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大讲堂

大家之声 | 周宪:《大学经典阅读的要义与困境》全文

发布时间 :2018/06/07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通识教育与经典阅读


       晚近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识教育的建设对于中国的大学教育和未来的人才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很乐意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现在世界上有各种教育模式,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其实是一直在追随或者说模仿世界上的其他教育模式,过去是追随苏联,现在是追随美国,不过我想下一步中国将会发展出自己的教育模式。

       提到美国的教育模式,20世纪上半叶,美国芝加哥大学成立了一个社会思想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英文叫“great ideas”,中文翻译成“大观念” 。后来出版了一个小册子论六个最基本的“大观念”,分别是真、善、美、正义、平等、自由。提出这一想法的哲学家阿德勒后来又写了一本《大观念:西方思想词典》,论述了从六大观念一直延伸到一百多个观念。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从芝加哥大学开始提出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后来到哈佛大学发表红皮书,再到哥伦比亚大学出了一本书叫《伟大的书》,即,是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多年后重新回到大学听经典解读课后写出来的书。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中,经典阅读是一个重要环节。

       从通识教育发展史上看,对经典的阅读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抓手,然而我们今天的经典阅读却遭遇了某些困境,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接下来我就谈谈这些困境与问题。



经典阅读和大学使命


       让我们首先来谈一下经典阅读和大学的使命。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空泛,但其实很重要。有的人可能认为,大学就是培养人,和经典并没有什么关系;有的人可能觉得只有文史哲专业才需要读经典。事实上,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非常有必要推广经典阅读。从词源上看,综合性大学的英语是comprehensive,而大学 university的词根universal这个词本身就是强调普遍的、广泛的意义,这两个单词加起来,comprehensive university(综合性大学)就是各类学科各种知识相互交错的层次和体系,而经典就是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文化瑰宝,所以大学和经典阅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大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因为通常大学教育结束以后,我们就进入了继续教育阶段,学习的人就会在学校里进行全日制学习,所以大学教育处于教育的顶端。以前我们说大学的三个基本功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而最近我们国家提出第四个重要功能——文化传承。像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这种百年老校,有很深的历史积淀,我想专业教育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大精力,那么我们就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除了专业性教育以外,我们还要为学生做什么?还能为学生做什么?我们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个学生的成功,除了他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一些东西,那是什么?我想就是经典就是其中之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学生在他最好的青春年华花费了四年在大学接受教育,这四年实际上就奠定了他的一生,他读的书就影响了他的一生。所以从大学功能的角度来看,大学的经典阅读是不可缺少的。


      我认为今天的大学教育需要实现四种重要的养成: 第一个是知识养成,这个不言而喻。第二个就是智慧养成, 就是看待人生的重要方法,这个要从哪里去找?要从别人的经验中去找,而经典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向。第三就是德行养成,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中国大学乃至世界各国的大学都面临一个危机,就是德行危机。最后一个养成是健全人格的养成,现在像达芬奇这样的全能的人才很少,因为我们现在培养的都是专业人才。其实人类文化和大学教育的历史都在不断地在提醒我们,专业教育和专业之外的教育的平衡是我们教育者还有学生都必须思考的东西。

       经典和大学教育展现出密切的关系,为什么经典重要呢?因为今天我们面对社会的巨大的转型,尤其是我们中国,从晚清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青年运动,建国,改革开放,中国这100年来发生了伟大的转变,但是这100多年我们失去的东西也是非常多,很多传统都变得非常薄弱。中国近代以来,传统在不断地被解构,所以阅读经典就成为大学传统传承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




大学经典阅读的意义


        国内最早提出阅读经典是北京大学,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提出了一个经典的书单。后来清华、复旦、浙大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经典书单。但大多停留在书单层面,没有做成一个可操作的通识教育系统。南京大学率先时间,从2006年开始了一系列探索,2015年教育部具体化为一个通识教育项目,经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通识教育系统。

       西方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学者认为经典不是好东西,认为经典是“垂死的欧洲白人中产阶级男性异性恋” 价值观,他们就开始否认经典,所以西方的大学对经典的存在有争议。尽管如此,西方的大学还是一直在坚持经典教育。在中国,近代以来我们经历了伟大的变革,经典也遭遇了空前的慰藉。所以大学教育工作者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中国的大学教育比较复杂,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本土传统,另一个是我们从西方学习的近代科学的大学教育传统。 这两个对中国人来讲都非常重要。

