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研讨

小班研讨 |《中国文化概论》:如何养成君子人格

发布时间 :2017/11/07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其主要形式是“小班授课”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武汉大学在校本科生逾三万,实施“小班授课”难度颇大,或可试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上半年,历史学院潘迎春教授在《简明世界史》课堂率先试行小班研讨,颇受学生欢迎。

本学期,文学院李建中教授的《中国文化概论》亦试行小班研讨,第一次研讨的题目是“君子与小人”。

如何养成君子人格,不仅是这次小班研讨的主题,更是大学通识教育的宗旨。2017年9月27日,我们参加了三个小组的小班研讨,并现场采访了同学和助教。



课堂围绕君子与小人这一儒家传统命题展开,同学们对这个观点各抒己见,并时有辩驳,在你来我往中形成对君子小人观更为全面的看法,博士助教则在这个过程中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与引导,丰富和完善同学们的知识结构。

课堂产生了许多有趣的讨论主题和新鲜的看法。诸如:“君子是否一定是完美的?”“小人就必然是坏人吗?”“中国古代的君子vs西方文化中的绅士,究竟哪一个更符合当今的趋势,君子品格真的就out了吗?”

 

课堂研讨

研讨组1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曾被认为是孔子的罪状之一,同时在造字中就是一个跪着的人的形象,同学们对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有同学认为这是出于孔子的时代局限性,有同学笑言:女人心,海底针,深不可测,所以难养,董俊同学则为孔子辩解:若将视作的通假,孔子岂不像一个和蔼的老师在向自己的学生吐槽吗?

研讨组2

易晶同学第一个发言,以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做出了6种区别。胡天成同学紧接着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君子和小人应该以“原则去界定,认为君子有自己的一套交友、办事的标准。罗玄同学则指出,上面两位同学看似说法不一,可其实所谓原则就是以仁与不仁来做区分的,提出了对君子小人内看道德修养,外看言行举止的区分方法。

研讨组3

关于孔子对君子的界定,有同学持完全赞同的态度,也有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举例来说,文天祥年轻时生活作风并不好,但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是一个莽夫,但也是一身豪气的草莽英雄,他们难道称不上君子?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符合文质彬彬的要求,但他实际上却不择手段,又怎么可能是君子?所以,对君子的理解不能流于形式。

 

同学如是说

A同学(马克思学院大三学生):这门课采取的形式非常新颖,是第一次接触到讨论类型的通识课。这种形式可以督促自己多看书,增加阅读的时间。

B同学(口腔医学院大四学生):因为并非本专业的学生,总担心自己的发言会比较肤浅(笑)。但讨论的形式确实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自己另外选修了一门基督教的通识课,与中国文化同时了解,收获颇丰。

 

助教如是说

余慕怡

这是一种双重角色和双非角色的体验。既是需要更加深入学习的学生,也是需要转换身份完成如引导、启发、答疑等职责的老师;但同时既不是学生又不是老师。体会到助教之“正在于此一半彼一半。

李远

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让我对本已熟知的问题又产生新的想法。正所谓教学相长,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我也是讨论的参与者,与大家一同思考,共同进步。

刘楚

我们今天这种圆桌讨论也是一种平等的象征。圆桌起源于英国古代英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传说,圆桌无首席末席之分,象征围桌而坐的骑士处于平等的地位,正如在座的每位同学的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李虹烨、尉景婷、周小樱、刘纯友采访,尉景婷、李虹烨、谢微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