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优秀论文 | 适合,未必最好——从明初户籍制回看《理想国》构想

发布时间 :2019/10/10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适合,未必最好

——从明初户籍制回看《理想国》构想

undefined

熊佳安 文学院

(2018301110124)

【指导教师评语】

本文尝试将明初户籍制度与《理想国》一书中的社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明初户籍制度是柏拉图社会构想的一个完美的历史实践样本,并对该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发现柏拉图对国家制度的设计未必恰当,认为固化的社会阶级制度并不能构成一个理想的稳定社会,必须充分尊重保护个体的发展和自由。本论文角度新颖,有作者自己的思考,文字流畅,表述清晰。

(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单欣)


摘  要:

本文将《理想国》中的社会模式构想与明初严格的户籍制度进行对比,用历史上出现过的社会实践检验《理想国》中的社会制度设计,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理想国》;明初户籍划分;职业固定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一个国家的理想社会制度提出了他自己的设计,即哲人治国,武人治兵,工农从事生产。不同阶层分别实行相应的教育,使之适应其本阶层的职业需要。[1]换言之,《理想国》是希望将各个阶层与职业建立稳定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固化,让最适合的人永远做其最适合的职业,使社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人尽其用,实现总效率的最大化。那么,这样的制度设计真的能让社会达到完美运行的状态吗?每个人只能做自己最适合的事,这样的社会就是“理想国”吗?我们可以观察明初与之相似的固定化户籍制度,比较二者之间对社会制度的设计,用明初户籍制度的实践来检验《理想国》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

undefined


一、明初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当贫农出身的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如何避免元朝的社会灾难重演、如何让自己辛苦开创的大明朝江山永固,成为了他必须思考的问题。朱元璋与柏拉图一样,认为只有让民众各司其职,每行每业都有固定的最适合的从业者,才能让国家所有的事业都长盛不衰。但是,即使是在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中国,让每个人都只从事国家为其设计好的职业恐怕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于是,朱元璋设计出了极其严格的户籍制度。“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毕以其业著籍。”[2]


明初户籍制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职业固定、父业子承、禁止改业。这三个特点实际上都是为了保证前文所说的“最适合的人做永远最适合的事”这一终极目标。下面我们会分析这三个特点,并将其与《理想国》中的设计进行比较,看看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首先,职业固定。明初将所有编入户口的人分为三类,分别是民籍、军籍和匠籍。民籍户口的人主要是农民和商贾,大部分知识分子也属于民籍。军籍户口的人就是职业军人,专门为国家服役。匠籍户口的人包括全部的手工业者。这里需要注意,明初的手工业者绝大部分是只能为国家服务的,其薪资由国家支付。所谓自由手工业者在明初是几乎不存在的。而且,匠籍的职业划分规定尤为细致严格,厨役、银匠等各种匠人有明确具体的规定。除此三类之外,还有一类——乐籍,即乐工歌妓等人。之所以将此类单列,是因为乐籍户口的人基本上没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权利,是社会正统秩序所排斥的人。

undefined

我们可以看到,明初的户籍制度也像《理想国》中一样,划定了专门负责保卫国家和从事生产的阶层,他们有国家规定的专职,且必须终身从事这一规定的职业,不能随意更改。而且,这三类户口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民籍由户部管理,军籍由兵部管理,匠籍则是由工部管理。至于三类之上最高统治者的人选,《理想国》中是由哲学家来担任,明朝则当然是由皇室世袭。但这二者实际上也是相似的。明朝的皇帝在他们尚为太子时就有专门的老师开设经筵,教授他们所谓的圣贤治国之道,这与《理想国》中的哲学王类似。而《理想国》中的哲学家实际上也并非一般平民可以成为的,因为按照柏拉图对教育的设计,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接受哲学教育,所以最终担任统治者的人还是和明朝一样是贵族。总之,什么阶层的人从事什么职业,这是《理想国》的理念与明初户籍制度的实践都要求采取的做法。这被认为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其次,父业子承。明初的户籍制度有意引导职业的家庭延续性,即设法让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世世代代永远从事这一职业。军籍的人归属都司下的卫所管理,军户为世袭,不能除籍为民。一人为兵,世代都必须当兵。军官子弟可以继承父辈的职位,只是要降级任用。我们熟悉的戚继光就是承袭祖荫担任军职的。“戚继光,字元敏,世登州卫指挥佥事”[3]即戚继光家族世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他本人也是继承祖职担任代都指挥佥事。匠籍也是如此,由于工匠是为国家服务,要保证国家需要的某类器具或工程的供应,就必须要求工匠们子承父业。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是铁匠,他就不能当银匠,必须也当铁匠。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使每个行业都有稳定的专业劳动力。而《理想国》中实现这一目的的措施则是对各个阶层实行不同的教育,贵族阶层学习哲学、辩论和演讲,武士阶层学习作战,平民阶层就主要学习生产。如此一来,各个阶层受到自己所受教育的限制,当然就只能世代从事国家希望其从事的职业了。无论是哪种方式,目的都是要保证特定阶层只能世世代代从事特定职业,难以做出更改。