       读经典和不读经典有何不同?《科学》杂志前几年发表了美国某大学曾经作了一个个案研究。结果是发现读经典和不读经典有很大的差别。首先,读经典的人会比较富有同情心,经典中特别是文学作品,有很多关于人类的悲剧、爱情的描写,所以读经典的人见多识广,富有同情心。 第二,读经典的人更善于换位思考。也就是说,读经典的人往往能从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这不仅会使自己更加宽容,同时也会让思维更加开阔与多元。我想这对于我们现在搞通识教育经典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人文学科的理解


       讲到这里,我稍微拓展一些和人文科学有关的东西。人文科学(humanities)这个概念的核心是humanity人道,从这个词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文学科,就是对人的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人的教育。有一本书,名叫《成为人的艺术》,其实我们通识教育,就是需要教给学生“成为人的艺术”。“人性”或“人道”是大学通识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按照一些学者的看法,人文学科有三个最重要的东西,一是文本,二是人道,三是自我。文本,就是我们对过去重要文献经典的研究,基于此形成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是要养成对人道和自我的理解。当然,这里还包括对社会对群体的理解。因为我们是通过自身的价值判断去观察世界,理解社会的。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有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偏向,对人的其他养成不那么重视,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什么是经典?


       下边我们来讨论什么是经典。经典是什么?有各种说法。这里我给大家分享的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观点,他给经典下了十几条定义,我这里选取了几条我最欣赏的。


       还有一个美国学者哈里斯的观点我也分享给大家。他说经典是一种理想范畴,也是一种思想灵感,帮我们创造一种历史的参照系。我们如何对一件事情做出我们的价值判断,就来自于我们对于经典的认知。这些观点我想对于我们认识经典是有一定帮助的。

大学经典阅读的困境

困境一:电子阅读催生浏览式阅读


      我认为目前大学经典的困境主要有三个,其一是电子阅读催生浏览式阅读。当前,电子阅读创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浏览式阅读”。我们来看一些资料:这里是各个国家网上阅读时间的长短。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深入的去阅读,平均20秒甚至更短就完成了一次快餐化的阅读消费。

CDF0


      第二个资料就是专业文献网站的阅读时间非常短,很多专业文献一扫而过。第三个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做的网络调查:”最读不下去的十本书”为首的是《红楼梦》,四大名著都名列其中。

8EDA


       这也是让我担忧的地方,如今的经典面临着很大困境。我记得一个印度的工程师写过一篇文章:不读书的中国人。在旅行途中,其它国家的旅客都会用阅读打发时间,而中国人却不然。从各国平均阅读量数据中,我们与外国的差距也很明显。但是,我们中国人却是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者,但为什么我们成为了不读书的民族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015年国民阅读报告中说,我们的国民阅读量是4.56本,手机阅读超过百分之五十。和前边的“最读不下去的十本书”联系到一起,是不是电子阅读改变了我们的书目选择呢?

       回到文化史上看,人类文化有三种。第一种是口传文化:声音为传播媒介,在场的面对面交流。第二种是印刷文化:书籍为传播媒介,不在场的延时交流,宋代活字印刷发明,今天我们进入了第三种文化即电子文化:以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界面为媒介,是一种复杂多元的交流。

      印刷文明为我们带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印刷文明,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教育、现在的大学。印刷文明造就了默读,默读具有以下四条特征:第一、默读是默不作声与孤独的阅读;第二、默读有着线性逻辑与理性养成,语言的结构是线性的,你只能线性的一字一字的读,而不是隔三差五地跳着读;第三、单调性与想象力培育,文字是抽象的,人们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来丰富;第四、沉浸阅读与沉思默想,因为文字的阅读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所以这就会带来一种沉浸式阅读。当人们在认真阅读的时候,是不会关心外在的环境,他们会专注于阅读本身。

       数字文化的到来使得我们的阅读习性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为:我们不再采取沉浸式的阅读,而更多的是一种浏览式的阅读,浏览式阅读是新的阅读媒介所带来的。

