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大讲堂

通识大讲堂 | 黄信二:图形表达与中华文化

发布时间 :2019/04/30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2019年4月25日下午15:00,通识教育大讲堂第十三讲在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拉开了帷幕。台湾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黄信二教授提出通识教育的宗旨乃是培养“深度思考能力”,他以对生活案例、使用工具、文字概念等的分析解剖为例,展示了哲学还原法在思考中的运用,并启发我们从图形表达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之不可取代性的价值所在。


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彭华教授主持。讲座开始前,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经典导引》首席专家桑建平教授向黄信二教授颁发了通识教育大讲堂主讲人纪念证书。

undefined

哲学还原

“通识课程不是各学科的概论,而是让学生从重视对‘理论之应用’的学习上升到对‘理论之发生’的深度思考”,讲座伊始,黄信二教授开门见山地说道。由此开始,黄教授引领大家走向了精彩的哲学还原之旅。


首先是生活案例的还原,以“中原大学”和“黄信二”为例,对听众而言,这是两个陌生的概念,是两个陌生的名词,然而如果我们“化名词为动词”,则这两个概念就还原为了一所大学和一个人,进而言之就是一所大学的风风雨雨和一个人活生生的生命之奋斗与挣扎。这样就比简单的概念表达清晰和有趣多了。


其次是使用工具的还原,当下大家都在使用智能手机,这些科技产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通过“发生学”的历史和哲学还原,我们就知道高科技产品源于西方的科学文化,其基础是数学和逻辑思维,其特点是精确化和理性化,但它在价值上却是符号化、中性化乃至是去价值化的。而如果科技的实质是符号,那么如何在符号的世界中“可安、可居、可游”?这是中西哲学家都在共同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所需要思考的问题。黄教授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思想的起源。

undefined

思想起源

对中华文明而言,思想的起源在哪里?如果是在经典当中,是在孔子之“仁”与老子之“道”当中,那么“仁”与“道”又从何而来?在前文字和前概念的时代人们如何理解和言说“仁”与“道”?


黄教授以舜的故事进行了精彩的分析。据《史记》记载,舜的父亲宠爱后母和弟弟而对他并不好甚至想要害死他,但舜依旧对自己的父亲和后母以及弟弟很好。在文字性的记载当中,舜成为了一个“孝”的典范,然而在“孝”与“不孝”的概念形成之前,人们是如何理解舜的行为的呢?假如我们对这个故事进行哲学还原,就会发现舜的故事的精神核心就是“容忍”,乃是“动心忍性”之学在周代之前的思考模式。进而言之,“容忍”又意味着什么呢?以现实而言,容忍似乎很消极柔弱,但从自然之法而言,柔能克刚,天下之攻坚强者莫胜于水,于人而言则是仁者无敌。由此启发我们,不应该局限在文字的概念意义之中,而应该使文字转向,对之进行审美性的思索和溯源性的考察,将每个文字都当成美妙的未解之谜,这些谜语都在召唤着吾人去追寻、去探索、去揭秘。

undefined

对文字进行再还原的话,我们就来到了图像化的时代。黄教授认为,相比文字思考,图形表达最大的特点在于“回到自然”,不像文字般规范化、强制化和符号化。黄教授以古公亶父为例,说明该故事的核心精神乃是“天下为公”和“爱好和平”,这两种精神其实都是自然之精神。这两种精神不仅成为周人打败商朝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了中国伦理道德的重要根基。


文字精神

就文字形式而言,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中华文化乃是象形文字。黄教授引用海德格尔对水壶的分析,指出拼音文字容易忘却物的本质,而象形文字的最大特点恰恰在于保留原始之信息和自然之精神。以“天”为例,通过字形索源就可以看出其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就是“以人象天”。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极有可能就是“天人合一”精神的基本根源。


由于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各自不同的特点,导致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出现了不同的特质。黄教授认为,拼音文字是将图形声音化、符号化的文字,其在保存声音时就必然要求精确性,由此西方文明的整个表达系统都追求精确化和逻各斯,并衍生出以数学为根基的科学技术式的理性论文明体系。象形文字则保留了图形表达的基本特征,虽因不注重声音的保存而丧失精确性,使得中华文明较少辩证法因素,但诗歌艺术和伦理道德都十分发达。由象形文字的图形表达式思考方式还可以推知中华文明的其他特点,如注重整体关照、重视生活心情、尊重自然法则、追求天人合一等。


那么象形文字与图形表达对我们当下的学习有何启迪?黄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对“文字概念”的符号性、强制性、形式性、统一性保持警惕,同时努力将“文字”从“形式性”还原到“存在性”,亦即挖掘文字背后的精神核心和心理动因,并将之从空洞的行为模式提升到真正的实践动机。于是乎,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探问文字之外的“仁义”、“道德”。实际上,之前对舜和古公亶父的故事的解读就是这样的尝试。舜在当时尚没有文字的时候,更不知有“孝”的文字性概念情况下,选择了比今天所谓的“孝”更具有包容力的大孝之行,种下了未来孟子提出动心忍性哲学的DNA。而周代古公亶父在未有“仁”观念发生的时代,即以大公无私的行为,在周文王之前即为日后“仁”观念的出现,立下了道德典范。也许只有理解了这两个故事,我们才真正理解了“孝”与“仁”,这就是还原法在开启“真道德”之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讲座的最后,黄教授再次强调了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深度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重要获取方法就是哲学还原法。黄教授的讲座虽然结束了,但留下的问题和思考却仍旧需要我们回答。“作为武大学生,‘自强’和‘弘毅’对我们来说应该意味着什么?”“修习怎样的课程才能使我们不被时代所抛弃和淘汰?”请试用还原法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重要的是要笃行之。


尾声:因讲座时间有限,答疑环节较为短暂。在本次大讲堂结束之后,两名武汉大学俄文系的硕士生“尾随”黄教授,先是追到餐厅,待黄教授晚饭后,又跟随着到工学部教四楼听课,向黄教授表达了听讲座的收获,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一起交流,双方相谈甚欢。黄教授也表达了对两位学生的欣赏,高兴地和笔者说,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至乐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