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中华读书报 | 通识课的意义:文化“成”人

发布时间 :2018/10/20  编辑:李建中   资料来源:中华读书报   点击次数:



导语:

      《中华读书报》于2018年10月17日以整版篇幅介绍武大通识教育新理念及新实践,总标题为“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大改革:两大《导引》课程,能推进中国通识教育纵深发展吗?”专题报道包括三篇文章,此文为第一篇。

      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在2018年作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改革,首次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以往都是选修)。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酝酿与准备,2018年9月,武汉大学举全校之力,正式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两门基础通识课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通识课的意义:

文化“成”人


undefined          

李建中(武汉大学教授


大数据显示,《全唐诗》近五万首,“人”字出现近四万次:频率最高。《礼记·大学》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三“在”所指皆为“人”。武汉大学的本科教学文化,核心理念是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立德树人,是大学第一要义;人,是大学教育第一关键词。这一点,正是我们精心编撰《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并将这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前置于“大一”的根本原因。


大一:立人之良辰


辰者,晨也。十二地支的“辰”指早晨七点至九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生之“晨”是青少年时代,大学生之“晨”就是大一。因此,对于以“人”为关键词的大学通识教育而言,大一是最好的时机。我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序言中提出“牌坊困惑”的概念。武大新生入学时经过武大牌坊,抬头仰望牌坊正面“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大字,内心充满自豪;随即发现牌坊背面还有六个大字“文法理工农医”,不禁会想,我所学的专业属于哪个字?我的专业将教给我什么?我的专业有何用处?“牌坊困惑”的实质是对人生的终极追问: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到何处去?


第一个追问指向的是对自我和人生的定位,第二个追问指向的是对中学生活的重新认识和评价。第三个追问最为重要,它是大一新生对未来四年乃至七年甚至十年大学生活的困惑。往远一点说,就是对未来人生道路的迷茫,然而大学专业教育并不能也不会提供解答。这就需要通识教育,通过以“人”为关键词的两大《导引》的学习,让大一同学认知到自己生活的变化,努力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从学做题到学做人,从读教材到读经典,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人生被规划到我的人生我做主……


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在2018年作出两项重大改革:一是首次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以往都是选修),二是将两门必修课(即两大《导引》)放在大一甚至是“前大一”:两大《导引》教材随入学通知书发放到新生手中,要求新生暑假预习。武汉大学七千多名“00”后,见证并参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改革。两大《导引》大班授课,两声(掌声和笑声)不断;小班研讨,新见迭出。《导引》课的下课时间是晚上八点零五分,同学们课后围着教师提问直到九点多钟,足见兴趣之高、问题意识之强。武大通识教育中心每月举办一次通识教育大讲堂,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传播通识理念。前几期来听讲座的同学并不多,但本学期的两次,九点钟开讲,八点钟会场就坐满了,来得稍晚的同学只能站着。通识教育大讲堂从“虚位以待”到座无虚席甚至“人满为患”,充分说明大一新生对通识教育已经有了较高的认可甚至是渴望,也说明武汉大学前置两大《导引》是真正抓住了“立人之良辰”。

undefined      

两大《导引》教师团队合照



元典:育人之根本


“元典“一词由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首创,指的是先秦两汉的五经和诸子。我们对这个概念稍作扩充:首先,元典不仅指中华民族的伟大著作,轴心期西方文明的伟大著作也属于元典,如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等;其次,各学科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亦可称之为元典,如文艺学的《文心雕龙》,生物学的《物种起源》等,虽然产生时间较晚,但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精选了中外元典共22部:《自然导引》10部,包括《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等;《人文导引》12部,中西各6部,中国的6部既融通儒道释又打通文史哲,西方的6部则囊括史学、哲学,美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共六大领域。


为何说元典乃育人之佳肴?盖因其对“立德树人”有三大意义。其一,元典是人类轴心期关于“人之所以为人”之根本问题的经典性论证。其次,元典是人类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对自我困惑的先行探索,大一新生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元典中均有睿智之解答。其三,元典是达成通识教育“四通六识”之目标的必由之路,所谓“四通”是指通古今、通中外、通文理、通知行,“六识”则指渊博的知识、卓越的见识、经典悦读意识、文化批判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两大《导引》在解读和阐释元典之时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方法,就思想而言,所精选的元典均围绕一个元关键词“人”,即“何为人”“成为何人”和“如何成人”。具体讲授每一部元典时,则从中提练出与“人”相关的子关键词作为重点,如《论语》侧重“人之仁性”、《庄子》侧重“人之天性”、《坛经》侧重“人之悟性”。如此可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因元典本身过于丰富的内涵而造成授课障碍,反而能够各美其美。就方法而言,又有着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的互补互动,二是“共享集体备课资源”与“突显个体课堂风格”的相生相济。

undefined      

潘迎春老师正在为同学答疑解惑



师资:树人之模范


“模范”的本义,是制造器具的模型或范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模范作用。大一新生甫入校园,对他们来说,大学老师的人格形象、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模范作用。


两大《导引》教学团队的成员从全校六大学部三十多个院系选拔出来,其中有国家教学名师,有国家级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或教学竞赛奖的获得者。团队成员不仅有着自觉的通识教育理念,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风格。


更为重要的是,团队成员有人文情怀和奉献精神。两大《导引》的近百名教师,各自有着繁重的科研、教学和各项社会事务,但他们都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集体备课。我们的集体备课时间长达七八个月,每周四个多小时。《自然导引》的老师们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在火炉般的武汉挥汗如雨,切磋琢磨。前面提到的课堂掌声,最热烈最持久的常常是对老师们“集体备课”的感谢。

undefined      

桑建平教授正在进行大班授课


《自然导引》首席专家是物理学院的桑建平教授,曾有民办大学高薪聘请他去担任校长,但他说:“在武汉大学给本科生讲通识课更有意思,也更有意义。”《人文导引》选了希罗多德的《历史》,历史学院专攻古希腊史的何元国教授决定自己翻译。2018年的整个暑假,何教授在家闭关译书,直接将《历史》从古希腊文译为信达雅的中文。像桑教授和何教授这样的模范,在两大《导引》团队中不胜枚举。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两大《导引》团队的教师,用他们的情怀和奉献,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为大一的同学,为武大的通识教育,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奋笔书写着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