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

“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核心通识课程简介

发布时间 :2017/11/07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核心通识课程在自然科学的几个主要学科(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命科学等)均安排一门课程,在21世纪交叉前沿技术领域信息技术安排一门课程,在医学领域中安排四门课程。


1.《数学精神与方法》

打破传统数学教育沿少数几条经典线索纵向灌输的模式,从宽视野、多线索的横向视角(思想层面、逻辑架构、应用景观、研习策略、学术大师、发展史实、固有的文化艺术氛围,等等)选择教学材料,以达到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及其价值的目的,并实现启发学生心智、开阔其眼界、激发其数学感觉和兴趣的效果。

2.《物理与生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自然科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物理学的发展和物理学原理、方法、技术面向实际应用,使应用物理学的众多分支得以产生和发展。基于物理学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于非理工农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而言,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物质的微观结构、运动规律及基本相互作用如何?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的解释和实际应用需要物理学知识等等,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这也是最基本的科学素养之一。本课程从时间维度讲述物理学的背景知识,用浅显的语言介绍物理学的基本内容,用简洁的数学形式表达物理规律,同时运用所讲述的物理知识解释有趣的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含有趣的物理实验、重大的科学发现、优美的物理公式和影响科学进程的物理学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些物理知识、了解一些科学方法、熟悉一些科学思想、学习一些科学精神,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确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

3.《化学与社会》

让课堂具备“可视”、“可听”、“可用”的特点,让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知识背景下更好地窥探化学之美、领略化学奥秘,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化学基础概念和代表性理论的讲授,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扩大科学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宇宙新概念》

向学生宣传正确的世界观,自然哲学观,尽管它的作用现在还无法直接看出来,相信当学生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帮助.这对他们建立良好的人身观,正确面对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为他们今后工作研究中,少走弯路,早出成就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5.《地球科学概论》

加强学生唯物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的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培植学科交叉研究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讲解与地球有关的地学学科相关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研究科学问题的广泛兴趣。

6.《微生物的世界》

引导学生对人类自身、人与微生物关系、人与环境关系有新的思考,使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对相关问题的处置中,能够利用所了解的相关微生物学基本知识进行理性、科学地思考与判断。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主要介绍微生物的形态、种类、分布、营养代谢、遗传及微生物的控制等基本知识以及微生物对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卫生、食品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并介绍有关微生物学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7.《力学世界》

引导学生了解力学发展的历史,了解重大力学发展事件,力学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掌握力学发展过程中学者采用的科学方法,介绍重大理论的社会应用,介绍科学家在探寻科学问题过程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8.《科学技术史》

凝练各学科对自然界认识的精华,展现科学发展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获得自然科学整体的形象、人性的形象。科学史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是沟通文理的重要素质教育课程,可以让文科生懂得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理科生拥有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科学史可以按照不同的编史方法分为科学思想史与科学社会史、分科史与综合史、国别史与通史等。

9.《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

重在激发对信息素养的学习动力、唤起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渴望。以科研选题为基点,开展学术探究,体验科研思维、掌握检索技巧、通融学科专业,锻炼交流合作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信息素养不再仅仅是工具,更多地融入了通识性知识获取、思维方式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等培养目标。

10.《大学生科研素养和科学方法》

立足于基础性的通识知识,培养学生的基础科研素养;采用理、工、医学学生深入科研,人文社科和艺术学生知道科研的课程定位,体现课程的通识性;通过参观实验室和科研实践环节,使学生建立起实践是科研的重要支撑的意识。通过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系统地讲授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科研素质。学生掌握开展科学研究需遵循的学术规范和科研基本规律,了解专利撰写等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体会团队合作精神,建立科研素养终身培养的意识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科研习惯,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11.《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

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方方面面的影响。中医学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原动力,是中医学的根。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医的振兴也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中医的经典理论、基本精神甚至是研究对象,无一不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潮相呼应。讲述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掘其异同点,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会和热爱,有助于全面理解人与宇宙自然之间乃至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2.《环境与人类》

课程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环境与健康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进展,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我们面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阐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以人为本、健康为核心”,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环境与健康相关概念,熟悉环境污染对人群可能的健康危害,一方面突出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引发的疾病和在疾病传播过程中的特殊性,又强调了受污染的环境要素易引发的疾病。力求贴近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深入思考该怎样和环境和谐共处,从意识形态中能自觉地参与思考、实践、探索,倡导生态文明,人与环境和谐地共存和发展。

13.《医学、人文与社会》

课程首先追溯医学的起源,以翔实的史实和突出贡献的人物向学生展示医学发展的历程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医学与其它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研究是人类对于自身的不断了解和认识。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传承和发展,并从中获得启示。之后,课程将从生命的起源开始,讲解人生之中的生、老、病、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过程,认识健康和疾病。现代医疗卫生政策,讲述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和相关医保政策,以及敏感的医患关系。通过此课程的介绍,将为本科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疾病观乃至人生观,同时向学生传递珍惜生命的主题,并有助于今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

14.《行为健康》

引入案例式教学模式,结合以团队为基础的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改变传统通识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系统介绍行为与健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各类常见行为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健康和疾病的关联,灌输行为改变的方法和策略,以指导大学生形成“行动决定健康”的理念,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采纳科学健康文明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构建“知一行一决”的健康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