以阿克曼曾经说过,过几年,我老了,我退休,把位置让给他们,这是阿克曼的境界。他每次见到我,他就问我,你怎么还不退休,我说我没有退休,但我已经让我的学生干了很多事了。我跟他说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团队,在我们的团队中,最讲究的就是团队精神。我们这个团队,要形成一个团队的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是团结进取的,是追求卓越的,目前团体已经壮大到有78个成员,都是各自行业的人才,我们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我们设了五个国际交流中心。我们所获得的所有荣誉,都不是个人的,而是属于整个团队的大家的。我们无论是谁,都是互相学习的。
四、论创新型大学生之培养
关于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问题,我主要想讲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二是创新型大学生的特点,三是如何成为创新型大学生。
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型大学生呢?这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从资源经济、资本经济一直发展到我们现在的知识经济,社会对创新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各个方面去创新,包括从理论上去创新,理念上去创新,兴趣上去创新,机制上去创新,体制上去创新等,因为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人才。大学教育的职责就是提供人才,既然国家和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那么大学就理当培养。对于个人来说,成为创新型大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
创新型大学生之特点
接下来我讲一下创新型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其一是基础好,其二是素质高,其三是富有团队精神,其四是自信自强。
其一是基础好。所谓“基础好”,就是要学会如何学习。不满足于上课听讲,考试考一百分,这个方式太传统。我们大家有个毛病,上一门课听一门课考了一百分,过了一个暑假忘记了。我在当校长的时候尝试做了一个改革,上课以后不考试,放假回来再考,但是同学们不同意,所以就没成功。但德国大学就是这样的考核方式。我曾问过德国校长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让学生放假自学,做实验,补充知识,开学考试能考出水平。学生如果真掌握了,放假回来考试还是一百分,如果假掌握,死记硬背的学生,他就不行。我记得阿克曼教授跟我说过,他的考试题,三分之一没有标准答案,有多个答案,让学生发挥看谁发挥得好。我也学了阿克曼囧受的办法,我的考试大概有七十分是大家都能答出来的,剩下三十分是靠水平的,我就靠这三十分来发现人才。
其二是素质高。所谓“素质高“就是要能够吃大苦耐大劳,要忠于事业忠于真理忠于人民。吃大苦耐大劳现在很困难,但我们当时不困难。大学毕业的时候,都写服从国家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但现在都不这么填了,这就是素质高的表现。任何事情都有要吃大苦耐大劳的时候,都有要忠于事业忠于人民的时候,都需要追求真理,素质不高不行。所以要求大家提升自身素质。“素质高”还意味着“能力强”,要既能思维,又能攻关。我们有的学生,他能思维但不能攻关,创新型大学生则不仅能思维,而且能攻关。
其三是团队精神,即Teamwork ability。有人问我什么叫团队精神,我回答:“既能领导别人,又能被别人领导”,因为团队无非就是别人领导你或者你领导别人。一个大学生要学会这两个能力,团队工作就完成好了。如果人家指挥我,我一定把这个事情完成好。如果是我指挥别人,我能把别人调动起来把任务做的更好,这就是一种能力,就是团队精神。做到这两点很不容易,我们现在的学生,有的学生是不能领导别人的,他只能做好自己;有的学生不愿意被人领导,不服从管束。但在一个大的计划中,团队精神是至关紧要的。
其四要自信自强。不迷信洋人,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挑战权威非常重要,否则你没有创新。王之卓先生之所以欣赏我,阿克曼教授之所以青睐我,就是因为我不迷信洋人,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这样一来,才能自信自强,才能去做创新型的工作。
如何成为创新型大学生
怎样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大学生呢?我送大家四句话。
其一是要自主学习、勤于思考。
大学里边学习靠自己,不要想靠老师,靠同学。要为自己而学习,为家庭而学习,为国家而学习,为理想而学习,为国家的理想学习,为整个人类的进步而学习,这都是学习,这是要自主学习勤于思考。此外,不要满足于分数。我在上学的时候,老师用的上海同济大学工科的高等数学书,我就想学斯米尔诺夫的理科数学教程,一共有六本,当时买不起,后来打了点工,就把这六本书买来学习了。你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拓展学习,不要满足于教学大纲,不要满足于老师讲的一点。大学是人生最好的时光,不愁吃不愁穿,没有成家没有负担。你这个时候不学习什么时候学习啊?所以要自主学习、勤于思考。
其二要勇于实践,不畏艰辛。
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之中而不去实践是不行的。事物的认识过程需要实践,人需要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认知和理解世界。我们武大老校长李达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没有实践,你的知识就是空的。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艰难险阻,但是不能畏惧,而要去努力克服。
其三是老师引导,因材施教。
老师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采用一样的方式,孔子就说过,要有教无类。成绩好的要培养,成绩差一点的要让他提高,让他的潜能发挥出来。我有好多学生当时学习就不是很好,但文娱很好。好多学习不好的同学后来当了老总。我当老师不歧视他们,从来不歧视。所以老师学生是教学相长,老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发挥学生的潜能。不要对学生产生喜欢这一个,歧视那个的想法。所以我挑研究生从来不挑肥拣瘦,只要有一个我就收,跟他谈话了解他,发挥他的长处,让他有发展。
其四是要互帮互学,相互促进。
大学不是函授,不是远距离教学,大家在一起还要互帮互学,相互学习。一个班二三十个人,如果有七八个特别向上特别勤奋,就把班级带起来了。有七八个人不好好学习,起哄,也可以把班风带坏。所以要互相学习,鼓励互帮互学相互促进。
最后,我送给在场各位一句话,也是我的座右铭:“读书、思维、创新、实践,成功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一个人不读书的话,那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他对世界将缺少理性的认识和知识。书是前人思想的结晶,但读书并不是读死书、死读书,同时也要学会思维。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认为前人不对的地方要敢于推翻,也要积极改正前人所犯下的错误,这也就是创新。光有思维的创新还不够,还要落实到实践上来、你读的书对不对,你的思维存不存在问题,你的创新能不能成功,这些统统都需要靠实践来检验。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如果你能坚持不懈地努力重复这四个过程,成功就有可能会属于你,所以说,成功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好了,今天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我的亲身经历心得体会。总体上说,回忆我这一生,我是幸运的,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训教育,懂得了做学问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青年时期又遇到了王之卓先生和阿克曼教授等这样的名师,明白了要学会质疑和敢于创新,又适时地形成了集成性交叉拓展的科研理念,而且很幸运地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这些都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用。今天武汉大学要建设双一流大学,还需要靠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让我们相互共勉!谢谢大家!(根据李德仁院士的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