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考察 | 深碗课程与助教文化——武大通识台湾考察记(二)

发布时间 :2017/11/22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台湾地区的大专院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推行通识教育,理念成熟,经验丰富。这次赴台考察,收获颇丰,而感受最深的则是台湾通识教育的“深碗课程”与“助教文化”。



一、深碗课程

“深碗”相对于“浅碟”而言,或者说“深碗”建立在对“浅碟”的反思及批判基础之上。

何谓“浅碟课程”?教师一讲到底,不管学生听或不听,没有师生互动,更没有小班研讨,教师浅入浅出、浅尝则止,学生所知甚浅、所得甚浅,此类课程谓之为“浅碟”。

何谓“深碗课程”?其关键之点,是增加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意及创造能力。其具体的做法是在既有教师讲授之外,增加两项“非讲课学习”的内容:一是由助教主持的小班讨论课,二是学生的主题演讲或作品创作。

武大通识中心老师参加“大学通识教育深耕创新与超越研讨会”

在“深碗课程”中,慕课者满载而归,翘课者逃无可逃,混分者难以为继。大家别无选择地踏踏实实预习,认认真真讨论,扎扎实实写论文。长此以往,修课的同学由原来的所知甚“浅”变成所得甚“深”,“浅碟课程”也就变成“深碗课程”了。

“深碗课程”的举措源于“深耕”理念。这次在台湾考察,无论是走访四校一院(台湾大学、中原大学、逢甲大学、大叶大学和文德书院),还是参加“大学通识教育深耕创新与超越”研讨会,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深耕”,意谓通识教育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掘进和拓展。而“深耕”理念落到实处,就是“深碗课程”。

就武汉大学现有的通识课程(即2.0版课程)而言,没有师生互动更没有小班研讨的难免“浅碟”之虞。我们正在尝试将“浅碟”改造为“深碗”,比如历史学院潘迎春教授的《简明世界史》上学年已经开始试行小班研讨,深受学生青睐。笔者主讲的《中国文化概论》,本学期已试行了三次以“经典悦读”为中心的小班研讨(“《论语》:君子与小人”、“《老子》:自然与人为”和“《坛经》:顿悟与渐悟”),亦颇受欢迎。

武汉大学小班研讨同学与助教合影


二、助教文化

台湾的“助教文化”与“深碗课程”密切相关。

“深碗”较之“浅碟”,深在何处?深在有小班研讨。小班研讨的总体设计和全盘掌控当然是任课教师,但具体执行者和每个小班的主持者是助教。在这个意义上说,小班研讨能否成功,关键在助教。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发现,台湾地区高校有着悠久的“助教文化”,专业课有助教,通识课更有助教。所谓“助教文化”包括三大内涵:一是学校对助教不仅有长效和严格的培训机制,而且有经常性的和大幅度的奖励机制;二是助教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二是在校硕、博士研究生将担任助教当作自己极好的锻炼机会和极高的荣誉。

台湾中原大学助教工作室

以台湾大学为例。每学期开学的前一周,台大的新任助教必须参加认证研习会,分享“以同侪学习为理念”的经验,学习“协助新手上路”的主题课程。台大非常重视通过训练助教来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因而要定期对助教进行业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作业评分、多媒体运用、冲突管理、沟通表达、时间管理、提问技巧共六个方面。学校不仅给予助教较高的薪酬(硕士生和博士每月分别是六千和八千新台币),而且每年还要评选优秀助教,分金、银、铜三个级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武汉大学的通识课程,在试行小班研讨的同时,已经开始了助教队伍的建设。通识教育中心编印了《武汉大学通识课小班研讨助教手册》,对助教的遴选、培训和考核作出了具体规定,对助教工作的职责、内容和技巧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11月初,笔者曾为武汉大学研究生“新生训练营”作专题讲座:《孔门四科与黉门助教: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助教》。“武大通识3.0”课程全面启动之后,我们将需要数以千计的硕、博士研究生担任小班研讨的助教。因而如何培训助教,如何形成具有武大特色的助教文化,是亟须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

(周小樱报道,江柏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