9F20

       我们来看,这张图是很有趣的,一个是年长一点的哥哥在读纸质书,一个是年幼一些的弟弟,在读kindle,我想用这张图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注意力的模式的变化。首先,电子阅读的是超文本,根据这个概念的发明者纳尔逊,超文本阅读的三个重要的特性:多重链接、分叉选择和非顺序性。这三个特点非常重要,这正是我们今天阅读的特点,由于各种链接的存在,人们在上网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就会迷失了原来的方向,看着看着就不知道点到哪里了;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有了多重的分差选择,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以前我们看书就是从头看到尾,但是今天就不一定了,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检索随意跳转,找到我们最想看的,因此线性阅读思维被非线性所取代。

       超文本导致新的 “徘徊式阅读”(reading on the prowl),它是由一系列的搜索、扫读、略读、跳读行为所构成。海尔斯2008年针对美国大学生阅读状况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让如今的大学生细读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已是个难题,她注意到 “M一代”(媒体一代)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超级注意力”模式。这是一种在动漫、网络、影视和电子游戏中不知不觉形成了注意力模式,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她将之前的注意力模式概括为“深度注意力”模式,与电子时代的“超级注意力”模式相比较:深度注意力是传统的人文研究认知模式,特点是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单一目标之上(例如,狄更斯的某部小说),期间忽视外界刺激,偏好单一信息流动,在维持聚焦时间上表现出高度忍耐力,即可以容忍单调的文字,但是在今天我们就不能够忍受单调了。而超级注意力的特点是焦点在多个任务间不停跳转;偏好多重信息流动,有声音有文字有图片、视频;追求强刺激水平,喜欢能够吸引眼球的;对单调沉闷的忍耐性极低。

       她的这篇文章对我们启发很大,我认为中国当今大学的经典阅读困境和这些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她调查的就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大学生。当然我如今并没有时间进行这种调研活动,但是我想中国大学生在阅读经典时之所以遇到困难和这些是有关联的。

       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华盛顿大学Naomi S. Baron 教授对北美和欧洲30多个国家大学生阅读的研究发现了四个变化:

      1、如今的阅读容易分心,特别由数字装备便捷的其他功能导致,阅读失去了专注性,此处例外的是电子阅读器,这类装置没有一般的网络连接功能。

      2、线性阅读为搜索或略读所取代。网络在线阅读的查询功能已经创造了一种 “片段读写”(snippet literacy)的新文化。

      3、对合理的文本长度的期待缩水了。短小文本格式的激增,比如微信、微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即我们已无闲暇时间来用于较长时段的阅读,大学教师也越来越倾向于布置短小的在线读物(某些章节或文章),而不是整本书的阅读。

      4、存在着某种假定,即认为阅读就应该包括当下可接近其他资源。在阅读行为中,有网络链接的平台可以让使用者从其他资源中获取相关信息。

       我以为,这些都是电子阅读所导致的阅读困境,人们在电子阅读中深刻地改变了自己的阅读习性。


“数字原住民”对电子阅读过度依赖


       这些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我想我们大家对此也都深有体会。此外,我认为当今大学教育的另一大困难,即现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数字原住民”,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一些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孩子一出生便处于一个高数字化的环境,他们作为其中的主体深受数字化、网络化和界面化的阅读生态的濡染,对于这些电子化的工具丝毫不陌生,甚至认为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代数字化的环境已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我是从印刷文明中成长起来的,经历过文革没书读的时代,改革开放时代我进大学,那时的图书馆一批书上架,马上一借而空,这是一种十年没有书读之后的饥渴与狂热,而这种现象在今天却再也不会出现了。今天的问题不是没有书读,而是书太多。于是,读什么书都成为一个问题。

       所以如今的这些“数字原住民”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呢?第一,对装置的过度依赖;第二,对装置的“上瘾”,各种新的APP、阅读器、浏览器不断使我们远离纸质书的阅读。最近就有一个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个听书的软件,他说他在忙家务时就在上面听黑格尔的美学,我就很奇怪,黑格尔的美学哪能是听懂的呢?必须要读!并且要边读边思考,反复琢磨阅读,这样才能探求文字后面的观念和思想。你听的时候他可能讲一遍就过去了,根本没有沉浸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据我所知,欧洲有些国家对中小学都有明确的电子阅读禁忌的,很多电子装置是不准带入校园的,这样可以保证纸质书沉浸阅读的氛围。而我们如今中国却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电子阅读,导致了青少年纸质书没有一种亲近感。所以我认为,应该高度关注青少年电子阅读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阅读习性的影响。


