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采访记
2017年12月26日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成立一周年的日子。
2017年,“武大通识3.0”完成顶层设计;
2018年,新课程体系全面启动。
辞旧迎新之际,我们采访了武大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
武大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教授
Q:李老师您好!通识教育中心成立一周年了,您能否用一个关键词对通识中心一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A:当然可以,我就是做文化关键词研究的。
通识中心2017年的工作,用一个关键词表述就是“研究报告”。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2016年12月26日正式组建,组建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调研,包括校内调研和校外调研:校内调研我们去了六大学部的三十多个院系;校外调研去了通识教育联盟成员中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还去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大叶大学等。根据调研所得情况我们撰写了十万字左右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以“成人理念”为宗旨,以“创建武大通识3.0”为核心,以“四大模块”为框架,在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的语境下,考察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的通识理念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有武大特色的通识文化、通识课程、通识课堂和通识教育管理体制的思路与方略。
武大通识中心老师参加“大学通识教育深耕创新与超越研讨会”
Q:能否介绍一下《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2017年的主要工作?
A:《研究报告》要义有三:
一是总结本校经验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理念,提出“武大通识3.0”新构想;
二是提出武大通识教育十六字理念: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
三是建构“武大通识3.0”课程体系:基础通识课、核心通识课和一般通识课;
2017年我们主要做了四件事:
《研究报告》将具有武大特色的通识教育分为四个层面:通识文化、通识课程、通识课堂、通识管理。2017年的工作就是围绕这四个方面运行。
一是通识文化:举办三期通识教育大讲堂、六次通识教育午餐会(与教发中心合办)、一期博雅沙龙等;
二是通识课程:“武大通识3.0”三类课程的申报已经启动,老师们通过学校主页以登录申报页面;
三是通识课堂:在《简明世界史》和《中国文化概论》(2.0版核心课程)试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并编印了武大通识课堂的《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和《助教手册》;
四是通识管理:通识教育中心创办了自己的网站(http://gec.whu.edu.cn/)和微信公众号(whugec),宣传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等。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研究报告》
Q:能否同样用一个关键词概述2018年工作要点?
A:2018年关键词:“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虽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落到实处,与我们全校同学密切相关的事情是“通识课程”,“武大通识3.0”就是一个通识课程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校的的通识教育做得好不好,主要看能不能为同学们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通识课程,这方面是需要我们下大功夫的,这也是我们将“课程建设”列为2018年武大通识教育工作关键词的原因。
Q:“课程建设”这一关键词都包含有哪些内涵呢?
A:2018年“课程建设”可以分为五个层面,或者我们通俗点讲就是“五大建设”,分别是:基础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建设、助教队伍建设、培训机制建设、精品教材建设。
Q:据了解,“武大通识3.0”最具创意的一点是新增了两门必修课,因为此前的全校通识课都是选修课,所以同学们都对这两门必修课非常好奇,您能着重谈一谈这两门必修课的内容吗?
A:“3.0课程体系”中的这两门必修课叫作“两大《导引》”,即《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我们创设这两门课的目的主要是想对大一的同学进行通识理念的启蒙,引导他们如何读经典,如何在此后的三年中选修通识课程,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通过对通识课程的学习来“成人成才”。
学校已任命两大《导引》的首席教授并选拔了核心成员,课程团队也正在组建之中。核心成员正在集体备课并撰写教材,要保证2018年9月正式开课。也就是说,2018级新生在结束军训之后就可以体验这两大《导引》课了。这在我们学校的本科教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深入研讨,认真备课,争取为2018级新生送上高营养、高质量的“深碗课程”!
“《论语》:君子与小人”小班研讨总结——老师点评
Q:两大《导引》属于基础通识课。请谈谈“核心课程”。
A:学校对“核心课程”的资金投入是很大的,一门核心通识课程的建设经费是20万,相当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资助金额,这还不包括课时费。一般通识课程的建设费也由以前的一万调整到现在的五万。这这充分说明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通识课程的申报,先要在网上初评,然后是会评,申报者还要参加答辩。课程立项后,要定期接受质量考核,包括督导听课、学校评教、大数据测评等。
Q:“武大通识3.0” 课程体系和此前1.0、2.0的区别在哪里?
