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讲座

论坛讲座 | 梁美仪:如何建立赢得学生尊重的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 :2017/11/07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嘉宾简介

    梁美仪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大学通识教育部主任,郑承峰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领袖培育课程主任。主要学术兴趣有:现代法国历史与文化;现代社会与城市文化;通识教育之理念与历史;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与评估。从2008年开始,发表过多篇关于通识教育研究的论文,如《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大学理念的转变与承传》,《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学通识教育》,《通识课程设计与新学科的开发——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两条途径》等。


2017年9月28日,梁美仪教授在“武汉大学通识教育3.0”开启仪式上与武大师生共同探讨通识教育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


一、通识教育的困境

从现代大学的发展史来看,大学教育经历了从共同课程到专业分科课程的变化,其目标也从培育通才转向了培育专才,大学的院系制度、课程结构、资源分配等方面也发生了面向精专卓越的转变……大家似乎都认为通识教育并非首要任务。我们今天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是存在问题的:一是课程目标模糊,二是课程组织松散,三是师生对通识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

 

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做通识教育?其实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追寻着一个理想,不同时期的教育学家都曾明确强调过:通识教育有其必要性。首先,通才是社会所需。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1941年的《大学一解》指出: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其次,通学是一个社会文化更新的条件。钱穆先生在《理想的大学教育》里认为我们需要一种通学,来融通古今,融彼通我,好把我们固有之旧,与他们(西方)之新,斗接起来,沟通一气,好让自己本身变出一个自己的新来。我们今天面对着全球化,不单是要讲科学的问题。最后是育人,这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2015年,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建设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仅凭借尖端科技的训练是不够的,我们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中很重要,如何让大家了解通识教育的价值,如何建立受尊重的通识教育,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三、学生对大学教育的期望

我们香港中文大学在2012年开始做新生的全面调查,第一部分是对学生个人资料的搜集与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期望;第二部分是学生对自己所属能力的评估与他们对大学教育的期望。现在我们主要关注学生对大学教育以及对通识教育的期望。调查中,我们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做了以下分析。

首先,学生认为在大学里首要的是知识的学习。第一是学习自己的兴趣专业,即主修专业;第二是学习专业知识;第三是接受通识教育,他们并不觉得通才教育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在能力和技能方面,学生希望提升自己批判思考的能力,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改善沟通能力,提升语言能力,最后是希望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学生的这些期望,通识教育其实是可以带给他们的。

再者是价值观方面,学生希望大学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人生目标,培养接纳不同观点的能力;培养全球视野,提升个人对生命的承担,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着重个人诚信,加强团队精神,鼓励乐于助人。我们同样看到,这些学生的个人需要,通识教育也是能够做到的。

在个人发展方面,学生希望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独立自主;建立人际网络,为事业发展打下基础;享受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等。可见,学生对大学的期望还是以拓宽自己个人的发展为重,然而学生们所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些都可以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

遗憾的是,当我们问到他们对通识教育有什么期望时,发现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还不够,甚至认为通识教育不是那么重要,这其实是不令人满意的。我们怎么样才能使他们转变对通识教育的认知,从而带给他们改变,使他们获得希望得到的东西?

 

四、通识教育的角色

我们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有四个模块,包括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要求学生在每一个范围中修读至少一门课程。学生总共要修123个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占21个学分。做了多年的通识教育,我认为理想的通识教育应该是:拓宽视野,培养才能;挑战能力,建立社群;总结经验、自省求进。

第一是拓宽视野,培养才能。通识教育旨在让学生了解除主修科目以外的其他学科文化。在课程设计上,通识课并非为本专业学生开设,并非教授事实知识。作为一个通识科目,最重要的是突出关键思想概念与方向,探讨较高层次的认知技能。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融汇发展,教师授课并非涵盖学科所有分支细域,应该关联其他学科或真实世界,关联学生的生活、人生经验;也并非要讲一些受大众欢迎、浅显简单的内容,而应该带领学生去思考人生问题,培养他们的兴趣,引领其主动投入参与。在教学方法上,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思维辨析、自我表达及沟通能力。还应培养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各个课题须指定阅读1-2篇关键文章,这个阅读量也不会很大,学生能够自己下来拓宽,这样能够收到良好的阅读成果。

