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回望《导引》 | 我心目中的武大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 :2019/12/30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自2018年9月两大《导引》(《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正式开课,无数的学生在课堂中与经典相遇,每一次相遇都会有不同的故事。本学期结课之际,我们采访了2019级部分同学和两位研究生助教。

来听听他们与《导引》课之间的故事,看看他们心目中的武大通识教育。






王伟骏:《导引》课是“无用之大用”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这门课程,我感觉颇有一种“无用之大用”的感觉。因为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类课程,它并不能使我们直接获利,我们也不能够在专业课成绩或者绩点之上得到很多的提高。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隐性的财富,它有助于提高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情操和素养。这种情操和素养,我认为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却又必不可少的一种东西。我们可以看到网上有很多极具理性的人,他们发言鞭辟入里,但是我觉得他们缺少了一种儒雅气息,那种民国大师的儒雅气息。他们缺乏了一种人文情怀,没有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儒雅之感。


我认为武大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真的是很出乎意料,我对此很满意很开心。关于小班研讨,我认为小班研讨是最符合我儿时对大学幻想的一个地方,因为它自由随性却不缺乏理智。我们在讨论中不断交流彼此的观点,这使我们对自己观点有更清晰的了解。从一开始辩论的耳红面赤,到后来讨论中不乏理性,我们都对自己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不像高中时期的应试教育那样,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大学这种不具备唯一性答案的讨论,在我看来恰恰是大学最可贵的东西。因为它让我们有一种质疑精神,这种质疑精神,我认为才是提高学术最有力的东西。


肖哲尹:“何以成人、何以知天”对我的震撼


我对于《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这门课程最早的了解是来自于一句话:“何以成人,何以知天”,我当时深深地被这句话所震撼。我的身份比较特殊,我是今年来武汉大学交流的同学,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非常希望能够加入到这个课堂中来,所以我在开学的时候就选修了这门课程。


这门课程给我最大的感触在于,它给我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自己专业,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它告诉我,专业或许不是局限你的方式,不同的专业往往殊途同归的。所以,我在这门课中感受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来自于这里。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关于小班研讨,其实一开始我们对小班研讨中学术会议的形式很陌生,我们不知道学术会议要怎样去准备,所以开始难免显得仓促,特别是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讨论可能过于浅薄、片面。但是,经过多次研讨之后,在同学们交流互动、心得分享之后,大家的观点慢慢能够从表面到深入,从一般到具体,慢慢变得更理性地思考,我觉得这就是小班研讨的魅力所在



魏子云:《导引》帮助我们完成人生转型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对于我们从中学到大学转型的意义,最重要的是“何以成人”。


首先,从学习模式上来说,我们中学更多的是刷题,来求得一个答题模板;但是,小班教学给了我们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比如PPT展示、学术辩论和学术研讨,这种多元的学习方式对我们今后走入社会很重要。


其次,从团队精神上来说,我们高中更多的是为个人奋斗,求得一个更好看的高考分数;而在大学上《导引》课,在小班研讨中,小组的形式要求我们学会吸纳、包容别人的观点,这对于我们的大学学习,甚至以后走上社会的团队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从思维模式上来说,在高中我们看到一篇文章,更多的是揣摩出题人的思想,而出题人往往会从大多数学生都能想到的角度给出答案,这种模式下,我们要求得一个思想的共性;而如今小班研讨提出的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尊重每一个人的思想特性,鼓励我们思想创造和创新,这种创新性思想对我们以后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对我们了解古今中西有什么帮助?“何以博雅”。


首先,从书本编排上来说,书本让我们直面古今中西的各种经典文本,体会前人宝贵的思想。


其次,从课程安排上来说,《导引》采用中西对照的课程模式,这让我们更好地对比中西。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花团锦簇,更好地欣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虽然中西有异,但是我们也在异中求同,比如《论语》要求我们为人处世要有“仁性”;国富论虽然提倡“利己”,但也在无形之中达到了“利他”,这种中西不变的生存之道,才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为人处事的原则。不仅如此,课本还博古通今,我们从希罗多德的《历史》看公元前的风俗文化,从司马迁的《史记》看当年的英雄情怀,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看演进、看进步、看我们是舍弃了什么,保留了什么,才走到了今天。同时,我们也看不变、看永恒,看它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千古传诵。