困境二:视觉文化对阅读生态的重构

   

       大学经典阅读的第二个困境便是,视觉文化对阅读生态的重构。我们今天的文化被称为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便是“世界图像时代”,指的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我们是通过图像来认识世界,于是各种各样的装置范式与界面就进入了我们的阅读领域,游戏性与娱乐性逐渐流行起来。

       如今文字与图像的“战争”硝烟四起,图像不断在挤压文字的空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论电视》提到一个问题,令我我印象深刻。他问道三个人静坐的电视画面,与数千人游行的文字报道,哪个更有震撼力?结果当然是前者。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电视,能给予人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我们今天面对的就是这样的视觉文化,图像的感性直观对文字的抽象符号形成了某种“暴力”或“挤压”。比较来说,阅读图像产生的视觉快感,远胜于阅读文字阅读的单调,所以读图比读文更有吸引力。在媒介文化研究中有一个新的英文词叫做“infotainment”,前面是“information”,后面是“entertainment”,我们可以把这个词叫做“娱乐化的信息”,而这种信息也成为如今世界文化最常见的形态。

       这里有一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这本书作为女性小说十分著名,这本书的文字版出版多年后,出版社找来天津美院画家李津,将它绘制成图绘本,这里便是文字版与图绘版的对比:

  

A9A4


       在阅读过程中我就发现,图绘版中的图片似乎能更直观与生动地表达文字想要传达的意思,似乎“图”的重要性要甚于“文”了。无独有偶,这种现象如今也出现在了很多经典原著身上,比如漫画版的《论语》、《世说新语》等等,它们作为普及传统文化的手段是可行的,但是绝对不能取代经典文本的地位,而在大学是绝对不能再去阅读这样的作品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视觉文化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性,对视觉快感的追求使人们对单调的阅读愈加不能容忍。漫画、卡通的流行、图文书的流行、文学改编的影视剧的流行,都可以看作是图像对文字的挤压,我们看到甚至有的作家就是为了影视化而写作,所以他们作品中画面感特别强。

       而在教学方面,我们现在惯用的PPT甚至都是对于教师语言能力的削弱,我至今仍然认为,好的老师应该用语言去打动和教授知识,但现在大家都离不开PPT了,连板书也不再流行。这里我想插入一个观点,麦克卢汉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是——“媒介即人的延伸”,我们能看得更远、想的更多都是依靠媒介,然而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他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做“媒介延伸到什么地方,人的能力就麻痹到什么地方”。这里也有一个例子,伦敦对出租车司机做了一个分类对比的调查,发现不使用GPS的司机对伦敦的空间记忆力,要远远好于习惯用GPS的司机。就像今天,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会打算盘的肯定很少,因为大家都已经习惯用计算器了。也就是说,这些新的装置的出现,数字化在改变我们,它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东西,也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所以快感式的阅读变成我们今天阅读的一个特点,读这样的东西的时候就很难再专心去读那些很枯燥很无聊的经典。所以大学里也流行快感化或娱乐化阅读,它正在悄悄地取代了学习性的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让人担心的事。甚至老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也想着法子变成花样百出的娱乐化阅读。


困境三:工具性阅读盛行

   

       我们面临的第三个阅读困境是工具性阅读,亦即我们习惯于带着当下的功利性目的来天阅读。这里我就稍微说一下韦伯的一个理论。马克斯·韦伯是一个很有名的社会学家,他认为现代社会流行的是工具理性行为,即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工具理性的兴盛的同时,另一种理性——价值理性——却在衰落,所谓价值理性,就是纯粹出于兴趣爱好去做一件事情而不计报酬。所以刚才李建中老师说得很好,进入大学的中学生对经典的认识就只限于中学课本上的那些。为什么呢?因为高考你需要获得这些知识以便于顺利进入大学,所以我们现在的很多阅读都是非常实用的,目光短浅的。这就构成了功利性阅读或工具性阅读的特点:只为眼前短暂目标而需要有所回报的才去阅读。这就严重地限制了人们的阅读兴趣,比如你今天要考一个会计师,要考一个科目,你就把这些东西记忆一下。这样的阅读严重削弱了人们出于兴趣和爱好的阅读。

