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课程

通识课堂 |《西方美术鉴赏》:重拾表达感受的能力

发布时间 :2019/04/03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主讲人:阮晴


《西方美术鉴赏》

本课程以西方美术史中的优秀作品为媒介,但不以单纯的史论理论来讲授,会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以及对画家人生经历与人格分析,引发学生向更广泛的领域---如认知心理、行为心理方面去好奇与探索,希望在作品与欣赏者之间架起一座感性的桥梁,这座桥梁通往欣赏者的内心世界,让美的感受与心连接,当心灵能够真正感受到美的事物时,灵魂就被滋养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则会凸显。


勇于表达感受的课堂


阮晴老师现在还保留着一份PPT,那是一名学生上课展示的PPT——用数学函数解出了一颗爱心。

阮老师说这是数学之美,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美的世界里,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美。

《西方美术鉴赏》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恰恰在于此:让学生能够发现美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阮老师的课堂非常注重学生参与,每节课都会留至少30分钟分组讨论,也会邀请愿意表达的学生上台分享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验,这是《西方美术鉴赏》课程的一大特色。


这样的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为自由讨论可以让学生自由联想,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找到感觉。阮老师曾受邀给弘毅学堂上《西方美术鉴赏》,课程结束后,有学生表示:“画是在传递一些感情的,只是老师直接把这种感受讲出来就没意思了,所以我特别喜欢这门课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可以自由地联想”。

阮晴老师在讲课


阮老师认为,教师的中立与开放态度才能引发学生敢于对作品表达真实的感受与体验。《西方美术鉴赏》的教学强调艺术的鉴赏没有对错,只有“真实”。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感知力,重视每个个体的感受差异性,理解作品的同时也理解他人。


但是,这门课程并非一开始就是采用这样的形式。2000年,《西方美术鉴赏》开始讲授。最开始的几年是阮老师一个人在讲课,后来演变为每学期结课前留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展示,再后来变为现在的形式——每堂课留出半个小时给学生讨论与发言。


“我非常强调的是感受。因为不管欣赏艺术作品也好、音乐也好、美术也好,没有感受,你谈何欣赏?”阮老师认为感受是欣赏艺术作品的前提,没有感受,欣赏无从谈起。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可惜的是,我们表达感受的能力自小就一直被压抑。当婴儿哭泣的时候,父母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止住哭泣。止住哭泣的手段不外乎:给一个玩具、喂一些食物、哄婴儿入睡。人最原始的表达感受的手段——哭泣——从出生就一直在被压抑。


所幸,我们仍然拥有表达感受的能力。阮老师讲了一件她如今仍然记忆深刻的事情。

梵高《麦田上的群鸦》


大概两三年前,阮老师在课堂上预告了下一周会讲梵高。第二周上课的时候,一名一直坐在第一排的女生举手说想展示,她非常精心地准备了PPT。在讲台上,女生讲着讲着居然流下了眼泪。


但是,最让阮老师感动的事发生在课后。《西方美术鉴赏》这门课程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规定只要上台发言,就可以留一次平时成绩。但是,课后女生过来说,她其实并没有选这门课。


“我当时非常吃惊”,阮老师表示,“我说是不是名额满了你选不上,如果你下学期选了,你可以不上课直接交论文”。结果,这名学生说,她的学分已经够了,她只是喜欢这门课,所以就来上课了。

梵高《自画像》


《西方美术鉴赏》的课堂上总有一些没有选课来旁听的学生,甚至还有一些非学生的成年人。他们多是慕名而来,在阮老师的课上,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发表见解,一起表达对于美的感受。


没有标准答案的通识课


阮老师认为,像《西方美术鉴赏》这样的通识课程,其实更多是素质的培养。“但是素质的培养其实很抽象,可能很多人文类的通识课程都是这样,它没有办法立马见效”,阮老师说,“它不像考试,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不像数学物理,我学了就能马上做,对了就能得分。”


但是,这些抽象的东西,这些没办法马上见效的东西一定是有用的。通识课程一个很重要目的是引发大家的兴趣,这种兴趣能够让人持续学习。它不同于专业课,三十几个课时交给同学们一些实用的技能,一学期结束以后就可以立马见效。或许过了二十年再回来看,通识课所带来的东西就逐渐显现了

米开朗琪罗《创世纪》(局部)


在以往课程结束后的论文中,总有学生表达这样一种感受:感觉学到了很多,但要写下具体学到了什么时,又说不清楚。


“我很理解这样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已经习惯了能够被衡量”,阮老师说,“而生命中不能被表达衡量的东西实在太多,一个选择,一个想法,一个决定,很多其实出自内心那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情怀,它很难用逻辑道理去判断,这一切都出自于对自我的觉察与丰富的情感。”


而在课程中不断强化的以感受为主的感性学习,正是为此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是完善完整的人性及成熟情感的一部分。

莫奈《睡莲》


《西方美术鉴赏》有一堂课讲达·芬奇,达·芬奇不仅仅是画家、雕塑家、建筑家,还是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乐师。达·芬奇兼具多重身份,是专才更是一名通才,他在很多专业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成就。自文艺复兴以后,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全面的人。阮老师认为达·芬奇式的人才正是通识教育所希望培养的人才。


的确如此,通识教育强调通识型人才,但是通识并不意味着全面平庸,肤浅的涉猎并不是真正的通识。通识教育希望培养的学生既学有专长又博闻广见。《文心雕龙》有言:“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通识课与专业课应该是贯穿的,它们不是独立的情形。“我们有很多同学,他可能觉得这个专业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被动选择的”,阮老师说,“通过通识课的学习,也许他就能找到专业课上吸引自己的东西,或者说曾经没有发现的可以吸引到自己的东西,然后可以给他多一些角度”。这或许也是通识课的一个意义所在。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永无止境的光荣旅程


阮老师开设这门课程已经将近20年,每学期相同章节内容虽相似,但每次课程参与的学生不同,讨论分享引发的主题不同,带来的思考也不同。


“我其实收获最大的。如果你选了这个课,你只上了一学期,在一学期这个阶段听到了很多的声音,但是我是一直站在这里,一直在听下去。”阮老师认为这门课不仅教育学生,也启发教师。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同时带给老师灵感,每一次课都是全新的表达与展现。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当然,这样的形式也给老师提出了挑战。由于作品引发的讨论涉及到很多层面,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时学生会直接发问老师或其他发言的同学,但是,对不同观点的呈现与开放态度使得这门课程独具魅力。


精彩的讲授与开放的讨论形式使《西方美术鉴赏》成为热门抢手的课程。阮老师的个人魅力也深深吸引了学生,在在第七届“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评选中,阮老师得到最高票数,获选“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最美丽优雅的老师”两项称号。“学生对我的肯定也激发我更高的教学热情,十几年来,对该课程的投入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美好”。

阮晴老师


“我们在生命中会爱上一个人,而我会爱上一门课。”在2017年上学期《西方美术鉴赏》课程结束时,阮晴老师对学生们说:“希望我可以在这个讲台上一直站下去,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教,我同时也收获同学们的教导,而十几年来,我是那个学到最多,收获最大的人。这门课让我感到很美好也很幸运,在这个讲台上一直站下去,将是我的荣耀!


人是有使命感的。或许,传播美、感受美就是阮老师的使命,她更有一份责任想将对美的见证传递下去,让这个对审美缺乏的社会多一分美的理解,多一分美的滋养。能在生命中感受美好,生命的品质将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