关于李建中老师带小班和大班的不同特色,在大班授课中,李建中老师运用PPT教学逻辑清晰,便于我们归纳总结。不仅如此,他语言幽默、深入浅出,深刻的经典在他的口中也变得十分有趣,从来不让我们觉得无聊。李建中老师思维广博,不拘泥于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而是广泛联系相关经典,让我们更加广阔地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而在小班研讨中,李建中老师尊重不同的研讨形式,教会我们学术研讨是什么样的,PPT展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帮助。其次,老师充分肯定每一个同学的思想,每个同学发言之后,老师点评之时,都会先赞许他思想中可取的部分。不仅如此,老师还采取一对一引导的形式,对思想中有可以碰撞的地方,两个人就会单独研究探讨,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转变很有益处。




张仕豪:博通与深入


首先是关于“如何成人”,我觉得李建中老师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应该是打开我们大学生活的视野。在高中,我们的思维往往是僵化的,而在大学,我们需要更加自主地去学习,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李老师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其次是关于“博雅”,我认为“博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博通”,第二个方面是要“深入”,李老师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在“博通”方面,李老师为我们选取了大量的国内外的名著经典供我们学习;而在“深入”方面,李老师注重把每一部经典的主题提炼出来,对我们进行专题式的深入探讨,我认为这对我个人思考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关于大班教学与小班研讨,我认为李老师对我们的帮助也非常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老师那种神采奕奕的教学风貌和无私奉献的教学精神。李老师每次上课总是提早到达教室,他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指导意见。在教学中,他讲课时的那种神采奕奕、那种风范是值得我们一生学习的。小班研讨中,他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指导我们进行专题式的探讨、研究和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秦一帆:输入与输出


首先,在“何以成人”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这门课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中学我们更多地去思考:一个正确答案,它应该具备什么;在这门课上,李建中老师带着我们去思考:一个人,他应该具备什么。在中学我们思考的是:怎么样把一个正确答案做出来;而在这门课上,我们思考的是:一个人想要成人,他首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有仁性、有悟性,然后他还要学会审美等等


我认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个模式,对我们也是大有裨益的。首先,它带给我们的是两重维度,对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输入和输出的维度并举。在中学,我们可能更多是以输入为主的维度;在这门课上,我们更多地强调输入与输出并举。以前,老师可能更多的是一位传授者,一位讲授者;现在,老师不仅是一位传授者,他更是一位倾听者,指导者。他在我们表达的时候,在我们形成自己观点的时候,给予我们精心的帮助和指导。


在“博雅”这个问题上,老师为我们选取了6部中学经典、6部西学经典,并帮助我们抽象出它们的精神内核。以前我们可能看《红楼梦》是《红楼梦》,看《审美教育书简》是《审美教育书简》,现在我们知道了《红楼梦》的精神内核是“爱恨”,而《审美教育书简》的精神内核是“审美”,这为我们提前步入中学经典和西学经典做了铺垫。



何吉源:《导引》课使我们沉浸于经典


《导引》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在这儿结识了一群好朋友,我们可以一起交流思想,对同一部名著,同一种精神,我们会有不同的解读。在不同的解读之后,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生活中是有很大用处的。其次,导引课也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去重拾这些经典,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愿意阅读这些经典的,因为它们很深奥,但是在老师的讲解之下,你会有一种兴趣,去阅读这些经典,沉浸于经典之中,去体味先贤的智慧。





李琳鑫:《导引》课让人不再碎片化


对于“何以成人”,我认为一个人要成人,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根据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他要有恰当的政治素养,要学习六艺,要拥有一系列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有改造社会的抱负,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人。除此之外,我认为他还应该有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门课老师采用了大班教学和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在大班授课中,老师先采用各种例子引发我们的兴趣,用各种实例和大师的观点让我们领会经典中的精华。比如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老师列举了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和《论崇高》中的一系列观点,然后告诉我们,人是要全面发展的,如果让人只朝一个方面发展,人只会变得碎片化,而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让我能够博览更多的文化,开阔自身的眼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对自身的发展十分有利。


