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大讲堂

大家之声 | 《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全文

发布时间 :2017/12/20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小引

我一进到老图书馆,就被它的气场深深地震住了。这个建筑在全中国都是不多的,是一个庄严、厚重的知识殿堂,我讲的这个题目也和这个建筑的气场比较配。

武汉大学樱顶老图书馆

建中老师让我来讲通识教育的题目,我想了想如果讲唐诗或者宋词或者庄子的话,可能这些题目会比较小,于是定了讲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这个题目比较宏大、厚重,才配得上武大的“大”。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现在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新的局面必将展开。然而我们对旧文化的检讨,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的评价,也更显重要。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

宗白华先生

他写这句话是在1945年,那个时候中国处于抗战胜利之中,确实是在重建民族国家的重大的转折点上。其实我们今天同样处在一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的中国文化渐渐地开始了复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在这样一个重大转折点上,我们可以来看看中国文化中的哪些东西是具有世界贡献的,譬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国心灵,在中国心灵中,中国艺术是最重要的部分,中国艺术包括中国的诗词,中国的戏曲,建筑、书法、绘画、音乐、美术,这些东西能不能够构建出一个意境,能不能提炼出一个重要的东西。

我的目标就是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中国心灵,为了让大家了相互解、让我们拉得更近,我先把我的研究简单地向大家做个汇报。

从1991到今年,在中国诗学方面,我一共出版了《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诗与文化心灵》、《江南诗学》四本专著,我这20多年研究的历程,都贯穿一个主线,就是追寻中国的心灵境界,追寻中国的文化心灵。

我一直试图透过观念、山水、世变、地域、意象五个角度,深入探索中国诗学的内在价值,旨在建立一种富于中国文化核心意义的诗学。具体来说,就是力图从经典、人物、名胜、自然、器物五个方面,以诗论、画论、文论结合经史诸子及历代诗文作品,探索古代中国人的整体性生活美学,即在修行意境、生命召唤、风土体验、时间省悟、物候感应、器物品赏、人文风流等方面极为丰富多样的经验与智慧。我的这种通过研究中国诗学来探索中国文化心灵的研究方式,与现在学术界一些朋友的做法是不太一样的,我们现在很多做文献学、文艺学、文学史的朋友,他们当然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文学,但也许是中国心灵在召唤着我,我倾听这样的声音,一直追寻着内心深处灵魂一样的东西,这种追寻引导着我来到了建中老师所在的武汉大学,来讲这个命题。

我们今天要去窥探中国心灵实际上是比较艰难的。之前我也在别的地方办过讲座,讲完之后同学们几乎都一直在问问题,不知道是我讲得太深了还是太玄远了,总会有同学问:胡老师,我们现在读古人的诗词文章,其实还是缺乏一种更深的理解,古人究竟怎么想的我一直搞不懂。

我在学校里上课时,也常常问同学们:这首诗怎么理解?这一段古文怎么理解?你们试着自己解读一下,然后我再把我心目中的答案告诉你们。结果同学们听了我的答案之后都目瞪口呆,觉得这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古人和当下的我们貌似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间没有流畅的连接。其实这是“五四”之后,我们的抒情方式、认知方式、想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们和古人的联系断裂了。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的电脑输入文字依靠的是安装好的软件系统,古时候也一样,当时的文字系统和现在不一样,古人按照当时的文字系统来作文写诗。因此我们现在不能理解古人的文字与其背后的意绪。

那我们怎样去理解古人的情感呢?我们可以透过近代的大学者来探究古人,这包括熊十力、陈寅恪、徐复观、钱锺书、饶宗颐、王元化等大师,一方面他们的精神气脉是与古典中国相通的,另一方面他们也生活在我们新的时代的开端,所以,如果我们想更多的去了解古人,一方面可以直接去看古文,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近代学者的著作作为桥梁,透过他们去看彼岸风景,去看古典的中国,去窥探古代中国的幽情壮采。

王元化先生

接下来,我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的工作,其一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大特质,其二是中国艺术的两大系统。

一、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大特质

1、内在于文学的文化精神

不管是戏剧、美术、建筑等艺术形式,都有内在的文学性特征,都有文化精神,我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

西方文化有着一种超越性,那是一种神圣的追求,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比如教堂里飞升的壁画,但那是一种外在的超越性,而中国文化也有一种很强的超越性,但不是外在的超越,而是一种内在的超越性。

西方教堂壁画

这种超越性有两点体现,首先是文学内在的人性精神。陈寅恪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吾民族所承受之文化,乃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虽有贤者,势不能不以文学创作为旨归。”这句话有两个要点,首先文学要以人文主义为主,其次是所有的人文主义,无论是宗教、政治或者其他最终都归结于文学创作。这就是说,人在文的前面,人文主义内在于文学,人心、人性、人道是文学艺术的核心。所以透过文学去做通识教育是重要的。

