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数字媒体制作室专访|倾听通识荧幕背后的声音

发布时间 :2018/06/05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2018年5月21日上午,下过雨的武汉,地面还很湿滑。


8点40分,赵龙、吴东海和李冬源三位数字媒体制作室的摄像老师扛着十几斤的机器设备进入教六204,他们正在为通识教育团队梁静老师的录课进行前期准备。


20分钟之内,摄像师找好了机位,将机器架好,与梁静老师就拍摄事宜进行了交流。


9点,梁静老师的课程录制正式开始。


这是数字媒体制作室今年为通识教育团队的《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录制的第二次课程,早在一周之前,他们完成了对李建中老师课程的录制。武汉大学通识教育3.0拉开帷幕,通识教育团队录制的网上课程已成为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747

                                          数字媒体制作室给李建中老师录课中


但是,对于数字媒体制作室而言,他们的成果远不止通识教育3.0的课程录制。


自2008年成立至今,一路兜兜转转,他们隐居幕后,却承担了武汉大学11门慕课和15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与制作。除此之外,数字媒体制作室还负责各类微课竞赛视频、电子书包等教学资源的制作,数字化课程资源中心的建设与推广,以及学校及院系重大活动的录制,如学校120周年校庆现场直播、医学部70周年院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峰会等活动。


当我们对那些精彩的视频啧啧称奇之时,却常常忽略了荧幕背后的他们。如今,伴着武大通识3.0的迎风起航,他们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我们也借此机会听一听来自通识荧幕背后的他们的声音。


十年栉风沐雨


数字媒体制作室这个团队组建于2008年,隶属于教育技术与教学服务中心,前身名为教育技术工作室,主要负责各类视频资源制作及教育技术培训与研究,至今已走过10年。2016年细分工作时更名为数字媒体制作室,主要负责教学视频资源制作。


目前整个制作团队只有四人:2009年加入的冯博,2010年加入的吴东海,2012年加入的赵龙,以及2017年年底加入团队的李东源。


数字媒体制作室人员鼎盛的时期,团队也仅有6个人,经历了人员的进进出出,最终他们4位坚持了下来。

A00E

                                                            冯博在工作中


能在人员流动频繁的团队中,坚持下来,热爱是重要原因。“加入这个团队的主要动机是对视频制作的热爱以及对传播知识的渴望,虽然自己不是老师,但是能将老师精彩的授课内容制作、传播出去,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冯博认为这是她加入团队的主要原因。


相似的还有赵龙,对于视频制作的兴趣从中学阶段已经开始萌芽。“我中学的时候看别人剪辑视频,就觉得很有意思,正好工作分配也是这一块,所以就(坚持)做下来了。”


但赵龙的专业方向并非视频剪辑,工作以后,他通过自学,正式进入视频制作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赵龙将自己所热爱的变成了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他在身边的人陆续离开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下来的一个原因。

E2E1

                                 赵龙在武汉大学2014年毕业典礼现场工作


除了对行业的热爱,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也使得他们能够在人员与世事的更迭中保有一颗初心。


“毕竟我们在武大工作,作为武大的一份子,我们工作主要是服务于老师和学生,我们既然在学校工作,肯定也是希望能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吴东海如是表达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态度。


对于如今已经从事视频制作9年时间的冯博而言,“责任”一词更为厚重。“(视频制作)首先是份工作,我要把它做好;其次更是一份我深深热爱的事业,我要尽我所能将它做得更好,让更多老师满意。”


从数字媒体制作室成立到如今已有10年,10年栉风沐雨,视频制作早已不只是一份工作,热爱与责任是推动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人生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爱好当做自己的事业。”冯博的这句话大概可以将其9年的工作时光一并总结。


坎坷与成就同行


梁静老师5月21日当天的录课,数字媒体制作室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前期的安排,在轻车熟路的操作背后是精心的准备。


这是通识教育团队在教六204的第二次录课,早在第一次录课开始之前,数字媒体制作室便提前一天到达教室,对教室布局、采光情况、机位架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安排。


据工作室成员介绍,团队每次接到新的拍摄任务时,他们都会提前一到两天在拍摄地点进行准备,对拍摄场景进行全面了解。拍摄开始前,他们一般会提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到拍摄点,以防突发状况发生。


在录课过程中,他们一般会设定两个机位。通常由冯博负责现场的安排,赵龙与吴东海在教室后排负责全景的拍摄,李冬源在前排拍摄某些需要特写的镜头及学生提问场景。

AFA1

                                         李冬源在进行视频后期制作


整个拍摄过程中,他们很少有机会坐下休息,必须随时观察摄像机,以便根据光线和老师的动作调整镜头,从而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长时间的站立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而最困难的往往是外景的拍摄。


让吴东海印象深刻的是在神农架拍摄的生科院学生野外实习,在海拔3000多米的神农顶,他们需要扛着20余斤的拍摄机器,跟着学生一起爬山。“那个就挺累。”吴东海现在提及这个经历仍然颇有感慨。

6B35

                                                   吴东海在工作中


然而,拍摄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在某种程度上,拍摄结束恰恰是他们工作的另一个开始。剪辑视频往往比拍摄更为繁琐,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熬夜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但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安排,也乐在其中。


其实,数字媒体制作室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员的短缺。


“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员不够,很多工作和想法都无法实施。”冯博表示,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团队四个人,无论是统筹者还是拍摄者,每个人都兼具拍摄、编辑的能力,但是仍无法承接较大规模的视频制作任务。


为了团队更好的发展,在中心领导的支持下,他们已经开始着手修建更好的拍摄场地,也正在努力寻找更优秀的人员,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热爱视频制作的同学能够加入他们的团队。


尽管困难很多,数字媒体制作室所取得的成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从李工真老师的《德国大学现代化》,到周玄毅老师的《辩论:说服的艺术》,再到李建中老师的《中国文论经典的诗性魅力》,2011年到2014年,他们完成了15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14门已在爱课程网站上正式上线,总门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自2014年6月武汉大学启动慕课建设工作以来,数字媒体制作室完成了《中国文化概论》、《简明世界史》、《分子生物学》、《佛教文化》等共计11门慕课的录制,现已全部上线,其中8门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这些丰硕的成果是他们与坎坷一路同行的最好回报。


作为幕后工作者,数字媒体制作室似乎很难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家看到的是上线的11门慕课和15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看不到的是数字媒体制作室在视频拍摄制作时的日日夜夜。


然而,对幕后工作者的身份,团队表现得很坦然。赵龙认为他们的工作性质如此,所以他们也并不在乎是否被别人知道,只要得到了老师或者其他人的肯定,他们就很满足。


“我比较喜欢做幕后工作,喜欢看到好的教学内容被制作出来得以传播,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甘愿做幕后的推进者,将更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呈现到受众面前。”冯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