对小班研讨而言,小班研讨可以让我们自如地交流自己的观点,形成思想的交融和碰撞,让自我在辩论、表达和主题展示中得到更多的收获,这对我们的发展很有利。





张天翔:博学多识,雅正端方


“博雅”,“博”就是博学多识,“雅”是指雅正端方,我认为“博”应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另一个是空间维度。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觉得“思接千载”是时间上的一个维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我认为“博”要做到时间维度,就一定要学会“通古今之变”,然后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去探究属于自己的“天人之际”。“博”的空间维度,我认为应该是讲究中西结合,古往今来,很多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大师,他们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


“雅”,它应该是“雅正端方”。一方面,它是指一种个人特质,指君子温柔敦厚的特质;另一方面,我觉得“雅”有自己的内在规范性,它的内在规范性就是“雅正”。



林雅欣:追求“美”是人类的共性


人和动物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人对于“美”有一种追求。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里面将“美”分为两种,一种是溶解性的美,一种是振奋性的美;《论语》中也提到,“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苏轼的诗有一句叫做“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于“美”都有一种追求,这也是人类的共性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大班教学是一种深入浅出的教学,它带领我们阅读经典,从中去感受我们以前从未知道的一些事情。如果说大班教学是一种输入,那么小班研讨就是一种输出,它是从理论性变成实践性的过程。在小班研讨中,通过辩论、话剧以及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我们收获到了很多。



李思雨:思维方式的碰撞


我觉得《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这门课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老师很幽默风趣,特别是笑的时候很有亲和力,老师给出的话题都很新颖,能够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上课的氛围很自由轻松,也让我对中西经典中的一些思想有了大致的了解。关于小班研讨,我们主要是辩论的形式和学术研讨的形式,不管是辩论,还是讨论,都让我们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让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了碰撞,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undefined



杨涛:李建中老师的两个小故事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所探讨的命题是“何以成人”,李建中教授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讲了两个小故事,名为“牌坊困惑”和“炼钢误读”,这两个小故事所探讨的就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区别。我们作为大学生,尤其是一流大学的学生,不光要拥有专业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人文情怀,这就是所谓的博雅教育。我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之中,在与老师、同学的讨论之中,认识到仅有专业教育是不足的,因为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专业的教育只能算作半个人,不算全人。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学习中,我认识到要做一个心系天下、人格健全的人。



邵佳琪:上何元国老师的课有压力


何元国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严谨、理性,在他的课堂上,他总是十分强调批判性思维,上他的课让我觉得有点压力,又十分兴奋。因为每当我阐述一个观点的时候,我必须保持小心谨慎,尽量客观和正确地表达出我的看法;同时听到别人的想法的时候,我又十分兴奋,想要找出对方逻辑上的漏洞。



张楠:在学生心中种下种子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贯穿了中西人类思想史上的十二部经典,为每一位刚踏入大学的新生,为每一位刚成人的大学生解答“何以成人”“何为博雅”这两个问题,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种下了可以回味思考一生的问题。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树立深沉有益的人生目标,而不是耽于肤浅的物质享受。



胡青山:培养“迁徙”的能力


从2018年9月开始,我开始担任《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这门课程的课程助教,至今已经担任过三个学期的课程助教。在上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何为博雅”,同时理解了武汉大学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所在,正如李建中教授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后记中所言,通识教育所要教给大学生的是一种迁徙的能力,获得了这种能力以后,当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他就能够获得一种更加圆满的人生。


 

截止到今天,《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与《自然科学经典导引》本学期的授课已经全部结束。两大《导引》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一粒粒种子,这些种子会破土而出,会茁壮成长,会出类拔萃。两大《导引》,教给大一同学何以成人,何以知天,何以博通,何以雅正,会使同学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