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新闻

通识资讯

通识资讯 | 理念·视野·方法:第二届通识教育研讨会纪实

发布时间 :2018/05/14  编辑: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2018/5/10

通识教育研讨会

“理念·视野·方法”为主题的武汉大学第二届通识教育研讨会昨日于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报告厅圆满召开。会议由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兼《人文社科经典导引》首席专家李建中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还有《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的首席专家桑建平、“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团队首席专家潘迎春、“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团队首席专家彭华、“社会科学与当代社会”团队首席专家文建东、“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团队首席专家江柏安以及武汉大学本科生院质量管理处副处长陈学敏。

会议上来自各大院系的与会教师们与通识教育中心的诸位专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这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接下来武大通识教育3.0的课程发展方向夯实了理念、拓宽了视野、创新了方法,使博雅之精神、成人之理念深入人心。

C15B


93CD

会议伊始,李建中教授便提及去年9月28日召开的第一届通识教育研讨会,相约孔子诞辰,相同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与会老师聆听了周叶中副校长的专题报告《世界一流大学与通识教育》,并分享了香港中文大学与复旦大学两位名师的演讲,由此揭开武大通识教育3.0的序幕。而如今3.0课程的第一轮申报结果已然出炉,原本“60门核心课程+600门一般课程”的设计目标只达成三分之一不到,李教授指出,武大通识教育任重而道远,而教师们在理念、视野与方法上的提高与革新是刻不容缓的。

关于会议宗旨,李教授谈到,老师们都是在专业教育的体系下“摸爬滚打”过来的,奉行专业至上,打下了专业主义的烙印。要走出漫长的专业主义隧道,首先就要明确通识课与专业课的区别。为了踏上3.0的台阶,教师们需要日积月累、在实践中逐渐掌握通识教育的理念、视野与方法。

他提到,目前每月一次樱顶老图的通识教育大讲堂和通识教育博雅沙龙都是优质的通识教育资源,老师们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利用好现有资源以提升自身的博雅认知。

81D7


接下来,作为研讨会的“重头戏”,《自然科学经典导引》首席专家桑建平教授与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潘迎春教授基于自身的授课实践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与思考。两位作为通识教育专家,同时又是通识课程的亲身实践者与评定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给予了在场老师们深刻的启发。


桑建平教授的交流主要着眼于自身团队在《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建设中的探索经验与问题,围绕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几个核心着力解决了“什么是通识教育”和“如何解决通识课堂中出现的困难”的问题。桑教授首先提到了1828年耶鲁大学发布的《耶鲁报告》,作为世界通识教育的首部经典,它奠定了这个被讨论了100多年的话题的历史地位,足以说明其难度之高与意义之深远。从学科与专业的定性与区别谈起,桑教授着重强调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差异,观之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一众国际名校,通识教育的关键词大致可以总结为“跨专业”、“读经典”、“提意识”几点,从2001年到2016年,历经三个阶段,武大的通识教育发展也是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明确了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指导思想,而桑教授也归纳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应该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不同学科的认知能力、对不同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和应用的能力。

5FFF

面对《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桑教授首先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一是提高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能力;二是培养理性判断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三是提升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他还独创了一对对联来提纲挈领地表达理念——“读名著、品原文、走进经典;长见识、强能力、达成博雅”。随后他提到“什么是自然科学经典”,这里教授以拉斐尔的画作《雅典学院》为切入口,谈到了柏拉图理性思考与亚里士多德感性经验的辩证关系,自然引出了《经典导引》中的第一部经典——柏拉图的《理想国》。

最后桑教授回归教师的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强调了老师的责任感与全局观,要能教学生把书既读厚又读薄,在大规模的课堂中保持高质量的教学。

尤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教授在现场为大家翻译并解读了《理想国》中“洞穴比喻”的经典片段,以此阐发出了科学研究的本质与科学探索的精神,结合“彩虹”的认识问题,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可谓在短时间为大家呈现了一节“模范”的通识课。

6336


潘迎春教授则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与建设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建议。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四大模块之一“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团队的首席专家,潘教授首先对第一轮通识课申报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摘选了部分评审专家的意见,包括在教学理念上仍落于专业化窠臼、课程设计基本限于培养具体技能技巧;在教学内容上体系庞杂、课时安排不清晰、教学方法不太具体;在教学设计上课程名称涵盖范围不明确、跨学科分析视野不足;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教学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欠缺等等一系列偏僻入里的具体分析,可谓是为第二轮课程申报做准备的一剂良方。

接着她阐明了通识课与专业课的“四个不同”,两者虽然教书育人的总目标一致、方法相似,但在理念上,一者博雅,一者精深;在对象上,一者面向非专业,一者针对专业;在目标上,一者着重提高素质,一者在于拓展知识;在效果上,一者在于“成人”,一者在于“成才”。立足于这“四个不同”与目前在申报中展现出的问题,潘教授也提出优秀实例作为范本为各位老师提供了参考,比如《化学的今天与明天》课程从具体事例引入化学知识,由浅入深,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以时事为基础将人文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实现了博雅教育的目的。

潘教授总结的一系列“干货满满”的课程申报建议与要求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博雅教育不仅激发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精益求精的高标准、严要求。


8A1D

活动的最后,场下来自各院系的教师们与通识教育中心专家们进行了积极互动,在现场热烈的交流答疑氛围中,研讨会完满落下帷幕。相信通过此次研讨会,“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的十六字通识教育箴言在每位老师心中都留下了不绝如缕的跫音,而武大通识教育肩负重任远道,必将扬帆远航。



【互动环节拾贝】

Q:通识教育课程讲求博而通,那么“精而深”的课程是否会没有生存空间了呢?

A:这个问题是绝对不用担心,我们说大学教育讲求的是“多元化”,博而通的通识教育必然是我们与国际接轨、面向更广阔学生的素质养成的发展趋势,但这不代表原本的专业课程就没有发展前景,两者是可以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而通识教育的发展也不会挤压专业课程的空间,反倒是会成为一种博雅意识融入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不仅收获精深的知识,更能有“人文化成”的人格塑造。

B7CA


Q:为什么技能类课程大多在第一轮课程申报中被筛出了,这类课程有没有发展前景?

A:这个问题尚在讨论之中,但在第一轮申报中遗憾未入选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是由于本身填报的课程设置太过单一、内容安排欠缺计划性、规范性欠缺等等硬性问题,但更核心的问题还是课程理念,武大通识如今进入3.0,我们考虑的核心问题不是“我们能给学生提供哪些课程”,而是“武大的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课程”,秉持着“人文化成”之理念,以重构四大模块核心课程为契机,我们如今践行的是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教育的新观念及新路径,而这是需要“博而能通,雅而有识”的课程内容作为支撑的。绝对不是说技能类课程本身就不在博雅教育考虑范围内,而是要着重考量如何将实践类课程的内容含量与素质启发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不仅停留在动手,更是从知识到意识的蜕变。

附: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1、柏拉图  《理想国》Republic

2、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etaphysics

3、牛顿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4、爱因斯坦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Relativity The Special and the General Theory

5、达尔文 《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6、沃森  《DNA:生命的秘密》DNA:The Secret of Life

7、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Element

8、庞加莱 《科学与方法》Science and Method