在这里,我以我的一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发表在《文汇报》上,标题叫做:与中学生论唐诗精神书。曾经上海市学生有一个挑战老师的活动,一个中学生对我进行挑战,挑战我什么呢?我在2003年的时候有一篇演讲,直到现在也非常出名,题目叫做“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这个中学生看到之后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唐诗并不能反映中国文化精神,诗只是诗人的一个兴趣而已。唐诗的创作只是诗人的一时兴起,只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工具罢了,只是文人习惯用诗来记叙心情,仅此而已。因而他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唐诗可以表达中国文化精神,以及唐诗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我那时是这样回应他的:

你这里提到的“一时兴起”,确实是唐诗的真实秘密。好诗大都是一时兴起冲口而出,自成天籁。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比如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甚至老杜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都是一时兴起的诗。一时兴起,才有真切自然的情感,才有元气淋漓的灵动,才有新鲜唯一的创意。关于这个特征,唐诗学术界已经写了很多文章,变成一种常识了。我这篇谈唐诗的文章,为了避免陈陈相因的重复,有意不谈这个特征。

然而唐诗的一个让人有些困惑的地方,恰恰正是“一时兴起”的诗,并非没有厚重的内涵与深切的情意,并非与中国文化的重要涵义相隔绝。关键是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不是某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而是植根于人心、人性、人情根本性的东西。我们一方面承认唐诗的感兴真切自然,一方面也承认它并不等于一些碎片化的感觉、即时反应(如在QQ上聊天时的回复)的心情,以及一些很个人的偶然的情绪。

唐诗毕竟有更大、共通的人心、人情、人性的内容存在的。你说老杜的“落花时节又逢君”,是心情记叙,难道不也是对大唐帝国繁盛局面一去不复返的椎心之痛么?这种感时忧国的感情,不是中国文化精神么?

你说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仅是一时兴起,没有对于自己人格的自尊、自爱自赏的精神么?

晚清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王闿运,他说,“辞章知难作易。”意思是:好诗写起来还容易,但你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好在哪里,却是比写作还要难的一件事情。

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很多人都认为创作与批评是两回事。所以,我们不能用创作上有关“一时兴起”的美学,来取消阐释与理解上慢读深思的美学。创作的高境界是倚马可待,而阅读的高境界却是好学深思,心知其义,是沉潜往复,从容含玩。

朱子认为读书像拉弓射箭,如果你用五斗弓,只用二斗力气去拉,拉得开么?结果可想而知。如果你用四斗弓,却用五斗力气,就可以拉满弓。

钱锺书也说过,读书是灵魂的冒险,是发心自救的事情。你读文学首先要懂得将创作与阅读分成两件事情,其次要知道生命原本了无意义,读书是自己的发心自救。说到底,文学的阅读不只是知识与学养的试炼,而且其实更是一种生命的修行。你的修行如何,生命到达哪一阶位,你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你读到同一文学作品的意味也不一样了。我刚才提到“即时反应”的情,这也是一种情,但是却是放弃了更深更慢的思考,抹煞了更远更大的价值,甚至牺牲了更丰富、更无拘的想象力之后的一种结果。


2、内在于人性的超越境界

这种超越性的内涵也即中国艺术精神特质之二是内在于人性的超越境界,这里我以中国古代戏曲为例。中国古代的戏曲,极富于中国文化的人伦精神。其中重要的戏剧人物,好像都懂得“成人之美”的古训。那些专门为人做“红娘”的好心配角,譬如《白蛇传》中的小青,《西厢记》中的红娘,《玉簪记》中的老艄公,都是用尽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达成了主人公的一段美好的姻缘,而他们的名字,几乎成了“成全”这种古典精神的形象代表了。

戏曲中崇高人格的“成全”精神,一方面成全了别人,一方面同时也成全了自己。他们往往是在成全忠良的后代、成全人间的道义、成全家族的生命之时,也同时成全了自己的忠诚与古道热忱,譬如《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与程婴,《断臂说书》中的王佐,《三娘教子》中的三娘,《二堂舍子》中的王桂英。

《霸王别姬》是一出有名的京剧。四面楚歌的时候,虞姬为什么还有心思为霸王舞剑呢?这是一个谜。演出虞姬的著名女演员李玉茹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到,她没有跟梅兰芳先生学戏时,她只知道在戏里表演技艺,蹦子要高,耍剑要溜,但是梅兰芳教她,要注意体会虞姬的心情:

“虞姬与楚霸王患难与共,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在四面楚歌,她努力要为自己所爱、所尊重的人做一些事,舞剑正是在这种心情下产生的举动。她的剑舞得很美,但绝无卖弄技巧之意,她希望霸王暂时将愁苦忘记而沉浸于自己的表演之中。”