       当然,工具性阅读是由必要性的,问题在于大学校园里的阅读文化如果只有工具性阅读,那就有问题了。由于工具理性的阅读导致了我们阅读兴趣的广度和深度的限制,所以很容易造成经典阅读的式微。出于这种工具理性,所以流行的节选的、零散的、短篇的读物,人们越来越不喜欢读长篇大论著作了。

       我认为阅读经典是一个润物细无声慢慢濡染的过程,它不是说你今天读了就立刻有成效。所以如何在工具性的阅读和实用性的阅读的取向中,强调和提倡一种出于兴趣的阅读,是今天大学阅读文化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让经典阅读在学校里能够蔚然成风,让出于兴趣和爱好的阅读重新回到校园,这就是阅读经典这一通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今天,从初中到高中到高考,再进入大学,一连串的应试教育强化了学生的工具性阅读,以至于其他阅读的可能性几近全无,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大学经典阅读的策略


      如果我讲的三个困境是真实存在的,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那我们怎么来对困境做出一些积极的回应呢。就我自己个人看法来说,如今的阅读概括起来大概有这么几个问题,我用五个字来概括,第一是快,第二是短,第三是浅,第四是泛,第五是碎,每一个字都有特别的意思。快就是什么呢?你赶快把它读完,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做好阅读。短是什么呢?因为你要快,所以你不可能是成篇的东西,或者是文章的一部分,或者是节选出来的。第三就是浅,浅阅读讨论了很多,今天就不展开了,它就是不再思考,只是从阅读里面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点,完成以后就不需要了。泛就是博而不深,就是我们不喜欢去进一步从问题里生发出更多的问题。根据我自己的观察,今天的大学生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他什么都懂,但你要再深入问下去,就没有答案了。这反映出我们现在的阅读没有深度。最后是碎,我们读的东西很碎,信息我们都知道,但是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它们的背景是什么都不去追求。现在网络文化的很大负面效应就是煽动性,很多网民根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但却偏激地充满情绪地介入,往往使得局面混乱,并形成了一边倒的“螺旋式沉默”现象。

      为了改变大学校园的阅读生态,南京大学开始了一个系统工程——“悦读经典计划”。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现在是2018年,这个计划是2006年就开始了,真正执行是从2015开始,2015年有师生海选、专家确定,形成了一个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的经典书目60种。南大有一个传统,每年都有读书节,读书节的时候正好是新学期开学,校长和院士会提一些书目,学生应该读什么书,然后在我们学校的校报上登。其实这些登出来以后都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看不看都没有办法检查。所以我们提出了“悦读经典计划”。最初由专家提出150本初选书目,然后书目放在网上,让全校的学生和老师来挑选和补充,最后由专家确定了60本。这60本书分成6个单元,第一个单元叫做“文学与艺术”,第二个单元叫“历史与文明”,第三个单元叫“哲学与宗教”,这三个单元基本覆盖文史哲。第四个单元叫“经济与社会”,第五个叫“自然与生命”,最后一个部分是“全球化与领导力”,因为我们培养中国各界未来的精英,必须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胸怀,必须具备领导能力和管理学、心理学素养。每一单元都选了十本书,书单我就不在这里具体展示,然后就把书变成六十门课,每一本书都是一门课,由一个老师带领几个助教来管这门课。学校专门拨了经费来上这门课。这些课我们分三种形式上,第一种是导读课,就是有一些知名教授和学生自己单独开设的讲座。第二类叫研读课,就是小班,六十个老师每个人成立小班虚拟课堂。每年教务处新学期选课的时候,每一门课不能超过一百人,更多的是线下交流,一个学期会有几次面对面的机会答疑和讨论等等。那么第三类就叫悦读课,鼓励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结合他们的阅读开发其他的东西。学生自己提出来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也就是DIY课程,由学生来点单,点老师来上课,学生对课程具体的要求,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都会和老师商量。这就实现了“翻转课堂”,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和自主选择,DIY课程很有创意也很有成效。我发现不同专业的学术雅集一堂,大家相互启迪和相互学习,比如医学院、天文系、物理系的学生,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与中外、哲学等文科生不太一样,同样是《老子》、《庄子》,他们讲的东西就和文科学生有很大的差别,这样的差异性理解和交流在悦读经典计划中变得非常重要。由于这个计划的推进,在南京大学校园里逐步形成了悦读经典的“师生共同体”,构成了大学阅读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我们编撰、印制和出版了《南大读本》两卷,新生入校时送给他们。希望这两本书伴随他们大学四年,同时伴随他们一生,留下美好的南大记忆。这个计划的实施实现了三个转向,第一个转向就是从“要我读”转向“我要读”,这是一个学习的自发性的和兴趣培养,这很重要。第二个就是从“读过了”到“反复读”, 我们现在很多书是看过就放在一边,但经典就是让你反复读的东西。第三个是从“求知读”向“求智读”转变。就是我们读书不仅是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一些人生的智慧、人生的经验,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这个是经典最重要的地方,经典不一定是要教你很多知识,所以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的一个要点。

