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核心通识课程简介

发布时间 :2017/11/07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了弥补传统文化长期断裂所造成的影响,这一模块的核心通识课以中华文化的讲授与学习为基础内容,同时考虑到“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世界文明的中国化”、“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等问题,因此,反映世界文明诸层面的内容也占有一定比例。


1.《中国文化:元典与要义》

元典是人类轴心期的伟大著作,是人类首次系统而辩证地表达出对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是由伟大心灵于前学科时代所创造出的人类的基本精神或曰“元精神”,因而对文化元典及其要义的研习,是作为“元教育”的大学通识教育的首选和必选。元典与要义的黉门传习是中华文明通变恒久、亘古亘今的教育学缘由,以元典及要义教人育人,是华夏博雅教育的伟大传统。本课程从中国文化元典中选出儒家的《周易》《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和中国佛教的《六祖坛经》共六部,采取“大班导读、小班研讨”的方式,师生同堂,悦读元典,妙解要义,共创青春版的中华元典精神。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有二:一是四次小班研讨时的读书笔记和小组发言,二是期末所提交的对中国文化某一部元典的“要义解读”。

2.《中国人文经典》

可以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也可以是一个课程系列。作为“独立课程”,可以导读某一部中国人文经典,设计为36学时,2学分;作为“课程系列”,可以依时序导读多部中国人文经典,设计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共五个时段,每个时段2学分。申报人无论选择何处方式,均要求实现“对话”性: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其对话内容包括对经典的理解、对经典中有争议观点的看法、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态度等等;二是师生与经典的深度对话,共同质疑经典中的人物、事件和观点;三是师生与现实的延展对话,将中国人文经典与当代社会现实关联起来,从而真实而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文经典的现代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课程通过“大班授课(或网上慕课)”与“小班研讨(或小组悦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中国人文经典,为学生在大学时代的人格塑造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和思想资源,真正实现“养成人格”的通识教育之目标。

3.《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本课程所涉作品可分为古诗和词两大部分。其中诗以近体诗为主,兼及汉晋以来的古体诗,词作以宋词为主,兼及金元明清最精华的作品。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重要作家、主要艺术风格及流派有所了解。同时帮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和分析诗词中的文学现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作家、作品,拓展其思考空间,并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认识,增强其传统文化认知,促进其文化自信。

4.《中国小说与社会》

本课程将中国经典小说置于社会学视域和中国文化的大背景,通过讲授与分析,揭示小说所建构的精神结构与社会本身的同源性,小说所建构的群体世界与社会集团或阶层的对应关系,小说所阐扬的伦理与传统社会伦理的一致性,并及启蒙时代的新特性,加以现代性的返照。通过该课程,让学生理解小说,尤其是经典小说的确是一种“有意义的结构”,引导学生把小说作为人类的心灵史、社会的思想史去阅读。

5.《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导读》

本课程从已经获奖的110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中选择以八到十部经典作品,通过母题组合、性别组合、体裁组合、东方元素、中国元素、美洲与非洲元素、东西方作品比较等多个层面,鸟瞰100多年以来世界文学最尖端作品的概貌,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去熟悉和理解现实主义(含后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含后现代)、存在主义(含黑色幽默、荒诞派、废墟文学)、新左派与反文学(含愤怒派、垮掉派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文学流派。

6.《莎士比亚与西方社会》

莎士比亚的戏剧真实反映出英国乃至欧洲17世纪社会生活和思想变化以及民族风情。本课程通过剖析莎士比亚戏剧,以四大悲剧代表作《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代表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及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重点,旁涉他的十四行诗和长诗,了解欧洲黑暗时代和近代初期历史的结点状况,以及文艺复兴所带来的科学和艺术的变化。

7.《现代西方文学思潮》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了解西方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文学思潮,包含:现实主义文学的新趋向、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新小说、存在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主要内容:讲述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并阐述20世纪欧美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8.《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

主要讲授汉语、汉文字的起源、发展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文字面貌,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并揭示汉语、汉文字从宏观到微观的文化意涵。其中汉语部分,涉及汉语的早期形态——上古汉语先秦期、言文分离时期(上古汉语两汉期、中古汉语、近代汉语)、早期白话文及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况。文字部分涉及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小篆、隶书,并涉汉字简化等,使学生对于中国文字的形态及文字学历史有一个概貌性的认识,并初步掌握识读简单古文字的方法。通过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比较汉语、汉文字与印欧语及其文字的不同发展脉络,开拓学生视野,使熟悉汉语、汉文字遗产,掌握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打下基础。

