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通识课堂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堂感悟

发布时间 :2020/09/21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上学期《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的线上授课,测绘二班的同学在李建中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班研讨活动,并在学期末评选出《庄子》研讨课的“优胜小组奖”和两次学术辩论的“最佳辩手奖”。9月返校后,各位获奖同学收到了李老师早已准备好的奖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和李建中《文心雕龙讲演录》。本文作者冼敬光同学在小班辩论活动中表现突出,荣获最佳辩手奖,这篇文章真切的写出了作者上人文导引课特别是参加小班研讨的收获和体会。(罗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感悟

冼敬光 2019级测绘学院学生

求知心之于思考,大抵是思考产生求知欲,求知而不得又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相互促进的关系。思考必然会产生疑惑,“传道授业解惑者,为师”。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使得千百年来先贤的思想却一直得以传承,从未中断。以书籍为薪柴,知识的星火就这样不断延续下来。但一个优秀的老师,不应该只是将大部头一股脑地传输给学生,更多的是要激起学生的思考: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我学这个对我的人生有什么帮助?书上的一定是对的吗?

undefined

2019级测绘二班“小班研讨”获奖全名单


诚然,应试教育下,每一份考卷都有一份标准答案,但这并不意味我们不应该去质疑。尤其是到了大学这一阶段,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是尤为重要。不再是生搬硬套教科书上的公式和概念,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关键。大学是进入社会的预备课,我们所应该具备的独立能力,不仅是生活上的独立,更应该是思想上的独立。学会独立思考并不简单。被别人教会独立思考——用别人的思考来学习独立思考,岂不是荒谬至极?通识教育的16字要求中,就包含了“成人成才”,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前提就是学会思考,学会独立的思考,不去迷信书上的教条。


“人是能思考的韦草”,“我思故我在”,无数的先哲都强调过思考的重要性。在我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妙处就在于“导引”二字。不是导读,不是解析,而是导引。我相信每一位思维健全的青年,都会思考过人生哲理、宇宙边缘,繁乱的思绪陪伴着漫长的夜晚,而到了白天却又抛之脑后。《导引》课给予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得以认识先贤的哲思,让我们得以理清纷繁的思绪。与其说《导引》是一门课程,它更像是给思考腾出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去理解并用各种方式去解释经典:动画、演讲、朗诵甚至辩论。当我们利用现代的手段去重新赋予古代哲学以灵魂,我们就完成了一个“思考”的闭环:思考、疑惑、求解、实践。

undefined

冼敬光同学获学术辩论的“最佳辩手”奖


这门课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两件事:第一件是利用pr制作了一段简陋的动画演绎了《阴谋与爱情》,老师还给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评价“很有后现代的风格”;第二件则是线上的辩论赛。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辩论经验的小白,我第一次认识到“学术式辩论”的流程,也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唇枪舌剑中思维的碰撞。这两次课为什么让我印象深刻?不仅是它的形式新颖,更是因为他给了我一次去完整思考的机会:自己阅读,自己理解,自己解释,自己实践。近几年流行的翻转课堂,就是在尝试将“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我们的老师就在有意识的进行这一点。我承认,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抱怨过这门课的要求又过多,但当自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时,我发现自己收获到了比课程更多的知识,同时在逐步的学会如何主动的、自主进行思考。


我认为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含义不全在两本书中,不仅在于介绍一些科学书籍、哲学历史给学生,而是让我们去进行思考,从高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大学的主动索取、主动创造。窦校长如此重视这两门课并将其列为“公共必修”,相信就是想让我们学会如何在学习风格更为自由的大学生活中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行为自主,思维独立,思想自由。因此,通识课的授课方式总是新颖的,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自己独特的答案。

undefined

“优胜小组奖”获奖代表叶奥同学(左)与曾鼎同学(右)


不同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导引》课程的内容以及解答更加的自由与不受限。这是大学给我们传达的第一个信息:大学与高中有着很大的区别。解决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一个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被动的接受不再是唯一途径,自主的创造更受时代的欢迎。我非常荣幸能就读于武汉大学这所学风自由的学校,这两门武大率先开设的通识导引课,让我也亲身体会到这所高等学府的特色:培养出独立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