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

通识课程介绍 | 《行为健康》

发布时间 :2018/08/31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编者按

NO16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第二模块“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的核心课程《行为健康》。

   健康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日常应对外界刺激的行为与健康息息相关,但影响行为健康的因素很多。本课程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各个角度,理清影响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和各种影响因素,解析行为背后的原因,以期由内而外的增强大学生的健康观念,提高行为健康的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教师团队介绍

课程负责人

王素青

王素青,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博导;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营养学》课程负责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访问学者,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武汉市预防医学会理事、湖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审查专家组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文章近三十篇。主要研究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食品安全与健康,妇幼及老年营养。

负责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大学、医学部教学研究项目多项。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学》、《专业英语》、《卫生学》、《预防医学》、《社区医学》(留学生),研究生课程《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与仪器操作规范》、《问卷设计-从概念、问题到答案》等。

undefined

团队成员

汪春红

汪春红,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博导、预防医学系主任。任湖北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预防医学会理事、湖北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营养毒理学、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价等。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校级高教优秀成果奖2项,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85篇,其中SCI收录17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2部、其他专著5部。

团队成员

白宝玉

白宝玉,武汉大学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师资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2016-2017年曾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女王大学交流访学。担任《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心理发展与教育》三个杂志的审稿人。


主持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项目等三个课题,近五年在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

undefined

团队成员

王红

王红,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主要从事职业性肿瘤的机制研究,尤其是苯致白血病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在PLOS ONE、Occup Environ Med、Toxicology in Vitro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团队成员

魏立佳

魏立佳,武汉大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系教授、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系主任、、珞珈青年学者、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应用计量经济学。

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期刊杂志上发表多篇论著,担任武汉大学行为科学研究实验中心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专项项目等项目负责人。


课程介绍


   


健康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日常应对外界刺激的行为与健康息息相关,但影响行为健康的因素很多。本课程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各个角度,理清影响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和各种影响因素,解析行为背后的原因,以期由内而外的增强大学生的健康观念,提高行为健康的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课程内容包括行为、健康的基本概念,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健康行为的各种理论与模型,决定行为健康的生物学基础,影响行为健康的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因素及内在机制,基于行为健康内在机制进行的干预和效果评价,以及促进和维持行为健康的策略等共五个部分,分11次讲授。该课程通过理论讲授、案例解析、短视频(歌曲/阅读材料/电影)讨论等,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生活中行为健康的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行为健康知识,理解行为与健康的内在决定因素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并为立志于该领域研究的学生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概论

一、行为、健康的概念

二、行为、健康的决定因素

三、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行为理论和模型

一、健康行为的类型:

日常、保健、预防、危害

二、健康行为理论:

知信行理论、健康信念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阶段性理论

三、健康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生物学视角下的行为健康

一、遗传、表观遗传与行为健康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行为健康

1、行为健康的神经、免疫和内分泌基础

2、行为健康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三、行为和健康的相互作用

四、健康行为的生态学模型

五、健康行为与疾病预防

undefined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


社会学视角下的行为健康

一、自然环境下的行为与健康:

地理气候、物理化学、生物生态

二、社会环境下的行为与健康

1、物质(经济基础):生产水平、国民经济、国民收入

2、精神(上层建筑):文明与风俗、文化与教育、宗教与信仰

三、家庭环境下的行为与健康:

阶层、婚姻、交际

四、教育对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社会适应、生活方式、心理承受能力、健康知识


心理学视角下的行为健康

一、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行为因素

1、人际交往与健康

2、亲密行为与健康

三、应激、应对与健康

1、应激与应激源

2、应激反应与健康影响

3、应激管理与预防

四、健康行为促进

1、行为与态度的相互影响及其原理

2、与健康行为相关的态度的形成及其改变

undefined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健康

一、健康资本理论

二、健康行为中的同群效应

三、健康行为的决策

四、健康消费行为的经济学

五、健康行为的价格弹性



讨论课

一、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搭建“(影响因素)-行为-(影响因素)-健康”支架。

二、通过讨论把不同视角下的相关知识点融入支架,构建网络。


授课方式及创新

基于现代教育理论(ARCS,PBL,CBL,TBL,EVB),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案例导入、主题讨论、知识点剖析、课外阅读、视频解析以及前沿动态追踪等,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建立理论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关联,从而达到知识应用的深化和创新。


基于学生的专业和年级,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讨论分组,以保证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能够有机会与班级中的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课前:通过课程QQ群和电子邮箱提前告知课程内容,便于学生挖掘和利用互联网资源,并带着问题来到课堂;

课中:除课堂讲授,还通过1)课程微助教用于知识点的复习、总结和归纳;2)课程QQ群及时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3)“主题讨论”、“情景实践”和“读后(观后)反馈”,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在消化和重构。

课后:教学相长,通过不断搜集和总结学生的反馈,使课程不断完善和提高。1)综合问卷调查、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成绩分析等,建立统计模型评估教学效果,形成评估方案;2)利用非结构访谈,获得学生主观反馈。


教学手段:

在保证教学内容丰富、严谨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短视频、歌曲、电影等),增加课程的幽默性和趣味性。

1、翻转课堂:学生通过阅读清单和电影清单,提炼主题,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并即时简短报告;

2、QQ群:用于教学反馈、案例讨论、问题指导等;

3、Blackboard:课程内容、练习、作业等全部上网。


课程成绩评定


   


1、平时 50%

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演示、板报展示

2. 期末论文 50%

行为健康相关问题的解析、目标的拆解、方案制定、实施监控、效果观察等



教材及参考书(部分)          

         


1. Karen Glanz, Barbara K Rimer, K. Viswanath. 《Health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5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5.

2. Committee on Health and Behavior: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Board on 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al Health《Health and Behavior: The Interplay of Biological, Behavioral, and Societal Influences》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

3. S.Sutton《Health Behavior: Psychosocial Theorie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2002.

4. Frank RG《Culture, Behavior, and Health》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4.





    
 

 

5.徐红译,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积极心理学》群言出版社,2010.

6.林隆全译,蒂莫西.泰勒著.《斯坦福极简经济》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7.Kelly McGonigal《The Willpower Instinct》 Penguin Group (USA) Inc. New York, 2011.



8.王晋译,理查德.泰勒著《“错误”的行为》中信出版社,2016

9.胡晓娇译,丹尼尔卡曼尼著《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时,2012.

10.田蕾,黄建莲译,彼得.乌比尔著《直觉-为什么我们左右不了自己的生活》中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