9.《中国哲学智慧》

介绍儒家、道家、《周易》、禅宗、理学、心学等中国思想史上各重要学派的哲学思想精华,阐述其历史影响和现代意义,增长哲学智慧,锻炼思维能力,丰富国学知识,提升精神境界。着重讲述中国古代哲学所讲的“道”,“人生之道”即做人的智慧,“自然之道”即关于如何认识世界的智慧,“致知之道”即关于求知方法的智慧。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以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既注重师生思想的互动,也强调古今意义的互动,以期培养学生阅读原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增进对中国古代经典的亲切感。

10.《西方哲学史》

讲授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哲学概念以及正确的哲思方式,熟悉哲学的核心问题,并能够指出不同解决方案的利弊得失,具备良好哲学修养。课程将透过不同哲学家对哲学问题的解答所产生的争论,考察一般人视为理所当然的普通常识是否具有合理性或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理解哲学家如何思考问题。教学方法采用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结合,上课听讲与课后阅读等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的学习,突出问题和论证,培养学生的哲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哲学核心问题》

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形式化的推理,让学生切入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主要是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中所讨论的核心问题)。课程学习一方面注重培育和发展学生关于哲学的生活直觉,另一方面训练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方法以生活化的思想实验提出哲学问题,以逻辑化的论证推进对哲学问题的探讨,以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以开放式的结论引导学生做更进一步的思考。

12.《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通过逻辑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普通逻辑学和数理逻辑学)的讲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改正错误的思维习惯,利用所学的逻辑学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教授学生如何利用逻辑知识来应对日常思考、撰写论文以及社会化的逻辑学考试等问题。教学方法以老师课堂讲述理论知识为基础,同时配合以老师出题、学生回答问题(目的是展示推理过程)、老师放映视频片段(用以展示逻辑知识点)并讲解要点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13.《心理学与生活》

通过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主要研究方法、基本现象和概念,探索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与发现,并能够初步应用基础心理学知识,促进对自我的认知,使个体获得更好的成长。同时,作为一门从各个角度对“人”展开科学研究的学科,心理学既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也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课程的学习还将拓宽与学生各自专业相关的知识面,开阔专业视野。在教学方法上,以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心理学实验和案例分析的讲授形式为基础,同时配合以课堂互动、实验体验、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和思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14.《中国文明史》

课程内容涵盖从上古到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和历代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以及各时期的文化特色及其变迁等内容,引领学生通古今、观天下、晓文明。教学目标:通过讲授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演变,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发展及相关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正确理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15.《世界文明史》

介绍世界诸文明演进的基本过程,探索人类社会时代变迁与文明更替的基本规律,重点讲授牵动世界全局的局势和运动、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以及历经岁月沧桑遗存至今或影响至今的制度、宗教和文化,使学生在掌握世界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当今世界的认识,探索不同文明间彼此沟通的可能途径。

16.《考古与人类文明进程》

采用精致的图片,精美的视频,精彩的故事,借助大量的实物遗存,利用丰富的科技手段,重建文明的历程,探索人类终极之谜,解读人类的起源和迁徙、文化的出现和变迁、文明的诞生和演进。教学目标:介绍重大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讲授考古学的基本概念、方法、技术和理论,将科技与人文融为一炉,让学生对人类文明进程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17.《历史典籍导读》

选取部分经典篇目,带领学生阅读中外原典,从而引导学生触探历史脉络、体认史家思想、领略辞章之美。教学目标:通过讲授中外历史典籍的成书背景、文本内容、撰述体例与史学价值,指导学生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典章制度、政治文化与民族交流,训练学生的古文、外文阅读能力,同时让学生获得关于世界文明的总体认识,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

18.《近现代中外关系》

主要讲授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关系,包括近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入侵,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废约”之努力,中日、中美、中苏、中法关系的演变,让学生理解“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重点掌握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的地位“从屈辱到崛起”的深刻原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