最后,禁止改业。明初,想改变自己所属的户籍几乎是难于登天。三类阶层之间首先就存在着不平等和歧视。匠籍户口的人要比其他两个户籍的人身份低微,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注定要终身为国家劳作,永无出头之日,并被法律禁止改变自己的户籍。而军籍的人不想继续服役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除非某家丁尽户绝,或者家中有人成为兵部尚书级别的高官。因此,民籍的人通常也不会选择把自己的户籍改为军籍或匠籍。至于乐籍的人就更加悲惨了,作为低人一等的贱民,他们即使赚再多的钱也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他们不仅无法改变所属户籍,就连与其他户籍的人通婚也是困难重重。正常情况下,绝对不会有人选择允许自己的子女与低贱的乐籍人口结婚。我们所熟悉的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悲剧也正是因为李甲是士族子弟,而杜十娘却是乐籍的妓女,这样的婚姻注定是无法为李甲的父母接受的。[4]各个阶层严格固化,这正是朱元璋希望看到的“稳定社会”。这种对于阶层流动的严格限制,目的仍然是保证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也就是《理想国》中设想的那种效率最大化。


二、明初户籍制度的失败

通过上面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明初的户籍制度相当程度上与《理想国》中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不谋而合。朱元璋虽然没有看过《理想国》,但他对于社会稳定和效率最大化的追求却与柏拉图有着相似之处。于是,明初的户籍制度设计就与《理想国》有很多共同点。这就为我们对《理想国》的社会构想进行价值判断提供了一个社会历史实践的样本。那么,这种阶层职业高度固定化的社会模式究竟实践效果如何呢?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种一切以适合为标准并强行替个人做出选择的社会模式是有严重问题的。明朝的户籍制度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由于匠籍人口地位低人一等,而又无法获得转入民籍的机会,就导致其始终生活贫困,没有出头之日,这严重阻碍了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响手工业的发展。而军籍的世袭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继承父辈军官职务的人无法保证有相应的军事才能。明初大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就是这种军籍制度下的反面典型。李文忠是杰出的军事天才,而继承他职位的李景隆却是军事蠢才。他“屡大败,奔德州,诸军皆溃”“复大败……王师死者数十万人”“与谷王穗开门迎降”[5],直接导致了建文帝在镇压燕王朱棣叛乱的战争中失败,致使政权落入藩王之手。也就是说,国家认为的“最适合的人”,未必真的就适合那一职业。国家单纯凭借主观标准强行替个人做出职业安排,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此外,每个人应该有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应该有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自由。理想的国家社会模式应该是尊重并保障这一自由,而非为了实现某种整体目标而忽视甚至践踏自由。国家社会对于个人选择自由的忽视不仅不能使社会健康发展,还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危害社会稳定。明初的户籍制度就体现了这一问题。许多人为了逃避为国家服役或出工的义务而逃籍,最终酿成了几次大的流民叛乱。“成化初,荆襄寇乱,流民百万。项忠、杨璇为湖广巡抚,下令逐之,……死者无算。”②朱元璋设计这种户籍制度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结果却引起了民变,这大概是他未曾料到的。


最终,明朝的户籍制度因为严重不合时宜而无法继续维持。嘉靖年间,这种户籍制度已经名存实亡。清顺治二年,“前明之例,民以籍分,故有官籍、民籍、军籍……至是除之”③。这一制度的失败,相当程度上也折射出《理想国》中社会构想的不合理性。


今天,我们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尊重保护个人发展自由的社会,而非为整体目标牺牲个体选择权利的“理想国”。只有每个公民自由健康发展,拥有平等的权利,我们的社会才能实现稳定与和谐,才能继续进步。我们常说,国家好,大家才能更好。同样,大家每个人都好,国家才会好。


[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8-37页。

[2]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十七,志第五十三食货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3页。

[3]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89页。

[4]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①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8页。

②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十七,志第五十三食货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63页。

③ [清]张廷玉等:《清朝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考一,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