A:这个问题问得好!
3.0课程相对于此前的2.0课程,其区别之一是要增加“小班研讨”。我们在2.0课程中已经开始试行“小班研讨”,效果是很好的。
这种模式推广开来就需要大量的助教,因此助教队伍的建设正是我们“五大建设”的内容之一。我们计划在全校公开招聘助教,将有志于通识教育的硕、博士生都吸纳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我们通识课程的小老师,组织起同学们的研讨活动,通过“小班研讨”的方式来使通识课程达到最佳的效果。
“武大通识3.0”无论是基础课程、核心课程还是一般课程,都强调阅读经典,强调要有批判意识。若没有小班研讨则很难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将会组织起十几个人的小班,研讨之前,同学们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阅读指定的经典书目,然后在研讨会上就阅读体会以及课程所讲到的一些关键问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展开学术争论,将理论联系到社会实际中去。
“《论语》:君子与小人”小班研讨
Q:“五大建设”中的“培训机制”指的是什么?
A:培训机制包括对通识课老师和助教的培训。毋庸讳言,“通识课教师缺乏通识理念”并非个别现象,很多教师用过去讲公选课的方法讲通识课。比如将自然科学类的通识课讲成了科普课,将人文科学类的通识课讲成心灵鸡汤,将艺术审美类的通识课讲成技能课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通识理念的。通识理念有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成人”,即培养君子人格,强调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并接受多元文化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判断力和执行力等等。
Q:现在已开展的培训活动都有哪些呢?
A:目前通识大讲堂、通识午餐会、博雅沙龙等活动其实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培训性质,但这些还是不够,我们慢慢要建立起一种专门的、长效的培训机制,比如每年暑期办通识教育的高级讲习班等。拟定于2018年暑期举办“通识教育卓越教学与品质提升”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内外长期从事通识教育的著名专家学者和教学名师讲授通识理念和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我们武大老师自觉的通识意识,培养先进的教学方法。总之,要通过每月的通识教育大讲堂和不定期的通识教育午餐会、博雅沙龙,还有这种每年一次的高级讲习班,建立起常规长效的培训机制。
通识教育大讲堂
Q:接下来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关于精品教材的建设。
A:对,课程教材是个关键,课本是一课之本。我们的课程理念和方法都要体现到教材里面。我们的教材建设已经开始了,两大《导引》的教材正在编写之中,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则安排在招标之后,也可以资助一部分教材的编写,而且我们现在正在策划一套“珞珈博雅文库”,这里面也包含了精品教材的建设。希望我们的教材既能够体现武大通识教育的观念,又能够为同学们通识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或者说一条路径。
Q:刚刚听您详细介绍“五大建设”的具体设想,可以说是非常完备了,但是目前似乎还是存在一些实践操作中的困难,您对此怎么看?
A:当然,困难还是很多的,比如我们现在能够想到的困难就有小班讨论的教室紧张;助教团队人数也还不够;因为600多门通识课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因此要形成通识教育理念还需要时间;也许授课的水准还是会参差不齐……可能还有很多我们现在没有想到的困难,但是有全校师生支持,学校制度保证,我们有信心做好武大特色的通识教育!
Q:既然您提到“武大特色的通识教育”,那么可以简单说一下武大做通识教育的特点与优势都有哪些吗?
A:首先从规模上讲,武大在校本科生逾3万,学生多了,很多模式的运作就会多出一些困难,比如小班研讨的规模等,我们希望能够探出一条新路;
其次,武汉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有着一百多年的根基和积累,自然科学有着很强的实力,这些都是通识教育所需要的。
最后,通识教育的培育需要生态环境的滋养,刚刚说到的人文社科基础是一种人文生态,同时还需要一种自然生态。众所周知,武大校园之美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珞珈山的一草一木都将为我们的通识教育提供得天独厚的“江山之助”。
(马可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