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

教师专访 | 余西云:于历史文化处创新思想

发布时间 :2020/10/18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考古与人类文明进程》从考古学的角度讲人类文明的进程,有许多关于人类、关于文明、关于历史的新的考古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帮助同学们构建一个基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类的起源,语言的产生,农业的起源,文明的起源,这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未知世界,在本课程中,老师将通过一个一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娓娓道来,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余老师讲道:“考古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与传统史学完全不同的历史,介绍了许多与人类学完全不同的文化,作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作为大学生,应该了解这些科学成就,并在此基础上重建自己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世界观。”


undefined


从现实出发,普通大众,一般的大学生,对文化遗产或者考古学并不陌生,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但很少有人有正确的或者准确的认知,往往把考古等同于挖坟盗墓,把文化遗产保护等同于收藏鉴宝。很多人知道文物很值钱,而不太了解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这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事业的发展。很多考古学者都在从事公众考古的工作。公众考古不同于很多学科都在做的科学普及。科普更多是让大众了解本学科的知识,利用本学科的成果。公众考古则是在科普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普通人和各级政府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真正认识到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科学研究、艺术欣赏和历史传承等方面的价值,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因此余老师也提到:“我们开设这门课程,也是希望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讲授考古学的基本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学,了解文化遗产。”


在本课程中,余老师以全球视野为纬,讲授人类的起源与扩散,农业起源与新石器化,文明起源与社会复杂化,王国的文化及形成过程,帝国的文化及形成原因等内容,但余老师并不担心这样有些专业化的知识会给学生产生困扰。余老师认为:“考古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更具有自然科学色彩,进入有比较高的门槛。经常有读者,甚至是一些相关学科的学者,抱怨考古学者写的书读不懂,他们希望考古的专业书能够写得更通俗一些,让每一位读者都看得懂,这个很难做到。考古学家会说,你看得懂一本数学或者物理学的专业书吗,看不懂你为什么不抱怨?考古学要想登堂入室是很难的,但考古学者也可以写通俗读物。毕竟考古学研究的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有共性,很多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课堂上会通过大量的图片,给同学们直观的印象,通过视频等,让同学们看到考古的过程,同时也建议同学们外出旅游时,把参观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作为重要内容。


undefined


了解历史与文化的演进过程是提升学生的通识素养不可获取的一环。在谈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余老师说:“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作为一个准备以科学研究为志业的人,应该有正确的三观。三观中最为基础的是世界观。世界观包括两个方面:世是时间,界是空间。世界观的基础就是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认知。历史是一个偏重时间的概念,是一种历时性视野;文化就是一个偏重空间的概念,提供一种共时性视野。考古学大大地拓展了人类的历史视野,也大大地丰富了人类对文化变迁的理解。历时性看问题,共时性看问题,可以让我们对世界、对各自的学科有更丰富的观察角度,有可能产生创新性的思想。


选听这门课的同学很多都是理工科的,余老师觉得同学们应该知道,科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只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当我们超越具体学科,超越作为各自领域的专家这个层面,而想成为科学家,对人文的了解和理解就变得非常重要,而考古学为我们提供了最广泛的关于人类、关于文化的时间与空间场景。我们的课程课时有限,不可能提供很多具体知识,更主要还是为同学们搭建这样的一个认知世界的平台。因此,如果同学们在听完这个课程之后,对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领悟,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余老师很看重学生日常的阅读,除了上课,他希望学生能够阅读一些跟课程有关的书籍。“这样的阅读甚至可能是比我们授课更重要的内容,阅读一些考古相关的书籍,就打开了一扇了解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窗户,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新奇的世界,对课程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成课程作业。我们更希望同学们在这个课程之后,对人类文化保持兴趣,对文化遗产保持尊重。”


undefined


在授课过程中,余老师对通识教育之“通识”二字感受颇深。余老师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应,或者相辅相成。通识教育并不是为了什么都懂一点,了解一大堆碎片化的信息,而是专业教育向广度发展,向深度发展,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大学的三大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具体一所大学,还是整体大学教育,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但大学与技校不一样的是,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好奇心,播下探索的种子,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外,对追求真相和真理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