虞姬舞剑,非常含蓄,非常美,有一种中国式的悲剧精神,她最后的拔剑自刎身亡,不仅是免得自己成为霸王的累赘,而且也是完成一种生命非常之美,因为楚霸王的生命是一种非常之美,她爱其所爱,拼将自己的生命,化而为最后的流星闪过夜空,这里有一种中国人心内蕴深情厚意的一种极致的表现,是一种高调的成人之美。

嫦娥为什么要奔月?这也是中国文学与戏曲的一个美妙的谜。

在著名京剧演员程岘秋的演出里,嫦娥之所以要奔月,乃是为了成全她的英雄夫君后羿,是为了代替后羿接受玉皇大帝的惩罚。后羿为民除害,勇敢地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因此而触怒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要重罚他世世代代住在广寒宫里受尽寒冷,嫦娥知道夫君的使命是为天下除害,所以她代替夫君饮下了飞往月宫的毒药,甘愿忍受旷古的寂寞与无边的寒冷,以成全夫君为造福于人间的美好生命。

但是嫦娥与虞姬,又有一点平常心,她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也不是舍身饲虎的烈士精神,她们只是妇道人家,只晓得对她们身边的人好,但是她们的成全,她们一心想着自己所爱的人的好,尽可能去帮助他完成这个好,不期然而然地,也成了一种烈士与宗教家之外的神圣与美。千年流传的神话故事背后,是中国文化中从圣哲到普通人都可能具有的“成人之美”的平常心。

讲座现场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这种内在超越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含义:

内在超越含义之一,日常性与恒久性

首先,“成人之美”虽然具有神圣性,但不是强烈的牺牲,不是激烈的殉难,而更多具有日常性。即是日常人生的处世哲学与伦常德性,至于文艺作品中所渲染的牺牲精神,只是为了达到感染力所需要的一种强调的表达而已,不必做刻舟求剑的理解。

内在超越的含义之二,私人性与公共性

第二,从上述的文学故事中可见,人与人之间,有深刻的相知。“成人之美”的一大前提,是生命情调的认同、理解与知赏。生命情调的认知,造成了心灵相通的欢契与灵魂的相互成全。这即是人性生命的内在性。

内在超越含义之三,人性与天性

第三,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通,与儒家对人性的看法有关。即人的天性是美好的。嵇康说:“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天性”是中国文化一个极美的词语,是天地宇宙赋予人的美好的个性,是通往人的存在的神圣性。

内在超越的思想含义之四,有机的社会性:“报”与“保”

第四,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通,与儒家对社会的看法有关。因而,“成人之美”是基于一种“报”与“保”的儒家社会哲学。它与儒家的另一基本信条“与人为善”相联系,是一种正面、肯定的、阳光的看社会的方式。”“与人为善”,是正面肯定人与人间相处,需具有发自内心的好意。

内在超越的思想含义之五,成己成物

君子完成自己有两种方式,一是修身治心,即“成己”;一是推己及人,即“成物”。君子所“成”的别人之美好,其实也是他自己的美好。不仅是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通,而且是以文化的方式求得心灵相融。


二、中国艺术的两大系统:汉唐与宋元

我认为中国艺术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汉唐系统,一个是宋元系统。

所谓汉唐系统,就是汉画像砖,楚骚大赋,敦煌艺术,李白诗歌,吴道子画,颜怀书法等。我认为汉唐系统是中国古代的英雄颂与圣贤赞,是写给宇宙精神的情书,是与大地山川万物的一场纵情的倾慕,是与时代的爱恨交织亲寇循环。

而属于宋元系统的则主要是宋元山水画、宋四家的书法、江西诗派(宋诗派)的诗等。

从美感特征上看,汉唐系统的艺术是气来情来神来,是浪漫高华,主要是以高山大川宫殿庙宇为媒介,呈现出重彩、多平面造型和飞线的特色;而宋元系统的艺术则温润华滋、潜气内转,具有较强的文人意识,主要以纸绢为媒介,钟爱水墨和淡彩,有较浓的生活美学的意味。

   综上,我们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大的传承。之所以要讲这些内容,其实在我的价值里,这两个东西实则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的转型和理性的选择结果,并且我觉得即便是在今天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深信,通过“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回现代人已经遗失的文化心灵,譬如唐诗中所表现的古人与草木虫鱼山川日月的交往经验,伤春悲秋、微物关情、从自然汲取生机、乐天爱物、同情共感、宇宙意识等思维方式与生命诗情,宋代人在人文创造活动与人文智慧作品中细省精深韵味、理想情怀等精神,从而对现代性图景下的人性悖论作出一定的现实回应。

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讲的中国文化,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谢谢大家。(高远、李雯、刘纯友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