第二是挑战能力、建立社群。我们开展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以经典导引为核心,这是所有同学的必修课。在这个学习的知性社群里,学生的能力将得到一定的挑战,对通识教育的信心会得到增强。经典导引包括两类课程,一类是与人文对话的课程,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自我与人类潜能,包括阅读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孔子等。第二部分是关于信仰与人的信念,涉及到三大宗教经典。第三部分是关于人在社会中的自我问题,此外还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阅读,每一部分都要求阅读经典。贯穿这些经典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理想的人生、什么是理想的社会。第二类是与自然对话,包括物理、生命、科学等,主要的课题就是认识科学,认识世界,了解科学知识的限制所在。学生需要读经典作品,讨论宏观的问题,写反思性文章,期末提交论文。我们是在2009年开始试办这个基础课程,2012年在全校推行。基础课程对学生来说是挑战,对老师更加是挑战,如何让学生去接受则是最大的困难。我们真诚地希望学生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锻炼他们阅读经典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认真讨论问题的理念,同时增强面对复杂概念和复杂问题的信心,并能写出带有一定反思性的文章。对学生而言,写作也是一个大的挑战,我们在校内开设了学术写作的工作坊,最多的时候有2000人。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学生的背景不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师开发了一些帮助学生在课堂外学习的软件。开始主要是与自然对话的老师,他们开发软件帮助缺乏理科背景的学生,内容有课堂的录像、讲义,有一些互动的测验,还有一些对科学概念进行解释的动画。后来,人文学科老师也开始做人文对话的网上讲堂,分析补充和延伸的数据。我们正在努力地帮助学生面对学习的挑战。

第三是总结经验,自省求进。2012年到现在,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在上升。现在老师的教学是一个小班的教学,老师跟学生的互动比较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识基础课程在鼓励学生自动自主的学习、参与课堂活动,老师的推荐书目、图书馆资源的充足性、信息科技资源等方面提升了学生的满意度。这样一来,学生能以批判眼光分析及评价不同论点,可以接受新的不同想法,能用文字清晰表达观念与思考,能用口语明确表达想法,有信心阅读用英语撰写的艰深文章。文科学生学习理科,理科学生去学文科,都是对彼此的挑战,但可以说他们的收获是很大的,我从几个例子来说学生的学习经验带给他们的收获。

首先是态度的转变。有一个学生是心理与传播学院的,他要修物理,完全没有基础。老师要讲牛顿三大定律时,刚开始是很害怕。但老师讲过之后又发现并不是那么难,他开始将之与生活关联,不断地思考。他由排斥、害怕,到接受、思考,这是一个态度转变的过程。

其次是反思真理。一位学工商管理的学生在学了《与自然对话》后,开始思考知识不一定是对的,但是它在追寻真理。看历史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牛顿,我们现在知道他们当时认为的真理有些并不是真理,但他们是在用理性去追求真理,前人的错误,后人来厘清,慢慢就接近真理了。

最后是价值观的反思。一位计算机科学的同学,修完课程后开始反思人类发展科学是不是必然正确的呢?现在有一些新的科技发展,是不是在破坏自然的平衡?另一位中文教育的文科生,修完理科通识课程后,觉得读达尔文很有意思,他说我们在地球这么长的历史中,人类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从地球历史上看,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十分渺小。

 

五、结语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发现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们参与其中,他们的技能就会有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他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提升,他就会产生满足感。做通识教育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关注、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不仅老师们应该重视,行政人员、校方以及其他高层都应该重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地重视通识教育。(何灵、刘纯友报道,高远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