      除了这个以外,我对困境有一些想法,怎么来解决目前的困境呢,我觉得首先就是要辨清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的关系。就大学来讲,老师鼓励学生去读纸质书,不要完全被电子阅读所取代。第二个是要注意平衡两种模式,我自己也是电子阅读爱好者,我不是反对电子阅读,而是对今天电子阅读领域带来的问题进行关注和剖析。我们要平衡两种注意力,两种注意力都很重要,光有超级注意力没有深度注意力是有问题的。最重要的是培养沉浸式阅读习性,这个是对大学生来讲最最重要的。目前,我们图书馆专门有个角落是阅读经典书籍。学校把这里的书重新印刷,印刷了好多本放在这里鼓励学生去读,当然也可以去图书馆阅读电子书,但是我们鼓励学生去读纸质书。最后,我觉得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出于兴趣,爱好和信念来读书的习惯。这个我觉得在今天非常重要。我们不要把所有的阅读都变成一个有目的,这些目的有的是当下的,有的是今天的或者明天的,这就想的太单一了。我们知道有一个“我思故我在”,今天还应该提倡“我读故我在”,大学生的成长和阅读是结合在一起的。

      最后我有一点建议,但建议时我会想到英国作家沃尔夫的忠告:“关于读书,一个人可以给另一个人的唯一建议就是不接受任何建议。”我的建议第一是要有你自己的经典书目。这个书目是伴随你一生的,当然这个书目随着你年龄的增长在不断的变化。我自己有经验,同样的书籍,二十多岁读,三十多岁读,四十多岁读,都不一样,你会在书里发现新的东西。这也是卡尔维诺讲的经典的重要性。第二要有自己的经典藏书,这些藏书当然首先是纸质版,第二是电子版。我特别推荐大家读一个小文章,是本雅明的《开箱整理我的藏书》,他在一战二战期间颠沛流离,他有一箱子的书,是他的生命所在。当然他讲的是藏书的故事,藏书的经历,但是那个箱子对他来说非常的重要,所以那篇文章非常的精彩。所以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藏书。最后一个是要有自己的沉浸阅读时间。每个星期有两个小时,你什么网什么电脑手机都不看,就坐在那里静静地读书。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好好沉浸下来思考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我最近在做一个研究,叫注意力研究,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各种东西吸纳了,被各种各样的界面,网络吸纳,像一个黑洞一样,把我们的注意力吸走。我们经常会问时间去哪了,时间被消耗了。所以腾出时间给自己静思,培养静思的习惯,进行沉浸式阅读,我觉得是大学生应该要有的。

8FAE

       最后,我用沃尔夫的一段很有诗意的话来结束这次演讲:“有时,我至少梦想着当末日审判来临时,伟大的征服者、律师、政治家来领取他们的奖赏——他们的皇冠,他们的桂冠,他们的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的不可磨灭的大名时,当上帝看见我们胳膊下夹着书本走来时,他会转向彼得,不无嫉妒地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儿没有可以给予他们的东西,他们热爱读书!”

       其实我们对经典的阅读就是要培养起兴趣,要真正地体会到经典阅读的意义与味道,对阅读经典充满热情、亲近感,同时有一颗理解经典的心灵。只有如此,经典才能进入我们的人生和世界,否则,即使是经典,也不过今天读了明天就忘。以上我追溯了经典阅读与大学通识教育的关系,并观照了当今大学经典阅读的问题与困境,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根据周宪教授的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