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

教师专访 | 潘春旭:承先人瑰宝,展时代风貌

发布时间 :2021/05/21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引  言

1D76F


泱泱华夏,万古河山。历经千年风雨,一批又一批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文物古迹横亘千年,来到我们身边。“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先祖为我们后人留下的,是宝藏,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一窥华夏千载文明之历程?如何利用当下的科技手段更好地为文物保护服务?


带着种种疑虑,我们跟随者潘老师的步伐进入了《科技与考古》的神秘领地:在这里,我们深溯历史,探秘科技考古视域下古代遗迹、古代地理、古代气象及人文社会的千百风貌;在这里,我们以史为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得的“潜信息”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奥妙。

一场物理学教授与考古学的邂逅

FFB6

Image    


说到《科技与考古》这门课的开设初衷,那就不得不回到2004年的那个炎炎夏日。在2004年6月,武汉大学正式成立了“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潘春旭老师作为成员之一,第一次开始接触科技与考古这一个“文-理-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也正是自那时起,潘老师开始接触许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文物的保护出谋划策。


时间一转眼便来到了2012年。随着我校科技考古研究中心越办越好,潘老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愈发深入,便萌生了开设一门通识课以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心得介绍给同学们的想法。


在一番课程设计后,同年,潘春旭老师获得“武汉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并第一次开设《科技与考古》这一门通识课。为了将这样一个略显艰深晦涩的大课题开办得更具有“人情味”,潘老师从课程的内容选取到细节设计,无不仔细思索、百般打磨:既要有像铸造法、测年法一样颇具专业性的专有名词,又要有如越王勾践剑一样大家所熟知的生动例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门课真正做到了既具专业性,又有通识性,受到了包括武大学子在内的社会大众的青睐。

火到校外的通识课

110E0

Image    


在最初做《科技与考古》这门课程时,潘老师还没想到这门课竟会如此火爆。


自打《科技与考古》开办以来,尽管潘春旭老师已经在以最大规模为学生开课,但每到了抢课阶段,《科技与考古》依然是“手慢则无”:面向全校学生,每年在上下两个学期分两次开课,在每次选课中满员状态仍然是常态。


除了在校内受到学生们广泛的欢迎,这门课还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自2017年第一次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平台上线开课以来,仅3个月内该慕课的参加人数就高达了12304人;在2019年,这门课还被放在了《学习强国》,进入“推荐”栏目成为“每日慕课”。


在中学为高中生开办相关讲座,在荆楚科普团为湖北当地的家长孩子做知识普及,甚至成为一名哔哩哔哩up主在网络上与网友们交流……潘老师也在用自己专精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通识教育经验向大众传递着自己的想法与见解,通过拓宽大众对“科技与考古”这一领域的了解深化社会大众对我国历史文明、科技文化的理解的与认同。

专业性+通识性=?

D7FA

Image    


在这样一门通识课火爆的背后,是潘春旭老师一直以来对备课工作的敬业与负责。


如何才能使这门课能听懂、有意思、受欢迎?这是潘老师自开课以来就一直在琢磨的问题,而在近十年的探索中,潘老师也找到了答案。


考古作为一门交叉度非常高的学问,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严谨的教学态度不可或缺。在教学中,潘老师优先选择那些自己所熟悉、理解透了的领域,而对于略微生疏的领域,他则在课下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尽其所能把自己的所得分享给同学。同时,为了弥补课堂上的不足,他也鼓励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走上讲台,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而面对着来自武大不同专业、思维方式各异的同学们,如何用一套通俗的讲法让大家都能理解,潘老师想了不少“妙点子”:讲到为银碗表面镀锡以防生锈的实例,潘老师用排队列的比喻向大家形象地进行说明——置换式扩散就好比一排大人在排队列,要有一个新的大人进来的话,就需要前面的人往前走、一个个换;而间接式扩散就好比一个小孩突然闯进这个队列,因为个头小,可以从两个大人之间的缝隙中钻过去……这样的例子在潘老师的授课中数不胜数。这样的想法,其实源自于潘老师对这门跨学科通识课设计的初心:“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特别希望理工科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文科历史学和考古学方面的知识,而文科的学生也能够增加理工科方面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此外,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兴趣,潘老师还在课堂上充当着“打假专家”:古装剧拍摄中种种的错误使用、“锻打”青铜器的错误说法、孰真孰假的未解之谜……通过一个个揭秘,同学们听了段子,也涨了知识。


不同于一般的通识课,《科技与考古》采用了讲课+放录像的形式,还在每一轮授课中邀请一次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作讲座,并采用了《珞珈在线》与同学们进行及时的线上讨论,给同学们以丰富新鲜的体验。在潘老师看来,考古视频和专家学者讲座作为新颖的形式,既能吸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又能补充老师课堂讲解的不足,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在考古现场、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有所得。

十年通识路:通识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4224

Image    


当被问及对《科技与考古》这门通识课的未来期待时,潘老师笑得很灿烂:“既然大家喜欢,我还是会以最大规模坚持开课,给大家带来我的想法和心得。”在潘老师看来,从理工科视角来看待考古学会得出许多不同于以往文科考古学的想法,而这也正是他想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还希望能够将课程开到博物馆去,带学生们在文物前切身体会“科技与考古”的无穷魅力。


在潘老师看来,通识课作为专业课外的重要课程,既会为学生学好本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添砖加瓦,更会对一个人的思维与人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如果说专业课是在深度上的钻研求索,那么通识课则是在视野上拓展学生们认知的广度。


作为武大通识教育一路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与亲历人,潘老师在也期待着武大通识的未来:“我由衷地希望武大通识教育能够越办越好,能够办出一些精品的课程,在国内、国际扩大影响、打出几个品牌,真正地办出特色。”



文字:左家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郭鸿仪

终审:张心雨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